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三彩,流光溢彩

(2012-10-09 11:23:44)
标签:

洛阳

洛阳三彩

三彩壁画

郭爱和

分类: 自由旅程-国内
http://s12/middle/87f3adebt7ac157019bab&690

                   ▲洛阳精美的三彩釉画,油画一般的凝重

 

http://s4/middle/87f3adebtcb8d65089c13&690            ▲三彩釉画——《梯田》,有没有让你想起那些后印象派大师们的作品呢?

 

有人偏爱青花的典雅,有人喜欢玲珑的剔透,也有人偏好彩瓷的绚丽。

 

我偏爱那些五彩缤纷的釉色,然而N年前来到古老而又没落的瓷都——景德镇时,却没有太多的欣喜。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窑之一的粉彩,美则美矣,可总觉得彩绘沉闷刻板,难以引起内心的激动。

 

然而这次在牡丹城意外撞见的洛阳三彩,让我们激动不已,尤其是精美绝伦的三彩釉画,形象鲜活,美感十足。有油画的厚重,却比油画鲜丽;有水彩的生机,却比水彩大气,同时结合了很多民族特色,甚至很多作品还有着后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风格。

 

洛阳三彩源于汉代,在唐代发展至一个高峰期,三彩工艺和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唐代厚葬之风盛行,陶俑产量巨大,造型也极为丰富,这一时期的洛阳三彩也就是为大众所熟知的唐三彩。再后来,经过了宋三彩、辽三彩等等,直到今天的仿古三彩和三彩釉画。新研制的丰富釉色使得三彩艺术大放光彩。

 

    我这里要说的就是郭爱和大师创立的三彩釉画。步入洛阳的明清古街,从意外邂逅这座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再到被这里的艺术品吸引,不过是1分钟的事情。这位大师把艺术美感与工艺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洛阳三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欣喜。

 

http://s3/middle/87f3adebtcb9cea1f5d4c&690

▲《朝圣路上》

看到《朝圣路上》这幅作品时,心灵隐隐被撼动了,一部分是釉画本身,还有一部分是源于釉画所传达的神圣感——那个满脸皱纹、手持转经轮、有着执着信仰的老人。

 

最具有色彩震撼效果的是《梯田》,那是一部享有太多荣誉,拿过太多大奖的作品,它由4块三彩釉画组成。在我看到《梯田》的那一刻,这些美丽的色彩立刻在我心里开出了巨大的花朵,就像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一样。我始终认为,只有内心充满激情的艺术家才能把色彩运用得这么浓郁和鲜亮,才能妙笔生花成就一幅幅非凡的作品。   

这里很多作品其实是“复原版”,熟悉一点陶瓷工艺的朋友都知道,要烧出色彩完全一致的两幅三彩作品是很困难的事情。

http://s12/middle/87f3adebtcb8d64bfbc6b&690

    这是两幅结合了历史元素的三彩釉画,《河洛遗珠》和《中国人》

 

http://s6/middle/87f3adebtcb9d027b738d&690    ▲上半部作品——《岁月如歌》,流水浸润过的彩色石子,有没有让你想起那个五彩的童年在河边的无忧岁月呢?

 http://s6/middle/87f3adebtcb9d03df5838&690

http://s3/middle/87f3adebtcb8d66615dd2&690

http://s6/middle/87f3adebtcb9d0c40b9da&690

▲这几组作品有剪纸和版画的风格。我突然想到一个再好不过的词——“最炫民族风”。

 

这里的陶瓷作品会说话,而且始终在传递着浓浓的民族信息。

能把平面陶瓷艺术做到如此登峰造极,三彩釉画绝对是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丰富的色彩,象画作一样的美感,加上最炫民族风,三彩釉画,想不喜爱你都难。每每看到一幅作品,就很冲动地想要买下来挂在家里。

