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失败的氢弹试验》(续)

(2017-03-30 17:59:40)
(《一次失败的氢弹试验》续)
14日上午,根据测定的污染范围,指挥部跟进召开会议,研究弹坑现场污染物处置措施。并形成以下方案,即:将污染区域内地表几十厘米土层全部推起堆积后,作三油两毡加筑围墙封闭处理,以防污染物随风雨条件流动扩散,并做出永久污染区标识。
随后大部队撤场,化爆的氢弹弹坑就地掩埋的艰巨任务就交由基地建筑工程124团来完成。下面我们来看看王明贵的回忆。
王明贵,时任基地建筑工程一二四团一营四连连长。
两天后,也就是9月15日的下午,124团指挥所范春副团长亲自到四连驻地,对王明贵说:试验失败的原因已经弄清,是由于控制核弹下降速度的降落伞没能打开,致使核弹直接掉下来,跌落至东南方向几公里处,发生了“化爆”。现场因钚泄露引起的核辐射浓度很高,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威胁到整个试验场区,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向四连下达了试验指挥部要求四连尽快奔赴现场开展善后处置的命令。
情势紧迫,军令如山。听完首长的布置,王明贵不敢有丝毫耽搁,当即带领一排长齐美满(1975年入伍,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人),二排长张凤辰(1974年入伍,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三排长张显玉(1976年入伍,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人)随团工程股的邢玉佩技术员(1970年1月入伍,山东省德州市人。)乘坐36团配属的解放牌运输车前去现场勘察。
弹坑处地势比较平坦,土壤呈沙土状。弹坑不是很大,直径约两米多,深约一米多,边沿有三四十厘米厚的塇土,坑内有残骸,周围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碎片,飞溅起的尘土西南方向远于东北方向,应该是当时的风力和风向所致。围绕弹坑由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延伸,大体呈椭圆形,己撒有白灰线,约有大半个足球场的面积,这应该是防护侦查分队用仪器测试后确认的严重污染区域。
承担这次任务除四连外,还有124团机械营的工程机械连,另有汽车36团一个汽车连配属施工。
四连的任务是在团机械营工程机械连一台推土机的配合下,将严重污染区域的几百个平米、厚约四十厘米的“脏土”收集,以弹坑为中心堆成一个大土包压实后,浇筑三十厘米厚的素混凝土覆盖,以暂时控制核污染的继续扩散。这样的工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其特殊的是在高浓度核辐射条件下施工作业,这无异于用血肉之躯堵枪眼般的悲壮。因此这需要全连战士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下,始终保持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高度具备对党无限忠诚的革命精神。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能退却,身边就是破碎的氢弹。
9月16日上午,全连展开了工程作业。从“脏土”的收集,到沙石料的运输、作业现场的准备,再到混凝土浇筑和被覆沥青红砂的作业过程中,干部战士置高浓度核辐射于不顾,战酷暑、斗风沙,充分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一开始,他们还穿戴着简单的防护装备,但是,九月的戈壁滩,时而烈日炎炎,地表温度高达三四十度;时而风沙弥漫,眼睛不辨东西。汗水加上飞扬的尘土,不长时间就把用以防护的口罩糊的透不过气来,战士们也就不太那么讲究了,索性摘掉了口罩玩命地干。
什么核辐射,这种时候谁还顾得上。经过几个日夜紧张而激烈的奋战,工程圆满结束,解除了核污染对试验场区的严重威胁。任务结束后,连队受到各级首长和领导机关的高度评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有七十余名干部战士荣记个人三等功。
这次事故过去半年以后,也就是1980年的初夏,基地又安排驻守在108地区的建筑工程124团2营9连,在连长肖治业的带领下,对去年试验失败后临时用素水泥覆盖的土丘进行钢筋水泥覆盖。
关于124团9连参与第二次永久覆盖的情况,我们所能掌握的资料很少。只是在我2011年的博客“再说715核试验事故”的后面,有一位当年参加了这次任务的9连的战友做了一个简单的回复。
全连战士围着“臭蛋”站了一圈,用搞、锨每人挖一米多深宽的壕沟。这个地方是硬戈壁,表面看是盐碱沙地,下面十几公分就是坚硬的砾石,身边就是还在释放的严重核辐射的“脏弹”,又不能进行爆破施工,战士们就是用这近似原始的工具,一镐一锹的挖出了一条一米深的壕沟。在沟底浇筑砂石水泥混凝土平面,编织钢筋网,再浇筑混泥土外壳,晾干后铺油毡,然后洒水对水泥面进行养护。经过数月的施工,浇筑了一个厚厚的半圆形的水泥壳,就像一个巨大的坟墓,所以人们以后就把这个水泥壳称之为“氢弹之墓”。在这个水泥壳的旁边竖了一个水泥浇注的碑,上面镌刻着“永久沾染区”五个大字。
在这次数月的加固处置过程中,基地防护部、警卫团、气象团、汽车36团等单位也都派出干部战士进行了相应的工作。我的邯郸籍战友白振华当时在配属施工的汽车36团6连当班长,每天为进行浇筑施工的工程兵拉运砂石、水泥,出入在施工现场,直到完成任务才撤回营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