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电机的整体散热仿真

(2017-05-06 09:38:29)
标签:

转载

之前做了不少驱动电机的整体散热仿真,简单记录一下操作流程。

1.几何清理

通常机械结构的数模都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仿真的目的主要是计算电机的流体散热情况,重点部位是电机的冷却水道和发热源绕组,电机外部的机械结构通常对散热影响不大。为了简化后面画网格的工作,一般情况下会尽可能的对电机的机械结构进行简化。图1是一款汽车驱动电机的数模外形,最后我们会简化到图2这种程度。电机的内部结构比较规律,所做的简化较少。

Hypermesh的几何清理功能中的布尔操作,比较容易破坏几何模型,造成错误。目前来说进行几何清理最好的工具是Ansys WorkbenchDesignModeler模块。多用face delete,将多余的面删掉即可,有时候免不了要重绘,比如轴承的简化。

 

某驱动电机数模

简化后的结构

2.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大概就是有限元处理最花功夫的地方了吧,现在用的比较多的画网格软件是hypermesh。电机内部结构一般都是挺复杂的。在流体仿真的网格划分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整个的电机的所有网格单元都要尽可能的连通,即共享节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网格不连通的地方需要设置interface面,即在不连通网格的两边都各设置一层面网格。

1)我们一般都从最关键的定子和绕组部分开始。定子和绕组之间通常有一层绝缘纸,同时填满了绝缘硅胶。在仿真的时候一般把绝缘纸和硅胶等效成一种虚拟绝缘材料,具体和材料属性需要实验测试获取。这样就可以把等效绝缘和定子的网格都画在一起了,如图3。一般这种圆筒形的结构我们都争取划成六面体。

http://s16/bmiddle/0024wNrxgy6SXRh0fgj5f&690 

定子处网格

(2)绕组一般可以划成六面体或者四面体。划成六面体可以和等效绝缘连通,但要和电机内部两端的空气划interface,而且绕组曲率较大的部分不好处理;划成四面体需要和等效绝缘划出interface。一般是化成四面体。

(3)转子部分有转子、磁钢、平衡板、转轴、轴承、转子内空气等结构,这些结构连在一起,我们都尽量把转子的所有结构的网格连通,见图4,请仔细观察,所有网格都是连通对齐的。转子内空气体积不大,对转子的温度影响很小,不划也可以。

http://s12/bmiddle/0024wNrxgy6SXRiYz47eb&690 

转子部分的网格

(5)电机的水道是很关键的部位。水道的网格要在画出有梯度的边界层网格来,如图5。具体步骤是在hypermesh下面板的3D->CFD tetramesh按钮,在boundary selection中把水道结构和两个水道的进出面选好,然后在BL parameters里设置一下层网格的参数,见图6。为了方便下面划机壳的网格,水道的网格类型设置成三角形(在2D parameters里)。

http://s6/bmiddle/0024wNrxgy6SXRm8pz725&690 

水道网格

http://s15/mw690/0024wNrxgy6SXRnBrNIde&690 

水道网格BL parameters参数设置

(6)划好水道后,把电机的外壳画出来。电机的外壳一般分为前端盖、后端盖、内壳、外壳,内壳和外壳把水道夹在里面,有时候内壳和外壳是一体的。把水道的面网格划出来(用tools->faces->find faces按钮),单独放到一个comps里。划得时候把内壳和外壳不与水道接触的部分的面的网格划出来,然后点击3D->tetramesh->Tetra mesh,和水道的面网格一起生成体网格即可,这样水道的网格就和内壳、外壳连在一起了。前后端盖的网格如果不和内外壳连通的话,别忘了划interface的面网格。

(7)电机内部空气可是对电机的整体散热有很大的影响,必须要把电机内部空气的网格划出来。先来看定子和转子间的微小的间隙,由于定子和转子高速相对运动,这里的空气流动很快,要设置不同的材料参数,所以把他们单独划出来,划两层就够了。电机端部有较大体积的空气,一般一分成跟随转子转动的内部空气层,和与内壳和端盖接触的外部空气层。外部空气层与绕组接触,网格要和绕组连通,方法和水道的划法一样。

 http://s11/bmiddle/0024wNrxgy6SXRqV4fgba&690

电机绕组、一侧的端部空气和定子转子间隙空气的网格

(8)这样电机的网格差不多就划好了,见图8。用tools->faces->equivalence合并重复节点,并用tools->check elems->duplicates找出重复的单元并删掉。检查下interface的面网格,他们是一对对的,一般有几十个comps,在hypermesh里提前命好名是个好习惯。比如:int_cover&coverinner_coverback,表示的是在外壳和内壳上的面网格,要和后端盖的面网格形成interface。一般流体仿真都是用一阶单元吧,用3D->order change把网格切换到一阶。

http://s16/mw690/0024wNrxgy6SXRuSK0T3f&690 

电机散热模型的网格

(9)导出成fluentcas文件。点击菜单栏的export solver deck按钮,选择CFDFluent选项,选3D model,点击export保存成cas文件。

(10)fluent打开cas文件,选择double双字符精度比较好一点。剩下的就是在Fluent里的设置了,不详细讲了。几个注意的地方是注意调整单位,一般hypermesh的模型导入fluent里都是以米为单位,要改成毫米。设置出入水口的流速、压力和温度。设置好电机各个部位的材料属性。最麻烦的大概是是设置interface面了,要仔细看好,不要搞混了(图9)。电机绕组的发热要根据电磁仿真的结果得到数据后,在hypermesh中量一下绕组的体积,然后填入发热功率。

(11)一般是先进行静态仿真,计算完成得到稳态的数据,接着算瞬态的时候可以点击solution controlsequations,把flowturbulence去掉,使用稳态仿真的数据,只在瞬态里计算energy,加快计算速度。注意将minimum turb. kinetic energy的误差改小,设置成1e-15不然仿真的结果会偏大。

 

http://s14/mw690/0024wNrxgy6SXRyfi5T7d&690 

fluent interface 设置

(12)一般是先进行静态仿真,计算完成得到稳态的数据,接着算瞬态的时候可以点击solution controlsequations,把flowturbulence去掉,使用稳态仿真的数据,只在瞬态里计算energy,加快计算速度。注意将minimum turb. kinetic energy的误差改小,设置成1e-15不然仿真的结果会偏大。

(13)计算完成后可以在CFD-post中查看结果,比如图10-17。可以看到水道的某一区域热量集中,还是需要改进的。

10  冷却水速度矢量云图

 http://s14/bmiddle/0024wNrxgy6SXRHJWvbdd&690

11  冷却水压力云图

 http://s16/bmiddle/0024wNrxgy6SXRGTxjF4f&690

12  冷却水温度

 http://s13/bmiddle/0024wNrxgy6SXRIN6S88c&690

13  绕组温度云图

 http://s13/bmiddle/0024wNrxgy6SXRJMynyac&690

14  内机壳温度云图

http://s15/bmiddle/0024wNrxgy6SXRKCvq69e&690 

15  外机壳温度云图

 http://s12/bmiddle/0024wNrxgy6SXRLlAfhab&690

16  定子铁心温度云图

 http://s13/bmiddle/0024wNrxgy6SXRLMLpi6c&690

17  转子系统温度云图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