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一晚,过沁河大桥

标签:
焦作武陟沁河特大桥早晨-傍晚随拍 |
分类: 滔滔黄河┈┈游记 |
在去黄河滩的路上,一早一晚两次跨过武陟沁河特大桥。
《水经注》载:“谒戾之山,沁水出焉”。谒戾之山,即绵山;沁水,即沁河。
沁河,这条山西省的第二大河流,从沁源县的绵山款款流出,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切穿南太行进入河南省境,再经济源市、沁阳市,在武陟县注入黄河,成为黄河下游的主要支流之一。
12900平方公里的沁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沁河在孕育滋养一代代沁河人的同时,也孕育滋生了沁河历史文化,该文化渊源悠久,文脉绵延,底蕴深厚,特征明显,种类繁多,形态齐全。
早上过来时,急着赶去黄河滩,并未下桥,只在桥上略作停留,拍了几幅片子。以上四幅拍于早上。
(白天在黄河滩的经过,已辑成三篇博文发出,分别是:《黄河滩上走一走》、《黄河滩上走一走(续·卡片机版)》、《过河,去河南岸》。)
傍晚从黄河滩回来,在沁河大桥上逗留了近一个小时,拍了几十幅片子。
在大桥上东望沁河。河水正向十几公里开外的黄河流去。
沁河的水是清的,最起码比黄河水清多了。(卡片机拍)
比起黄河的雄浑,沁河是温柔婉约的。
沁河滩·人。
沁河滩·鸟。
沁河滩·鸟。
沁河大桥护栏局部。
沁河大桥护栏局部。
在大桥上西望沁河。
我们不能忘记黄河,当然也不能忘记沁河,不能忘记她对这片土地的世代惠泽。
仍然未下桥去,因同伴已走远了,不可太耽误时间,只在桥上拍拍算啦。(卡片机拍)
夕阳映照着沁河大桥。(卡片机拍)
车。(卡片机拍)
还是车。(卡片机拍)
还是车。
还是车。(卡片机拍)
您以为这是给俺摆的pose么?非也。俺根本就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知道俺拿个破相机杵在那里做什么。谢谢啦,你们也是风景的一部分。
俺的抓拍技术还行吧,哈哈。
暮色渐重,得走啦。沁河,俺还会再来么?(卡片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