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2012-06-14 02:04:02)
标签:

焦作

云台山

老干部

旅游

曾经年轻

分类: 舊文新钞┈┈日记

“旧文新钞”系列之廿(忠实原貌,只字不改。请用21年前的眼光看世相)

 

1991年5月22日  星期三 

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去云台山旅游。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去老干部有:岳华勇、杨福景、李云岫、原青、张玮、张炳奎、赵俊卿、范菊、刘性坚老伴,以上九人。服务人员:乔凤英、本人、张国政、王世新(校医)、黄红星(司机)。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晨六点出发。路线:出市区往东,过安阳城乡,至一十字路口(前方为水泥路),往北拐,往前走北偏东方向,到方庄,至一路口,路口处有一铁制标牌,上写“云台山风景区”,往北拐,一路走,至迎宾洞,即风景区入口。进稍走即马鞍石水库*1,此处有两条路Y,左边低,去大、小寨沟;右边高,去茱萸峰。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上午九点许到停车场。先去大寨沟*2,该沟有三条路:沟右山腰一条,走一里余,可下沟,也可继续沿山腰走,沟底有一条路,沟左山腰亦有一条路。沟左山腰路新修,坡度起伏小,好走。沟右山腰路不易走。我们进去时不知左边路,故走右边路。至沟深处,即大瀑布,无水。回来时走沟左路。未走沟底,不知幽潭*3之景如何。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十二点返回停车场,稍事休息,又去小寨沟。该沟亦有三条路:沟左一条,老路,好走;沟底一条,新修,稍难走;沟右一条,未走,不知难易。进去时走沟底,景甚美。回来时走沟左。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好的路线选择是:大寨沟、小寨沟均进去时走沟底,回来时走山腰,左、右均可。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下午三时开始回返,至马鞍石水库处,去大坝上小转,即返焦。五点回到市里。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5 *6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21年前的本人,憨小伙一个

 

---------------------------------------------------------------

*1.马鞍石水库,现改名为子房湖。

*2.大寨沟,又叫老潭沟,现改名为泉瀑峡。

*3.幽潭,大寨沟将尽头处,因在沟底筑有小坝,形成一处几十米长、十几米深的水潭,名叫“幽潭”,通过需坐橡皮船。

*4小寨沟,现改名为潭瀑峡。

*5.这篇日记为什么会写成这样呢?只记路,不记景。这全因为是带着老干部去的,九位老干部中年龄大的几位已80多岁了,走到难走的地方,我们服务人员是背着他们过去的,一路走下来,跑前顾后,提心吊胆,生怕出事,哪还顾得上看风景哟。 老干部,累;服务人员,更累。 从此以后,组织老干部出游一律不再爬山,只去游游古迹啦(如龙门石窟、少林寺),转转红色景点啦(如西柏坡),看看花草啦(如菏泽牡丹)等。吃一堑长一智嘛。

*6.除最后一幅图片,所有图片均转载于网络,向原创作者致谢。

  

                              初去云台山,只记路,不记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初去洛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