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一七

(2011-08-23 18:54:04)
标签:

经营方程中国解

三国

水浒

文化密码

财富守恒定律

分类: 经营方程中国解

“定风波”!

这词的词牌名为“定风波”,作者是著名的苏轼苏东坡。

苏轼苏东坡一生经历坎坷,他的坎坷一生与前面谈到过的司马光与王安石争论及其背后的大宋变法运动密切相关。唉,那场变法运动当时何等波澜壮阔,千百年后也不过故纸堆中几页风波。近几百年,西方主导人类历史,西方文化史观中,人总容易以为自己所处的时代与以往大大不同,是如何的空前绝后,总容易觉得自己与前人大不一样,是改天换地的一代,也因此总以为历史的经验,曾经的智慧已不适用,总容易层出不穷各种新思想、新理论。中国文化史观则认为太阳底下少有新鲜事,古今道理往往相通相同,中国人喜爱从历史中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善于从历史中发现未来,司马光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便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宗旨。

正因为中国文化史观善于融会古今,贯通事事,财富守恒定律便更容易被接受与重视,比如积善积德”,比如“折福”、“惜福”,许多在西方文化视野中相互间没什么关联的事情,在中国文化视野中却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宏观历史视野中,如此种种的联系,不但往往自圆其说,而且还能自成体系,生出一整套颇有道理的道理出来,这样的道理又常常可大可小,大可安邦治天下,小可养生保平安,寓天地之道于日常生活。

 

比如中国的中庸之道便是取法天地万象的生长规律,倡导与物有宜,主张消费上要恰到好处,要适中,不能过分,此所谓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圣人之道不远人,本是凡夫俗子如你我,也可方便修持的。日常生活中,中国许多地方老人过生日有“庆九不庆十”的风俗,比如八十岁的大寿,在七十九岁的时候便庆祝做寿了,到了八十岁也就不再大肆庆祝,取意“天道忌满,人事忌全”,不作“整寿”,反而可以长命高寿。同样的道理,中国文化历来信奉“功成身退”,认为水满则溢,盛极必衰。许多武侠小说的结尾,绝世大侠往往最终绝迹江湖,消失在茫茫人海,而历史现实中高官显贵常常最后归隐山林,隐逸于青山秀水之间。

 

一切辉煌终将归于沉寂,记忆中留下的是永远的传奇。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于是网上流传着“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当哥已成往事,就该安静地走开。我们无意埋没现代世界“消费型社会”这一国际运作体系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的业绩,虽然在本文中这是反面主角,但人性是复杂的,复杂的也不仅仅是人性,存在的就是曾经合理的,这反面主角在带给人类无尽伤痛的同时,毕竟也带给过人类许多的舒适。痛并快乐着,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财富守恒定律!同样,当完成了历史使命,消解在滚滚红尘,存在的都是会毁灭的,这也是生活,这也是财富守恒定律!

相应的,财富守恒定律告诉我们,所有的苦难都有其意义。

与“三国”、“水浒”并列为四大名著的“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正是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功德圆满,获取真经,得道成佛。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当金融危机中,西方主流们在自动提款机前取钱,被提示“资金不足”,却不知道这究竟是指自己还是指银行的时候,也许对于他们,对于我们,都未见得不是件好事。金融危机中紧缩的是消费指数,却不一定是幸福指数。

 

按照财富守恒定律,华夏文明千万年的一脉相传与一枝独秀,正是因为曾经千万劫难。中国智慧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化“危”为“机”,让灾难成就幸福,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彩虹总在风雨后,谁的人生没有过些许痛,些许苦?出生时,你我本都是哇哇哭着降临人间,哪个新生的婴儿不是先会哭,后会笑?

人类的新世纪也是从哭泣开始,本世纪初 “9.11”,飞机撞向大楼,西方主流们拨打“911”电话紧急热线求助,却发现占线,服务正忙,只能眼睁睁看着网络、电视、手机等等科学技术新成果用于直播灾难,传递恐惧,那一刻多少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到原有的国际运作体系已是百弊丛生?恐怖袭击、金融危机、生态灾难,十年间让人目不暇接,令人目眩神迷!代表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好莱坞电影里,新世纪的英雄不再像以往那么无所不能,像以往那样常常轻而易举地拯救世界。刚刚过去的新世纪十年,有过太多的苦,太多的悲,太多的迷茫。想来那是因为人类在新世纪依旧走着老路,路径依赖中一直苦苦挣扎,却无可奈何路终是越走越窄。

值此人类生死存亡之际,前程未卜之时,梳理、参详伴千万年一脉相传与一枝独秀的中华文明,于千万劫中积累、沉淀、孕育而出的中国智慧,想来总能有所启迪,有所裨益。这正是本帖《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这一系列文章所希望尝试的。

 

让我们共同穿越古今,纵横天下,花开花落间看世相百态,白云苍狗里读天地沧桑,行文至此,不由想起了《三国演义》起首的那篇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笑看风云,直面浩劫,财富守恒定律不但影响着浩劫的产生,还影响着中西文化应对浩劫的态度,中西文化心态在此呈现出值得玩味的不同。

西方好莱坞新世纪中取材于古老玛雅文明预言拍摄的灾难片“2012”席卷全球,其中逼真描述了在玛雅预言世界末日之年的2012年,爆发的人类劫难。其实,好莱坞在新世纪里的诸多灾难片中尝试演绎了各种毁灭人类的形式,炫目的高科技淋漓尽致展现了西方的末日情结,绝望无力之感溢于言表。身边的许多朋友都不太喜欢这样歇斯底里的精神自虐,搞不懂西方人为什么这么不喜欢我们大家乃至他们自己。我很是理解朋友们的感受与疑问,因为中国文化主流中本是没有什么末日情结的。在逐项参详中国文化智慧之始,看来不妨首先谈一谈这一中西文化史观上的重大区别,以缓解几分浩劫临近的焦虑,也让大家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能沉下心来,怀着一个好心态开始我们的中国文化智慧之旅。

为此,让我们共同开启新的一章,翻开《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第二章:“循环史观――轮回之间话春秋  探秘2012末日传说”。

 

                                                     未完待续  明日更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