    一直以来对陶瓷就有着说不清的情愫。一方面,骄傲于China的悠久历史,另一方面却是无奈和遗憾。每每看见朋友或同事喜笑颜开地从国外捧回精美而又昂贵的瓷器,再对比城市里泛滥的景德镇陶瓷大甩卖,总为中国古瓷都的廉价和衰落而感到遗憾。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生物陶瓷等先进陶瓷玩不过欧美日,传统陶瓷又面临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可现在,我从洛阳三彩那里找回了信心和希望。我也相信,看过这些釉画的人们,也会有购买的欲望,而不是面对欧洲的艺术陶瓷才有冲动。

http://s5/middle/87f3adebtcb8d656d32b4&690                               ▲人物肖像釉画——雷锋

http://s1/middle/87f3adebtcb8d65f0f8f0&690

                               ▲三彩立体作品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里,还有很多立体的作品,比如上图的交趾陶,这种陶瓷工艺起源于清朝,是清三彩的代表,修饰复杂,全凭手工制作,需要多次烧制。我眼前这座精致的交趾陶,釉色明显是改良过的,颜色鲜亮了许多。

 

http://s8/middle/87f3adebtcb8d6593ed27&690    ▲仿古三彩,丰腴的唐代仕女,这些唐三彩风格的陶俑一下子将人的思绪拉回大唐。

http://s12/middle/87f3adebt7ac1570559ab&690     ▲三彩艺术博物馆里的作品

http://s8/middle/87f3adebtcb8d664840f7&690

▲开片的陶瓷。

    洛阳的多数陶瓷都有着传统的开片现象,随着时间推移,釉面细细麻麻的小裂纹会越来越多,成为一种独有的艺术特色。开裂本是一种缺陷,但开裂规律一旦被人们掌握了,反而把它变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装饰。

 

http://s9/middle/87f3adebtcb8d66e39938&690    ▲《六十华诞》,为了纪念祖国六十华诞而创作的三彩牡丹屏风。

http://s7/middle/87f3adebtcb8d669e2f26&690

▲《华文》,悠悠古韵的甲骨文屏风。

这两幅屏风毫无疑问是博物馆的“巨作”。这里的工作人员很友好,虽然我们一直没有表现出购买的意思,她们还是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言辞中透露着身为洛阳人极大的自豪。我相信,是这些让我们目瞪口呆的三彩艺术品增加了她们的骄傲和自豪。

    面对众多售价不菲的三彩作品,纵有万般购买和占有的欲望,口袋的金钱还是迫使我转向那些小件的作品。

http://s8/middle/87f3adebtcb8d651aa4c7&690

http://s3/middle/87f3adebtcb8d651b61d2&690   ▲三彩艺术博物馆一隅,各类陶俑和器皿


http://s5/middle/87f3adebt7ac156de3f74&690
http://s11/middle/87f3adebtcb8d65cbeefa&690

    我和同行的朋友惊艳于这里的陶艺,每个人都买了一些回去装饰家里。

http://s2/middle/87f3adebtcb8d66455fa1&690
http://s1/middle/87f3adebtcb8d65e21cf0&690
http://s6/middle/87f3adebt7ac156f7ab95&690
http://s2/middle/87f3adebtcb8d66a66c51&690

▲三彩釉画的制作工艺流程,从左至右分别是立线、施釉和烧制。

 

立线,需要用陶泥在素烧过的瓷板上勾勒;施釉,必须对浆料调配,色彩,烧结等工艺有很深的了解,才能做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看看上图,施釉过后,没什么色彩区分对不对,可是烧结之后,万千花色都有了。美丽的牡丹和洛神就是这样诞生的。

 

顺便以此文祭奠我那一去不复返的烧陶瓷岁月,下图的结晶釉是我人生中烧出的第一块样品。

    我不会绘画,单凭手工做不出美丽的图案,只能通过控制烧结过程中的结晶自行生成各种图案,这块烧于6年多前的样品并不完美,但那个时候的兴致和激情却是再也没有的。
http://s3/middle/87f3adebtd04553abc28a&690

  ▲透明的釉色下静静地绽放着素色的晶花,那是一段安静又狂野的岁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