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三八
(2011-09-13 19:02:14)
标签:
经营方程中国解三国水浒文化密码天人同构猜想 |
分类: 经营方程中国解 |
第三章
他怒了。他本不是个轻易动怒的人,这也本不是个可以动怒的地方,但他还是怒了。当这个人脚步踉跄,满身酒气地穿过人群,向他走来的时候他究竟还是怒了。许多年以后,他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这一天,想起这个人,想起这番情景,总觉得自己是应该怒的。
就在昨天,他见到了那个刚刚继承了父亲权力的年轻人,对方对他很是优礼有加,似乎双方一直都是朋友,似乎双方之间没有发生过那场战争,似乎年轻人的父亲不是因为那场战争的失败郁郁而终。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他没有从那个年轻人眼里看到仇恨。逐鹿中原称霸天下?但他没有从那个年轻人眼里看到欲望。他看到的只有真诚与期盼,对朋友的真诚与对和平的期盼,看到这些,他想自己的使命应该能顺利完成,带回和解与和平。他觉得年轻人真是个好君主,只是他不明白,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对杀父之仇的恨,没有对称霸天下的欲,那个年轻人真是个迷,一个难以猜透的迷,他当时不曾想到,后来年轻人成了亡国之君,一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亡国之君,却又是被许多人认为是个好君主的亡国之君。
他当时想到的是,他遇到了想过的最好的结果,他会完美结束这次和平之旅,风风光光地踏上归程。但事总难从人意,该来的不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在为他送行的宴席上。当看到这个似乎酒醉的人蹒跚而从容地穿过护卫宴席的层层兵甲,穿过送行的众多文武大员,对着他昂然长揖,入席就坐,他明白好戏就要开场了,他必须为荣誉与尊严而怒,十年寒窗,数载苦读,或许为的就是这时的冲冠一怒。
他其实心中很是忐忑,因为无疑接下来的一言一行都将被载入史册。他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显示出泱泱大国特使的风范,从容问过来人的姓名来历,以不经意的口气,客客气气地谈起了学问。于是,一幕唇枪舌剑在觥筹交错间开始了,这是一场“天之辩”!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对方答。
他笑了,好大的口气:“您既然说出如此大话,在此倒要讨教了,且先问一问“天”之事,请问天有头吗?”
对方答:“有头。”
问“头在何方?”
答:“在西方。《诗经》里曾经说过‘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
问“天有耳朵吗?”
答:“天处高而听卑。《诗经》里曾经说过:‘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没有耳朵怎么能听?”
问:“天有脚吗?”
答:“有脚。《诗经》里曾经说过:‘天步艰难。’没有脚怎么能步呢?”
问:“天有姓吗?”
答:“岂得无姓!”
问:“何姓?”
答:“姓刘。”
问:“为何姓刘?”
答:“因为天子姓刘,所以可以推测出天自然也是姓刘。”
……
以上这段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说的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落魄走麦城,一代名将最后死于孙权之手,刘备一怒为兄弟,发蜀汉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复仇不成,大败而归,郁郁而终。刘备的儿子刘禅继承皇位,诸葛亮智退曹魏五路伐蜀大军,并派人出使东吴,修好孙权。孙权于是委派张温作为特使回访西蜀,达成东吴西蜀战略联盟,共同抗拒曹魏,从而最终确定了魏、蜀、吴并列的局面,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由此从开创期进入了稳定期。而在送别张温的宴席上,西蜀学士秦宓佯醉搅局,激怒张温发难出招,进而谈笑之间,以天为题,巧妙引用诗经,坚决而不露痕迹地阐述了蜀汉才是三国中真正继承汉统秉承天意的正统政权的严正政治立场,一句“天子姓刘”,豪气干云,无限怅惘,多少痛、多少怨、多少情、多少志,尽在其中。有道是:从来国危显忠良,自古蜀中多才俊!
“三国”果然好文章,大手笔,只可惜如此快意文字而今少人会意,毕竟现在西风东渐,而此般中国经典中的意味本是需要有着一定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方能体悟的。这其中的道理源远流长,本是出自鸿蒙……
上一章“循环史观”结尾处,我们曾经提及当代西方科学大家依据量子引力论,提出时间――空间是有限而无界的设想,谈到宇宙或许真的是个大大的鸡蛋,俺们都生活在蛋壳里,蛋壳上镶嵌着无数的星辰。
这么说是有依据的,依据的是众多中国古籍中的一致记载,那是中华民族潜意识深处藏有的关乎鸿蒙之初,世界之始的神秘玄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