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恩村的四座庙

(2011-09-21 12:43:28)
标签:

焦作

恩村

三官庙

祖师庙

玉帝庙

分类: 游走怀川┈┈游记

恩村者:焦作市山阳区新城街道恩村一街村、恩村二街村、恩村三街村。

四座庙者:三官庙、祖师庙、玉帝庙、关帝庙。

     

恩村的四座庙

一场秋雨,绵绵于九月上中旬间,淅淅沥沥直下了半个月。周一,雨后放晴,心胸也开朗了许多,下午与姬兄、冀兄去恩村参观了三座庙宇。

恩村,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古镇,文化内涵深厚。上古时期鲧治洪水时住过这里,叫鲧镇;夏朝时属王畿内地,叫恩州;商朝时叫恩州驿,苏妲己入宫为妃路过这里,夜宿二仙庙(现恩村一街村委会所在地),发生了狐狸精借体还魂的故事,现恩村东地还有占地近五亩大的妲妃冢呢;《焦作市志》载:“武王伐纣途经此地,时为恩州驿的百姓荷担壶浆迎接王师,武王为表谢意遂赐此地名为承德镇”。(“荷担壶浆”与“箪食壶浆”同义,都是百姓挑着担子,用竹篮盛了食物,用陶壶装了酒水来犒劳他们爱戴的军队的意思。我上百度查了一下,对箪食壶浆的解释说得最早的也是战国时候的事,而恩村早在商朝就有荷担壶浆这码事了,这是出处最早的“荷担壶浆”和“箪食壶浆”哈);宋朝以后叫承恩镇,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解放初期简称恩村。1955年前,一直隶属修武县管辖,1956年划归焦作市山阳区。2005年11月撤销恩村乡,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

古时恩村计有18座庙宇,来人欲进恩村不过庙莫能入内。从西边进村,要经过郜坛、背座观音坛、普恩寺、药王庙、财神庙,从东边进村要经过祖师庙、奶奶坛,从北边进村要经过玉帝庙、龙门阁、山神庙,从南边进村要经过三官庙、文昌阁,村中间还有二仙庙、文庙、火神庙、关帝庙、社稷庙、葛洪殿等。世事如烟,18座庙宇如今只留下4座了。

 

恩村的四座庙

由南往北,我们先到了三官庙。三官庙位于恩村二街村,坐西向东,占地8630平方米。


 

恩村的四座庙

三官庙内供奉三官,也称三皇,即天官伏羲氏、地官神农氏(炎帝)、人官轩辕氏(黄帝)。该庙在恩村现存庙宇中年代最为古老,始创年代已难考证,重修于元朝,为焦作市文物保护单位。庙内大殿保存完好,南侧有配殿十余间,近年来,恩村二街村民又集资修建了山门,成为一处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恩村的四座庙

三官庙大殿,即三皇宝殿。


 

恩村的四座庙

三官庙大殿内景。



恩村的四座庙

紧挨着大殿前的拜殿下立有乾隆十九年(1754)、咸丰六年(1856)、民国十一年的重修碑,碑刻字迹尚清楚。



恩村的四座庙

从侧面看大殿和拜殿。



恩村的四座庙

庙内一名老者见有人来访,非常热情地领着我们一个殿一个殿地参观并作介绍,还领着我们看了庙内九龙鼎等(古?)物。所谓九龙鼎,一件工艺瓷器罢了,不过老者的热情和诚意还是让我等三人心存谢意。

 

恩村的四座庙

尽管恩村今天早已成为城中村,但村民的那份质朴依然留存,大门下另几位老者在秋日的阳光下打牌闲聊,自得其乐,却也不失礼节,看我等进庙,频频向我们点头致意。

 

恩村的四座庙

离了三官庙,沿村内大街向北走,临街东侧有一座只一平方米大小的小庙,村人说是白衣奶奶庙。正欲拍照,远处几位大娘教导说,把里头帘子拉开,就可以看到白衣奶奶了。拍了两张照片,见庙下蹲着的一只石虎(狮?),虽眉目斑驳仍憨态可掬,似很有些年头了。俺一时兴起,胡诌小诗一首:“千载古村落,地小物亦博。客自远方来,俯拾皆有获。习俗多淡泊,遗存少淹没。蓦然回首间,且把沧桑说。”

 

恩村的四座庙

继续向北走,至路口再向东走一里,便可见祖师庙了。途中路过一处古建筑,即祭祀柳下惠的和圣祠。在网上看到视频,河南省文化厅正、副厅长曾先后来恩村视察,并非为四座庙,而是专为和圣祠来的。可见这和圣祠绝非一般古建,只是该祠非本文要写的,另文再写。

 

恩村的四座庙

和圣祠大门。外观的确很不起眼,但内涵极为丰富。


 

恩村的四座庙

祖师庙,又名玄帝庙,位于恩村二街村,坐东向西,占地约三、四亩。玄帝,即真武大帝,民间俗称“祖师爷”.当地民间代代相传,祖师爷中年时曾来到恩村修炼,恩村祖师庙即祖师爷在全国的三个行宫之一。祖师庙创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恩村的四座庙

