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陈家沟·祖祠

(2013-08-29 01:29:32)
标签:

温县

陈家沟

太极拳发祥地

太极拳祖祠

陈王廷

分类: 游走怀川┈┈游记

走进陈家沟·祖祠

太极拳,知道的人太多太多了;陈家沟,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其实,太极拳与陈家沟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现在,我们就走进这陈家沟去看看。

  

走进陈家沟·祖祠

先来看看太极拳祖祠。

 

 

走进陈家沟·祖祠

第一进院落。

 

 

走进陈家沟·祖祠

第一进院落东侧碑廊。

 

 

走进陈家沟·祖祠

第一进院落西侧碑廊。

 

 

走进陈家沟·祖祠

碑廊。

 

 

走进陈家沟·祖祠

碑廊。

 

 

走进陈家沟·祖祠

历代先贤的纪念碑。

 

 

走进陈家沟·祖祠

第一进院落的主殿是拳谱堂。拳谱堂前立着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的铜像。

 

 

走进陈家沟·祖祠

俺的同行在拍摄。

 

 

走进陈家沟·祖祠

陈王廷,(约1600—1680),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明末武痒生,曾任县乡兵守备。

 

 

走进陈家沟·祖祠

清初,陈王廷隐居乡间,以《黄庭》为伴,搜集整理民间武术,融诸家之长于一炉,创编了太极拳术,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太极拳之源。

  

走进陈家沟·祖祠

陈王廷因创编太极拳术而名播寰宇, 被中外太极拳界尊为鼻祖。 他的故乡陈家沟也被太极拳爱好者视为“圣地”,朝拜者络绎不绝。这就是俺一开始说的太极拳与陈家沟的渊源啦。

  

走进陈家沟·祖祠

这通碑上刻有“太极拳流派演变示意图”。



走进陈家沟·祖祠

为您看得清楚些,俺把碑上示意图放大一下。

从此图中看出,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和式这太极拳最具代表性的几大流派均源自陈式太极拳。有人说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很神圣,不知道您信不信,反正俺信啦。

  

走进陈家沟·祖祠

拳谱堂。

 

 

走进陈家沟·祖祠

拳谱堂内部。

 

 

走进陈家沟·祖祠

陈式太极拳理论精要碑。

 

 

走进陈家沟·祖祠

拳谱堂内部壁画。

 

 

走进陈家沟·祖祠

拳谱堂内部壁画。

 

 

走进陈家沟·祖祠

拳谱堂内部壁画。

 

 

走进陈家沟·祖祠

第二进院落。

 

 

走进陈家沟·祖祠

第二进院落东厢耀德殿。与之相对的西厢是扬武殿。

有一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扬武耀威”,这里不是“耀威”,而是“耀德”。须注意古建筑布局历来是正殿的左侧为上首,右侧为下首。祖祠把东侧上首定为耀德殿,把西侧下首定为扬武殿,对此俺感触颇深,练武德为先啊。这一段可不是俺从什么导游词上看来的,是俺瞎琢磨出来的,朋友,您说对么?

  

走进陈家沟·祖祠

耀德殿内部壁画。

 

 

走进陈家沟·祖祠

耀德殿内部壁画。

 

 

走进陈家沟·祖祠

第二进院落的主殿是祖师堂。

 

 

走进陈家沟·祖祠

祖师堂前。

 

 

走进陈家沟·祖祠

祖师堂内部。

 

 

走进陈家沟·祖祠

祖祠的最后一进是个很大的院落,可能是后来扩建的吧。图为太极拳十三式雕塑。

 

 

走进陈家沟·祖祠

远望院子北面那座高阁建筑是个博物馆,木有走到跟前去。 因为一是已到中午时分了, 两位温县老同学为迎接俺,在县城安排了饭局,怕他俩等得急;二是天气忒热了,俺早已汗如雨下,这大太阳底下走过去,怕是就热晕啦;三是这博物馆严格讲已不属祖祠范畴了,尽管它与祖祠在同一个院里;四是计划下午再来的,等下午来了再去博物馆看吧,木想到下午却临时变卦跑到黄河滩去了。

  

走进陈家沟·祖祠

远远地拍几张得了。

 

 

走进陈家沟·祖祠

拉近了拍一张。

 

 

走进陈家沟·祖祠

陈式太极拳按功夫的高下,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招熟”,第二阶段“懂劲”,第三阶段“神明”。依此在通往博物馆的甬道上建有三座石坊,称作拳阶坊。

俺走过“招熟”坊,隔着“懂劲”坊,拍了这张“神明”坊,就匆匆返回啦。

  

走进陈家沟·祖祠

因为俺木有走到最后,也不知道后面是啥情况,可俺不能让朋友们也跟着不知道呀,是不?于是从网上转载一幅放到这里,压个轴吧。向原作者致谢!                                  (陈家沟系列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