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原平到河南焦作

标签:
原平焦作旅途绿皮车人民英雄纪念塔 |
分类: 舊文新钞┈┈日记 |
“旧文新钞”系列之一(忠实原貌,只字不改。请用39年前的眼光看世相)
1972年7月11日
由大同开出的列车,轰响着向南奔驰。微风吹进车窗,拂着乘客们的面额。
列车高速飞奔。它呼嘘(应为“啸”)着在祖国大地上尽情奔驰。而祖国呵,则是无边无际!──你看那绿油油的庄稼、墨青色的远山、淡蓝色的流水呵!
我把脸紧贴着车窗向外看。看啊看啊,腰儿扭疼了,脖儿扭酸了,我还是目不转睛地看,还觉得自己应该多长几双眼睛。
美好的祖国呵,我真象(应为“想”)把你看个够。伟大的祖国呵!我出生在这样一个祖国,我感到骄傲自豪。作为祖国的儿女,为了祖国的一切,如果需要我献出生命,那是没有一丝儿犹豫的!
1972年7月12日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五光十色的大地。我舒服地在列车上睡了整整一夜,不知怎么一下醒了,我来到洗脸间,一捧清彻(应为“澈”)的水赶跑了剩余的睡意,一阵微风,轻轻吹进窗口,扑进喉咙,沁人肺腑,我禁不住深深地呼吸着,顷刻,我的头脑清醒了。回到座位,这时一个年轻的女列车员走过来,掂着一壶开水,倒满一缸,说到(应为“道”)喝吧,便坐在了我对面,问我从何处上车,何地下车。她问得那么细致,并把中途到新乡到(应为“倒”)车,再几点钟有到焦作的列车都向大人嘱咐小孩似的告诉了我。我虽然早已知道了此事,但是我还是感激地听完,心想,坐在这时代的列车上,你就是瞎子、残废,也会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的。
1972年7月13日
我上午匆匆到焦东、焦南看了一下,摆在我面前的影(应为“景”)象与上年来时又不一样了:高耸如云的楼房一坐(应为“座”,下同)接一坐连绵不断,而且郊外还堆着一堆堆砖、石、土、木,准备着更大建设。啊!祖国啊!可爱的祖国!焦作啊!美丽的焦作!欣欣向荣,一日千里。
1972年7月14日
我向大塔*2行,
欢笑招手迎。
光荣烈士塔,
巍巍耸入云。
大字塔上映,
雄风吹塔顶。
四环玉墙围,
分外丽色珣。
仰望烈士塔,
碧血心中升。
回忆当年人,
激战历艰辛。
战旗血染红,
烽烟席地滚。
豪情满胸膛,
壮志凌剑刃。
至今旁松响,
回旋当年韵。
浩荡乾坤转,
灿烂风物新。
稀泥瓦砾堆,
大塔向空伸。
三面临长街,
一面东方红*3。
塔围大庆花,
煤城春意浓。
我向大塔行,
欢笑招手迎。
大塔壮行色,
雄关拂征尘。
先烈精神传,
万古留芳青。
焦作市人民英雄纪念塔的前身---太行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1946年1月20日落成,位于当时的焦作广场(后俗称老广场,现贸易大厦处,已不存)。*4
解放后,焦作市城区中心东移,太行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迁至中心广场(今东方红广场)南侧,1959年落成,并改名为焦作市人民英雄纪念塔。注:图片中写的时间只是留影时间,非落成时间。
1970年加固整修纪念塔时,纪念塔外貌仿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做了很大改变,并一直保持至今。

根据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遵循历史的原则,焦作市在烈士陵园重建了太行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基本保持原纪念碑的形状与题词,1993年12月26日落成。
---------------------------------------------------------------
*1.此为在山西省原平中学上学放暑假时,回焦作探亲时所记的四篇日记。
*2.大塔:焦作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3.东方红:指纪念塔北面的东方红广场。
*4.凡图片下方说明文字均非日记原文,故字体小了一号。
*5.所有图片(除第二幅)均转载于网络,向原创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