在祖师庙前留影。



恩村的四座庙

大门正前方立着文物保护单位碑,拍了两张照,转到碑后一看,大门上铁将军把守着,再看侧门也上了锁,心想坏了,进不去了。正踌躇间,冀兄有了新发现,原来侧门上还有个小门虚掩着,推门而进是侧院。图中即侧院殿堂,我把殿名给忘了。


恩村的四座庙

我三人进侧院后,一名赵姓老者应声而出,问清来意, 遂热情带我们一一参观。 祖师庙因占地小,山门殿、拜殿、大殿呈“工”字型一线相连,这是该庙最大的特色,为其它庙宇少见。大殿依据武当山金顶太和殿的样式而建,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图中左侧为山门殿,中间为拜殿,右侧为大殿。

 

恩村的四座庙

从侧面看拜殿和大殿。为方便正院与侧院相通,拜殿山墙上开了个圆洞门,非该庙山门。



恩村的四座庙

大殿前的拜殿内悬挂着“玄天上帝”竖匾和“三教祖师”横匾。两位老兄在这里小憩。


 

恩村的四座庙

大殿门上方悬挂着“荡魔殿”匾,大殿梁上有两条回头金龙,全国罕见,祖师爷威坐在五龙捧圣宝座上,手中握着祖师印,天书、地利供奉两旁,苍龟、巨蛇恭捧圣足。祖师爷左侧供奉有:雷公、二郎真君及啸天犬、五谷神,右侧有文昌帝君、吊客星风林、赵公财神;刘猛将军、王灵官、马灵官在前把守着大门。


恩村的四座庙

拜殿内立有石碑十余通,在赵姓老者的指点下,逐个找到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崇祯四年(1631)、光绪十四年(1888)、光绪二十三年(1897)、光绪三十二年(1906)几通古碑,因三殿间隔咫尺,光照不足,未能抄录,无意间又发现了万历三年(1575)古碑一通,竟平卧于一角落,想是刚收集来还来不及竖立吧。


恩村的四座庙

在南边侧院还有半截残碑,只有上半部碑额部分,上刻二龙戏珠,小篆书“重修弍仙廟記”,看来与祖师庙无甚关系。


恩村的四座庙

从祖师庙出来,向北越过施工中的南水北调总干渠,沿着堤下一条土路西行,不时跨过一个个小水坑,走出约一里,就到了玉帝庙。


恩村的四座庙

玉帝庙,村民俗称天爷庙,盖玉皇大帝者,老天爷也。该庙位于恩村一街村,坐北向南,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原有山门、钟鼓楼、戏楼、马王殿、东西厢房等建筑,是恩村诸庙中规模最大的庙宇,现仅存拜殿和大殿。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卷棚式灰筒瓦覆顶,殿前有长方形月台。


恩村的四座庙

拜殿内存有十通明清两朝碑碣。时间关系,未能详细记录。



恩村的四座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总干渠曾拟经过玉帝庙,倘若如此,对该庙的测绘、搬迁和复建将是一项复杂艰巨并需大量资金投入的工作。为此,省文物管理局致函省人民政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议修改总干渠在玉帝庙的走向。在工程线路勘测时,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和焦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前往玉帝庙,研究变动方案。最后,改道建议被省水利勘探设计院接受,为了保护文物,总干渠向南推移,使这处重要历史遗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此乃历史之幸、焦作之幸。


恩村的四座庙

来得不巧,庙内只拜殿中有一人,他又没拿大殿门钥匙,见我们来了,抱歉地说,实在不好意思了,请你们改日再来吧。我三人只好在大殿外东看看,西瞧瞧了。


恩村的四座庙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檐梁间彩绘精美。


 

恩村的四座庙

玉帝庙大殿是焦作市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筑,对研究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宗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恩村的四座庙

玉帝庙留影。


 

恩村的四座庙

玉帝庙留影。



恩村的四座庙

一下午,我们看了三座庙,天色已晚。其实,早在下午上班路上,我已提前到恩村三街村去看了关帝庙,就在路边。原因是上午约冀兄时,他说下午四点后才能出来,看四座庙恐怕是来不及了,所以我只好提前单独行动了一下。当时关帝庙铁门紧闭,外观普通民房而已。如此说来我自己是一下午看了四座庙。

 

一下午,看了三座庙,有一共同之处:庙都不算大,在主供神像外,又利用两侧有限房间将各路神仙供奉一处,前两座庙内干脆供有全神图,且佛道混杂,甚至连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及十大元帅、十大将军都一并供奉,乱啊,挤啊,尊神们怕都不甚舒服吧。这在如今乡村小庙是一道常见的景观。究其原因,我想有二:一、资金不足;二、观念所至。如果资金充裕,扩大占地,多建殿堂,尊神们便可各得其所。观念是说,每座庙都恨不得能包罗万象。须知道,各庙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区区一两平方公里内,不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即是你,你即是我,你我几乎一个面孔;再说了,一座小庙,哪能企图雄视四方,兼顾八面,森罗万象,包打天下呢?神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