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民族伤痕”博眼球?抓!

(2019-04-22 06:39:03)
标签:

杂谈

莫拿“民族伤痕”博眼球

赵艳斌

资料图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街头一男子身穿二战时期日式军服迎亲的视频在网上流传,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广大网民强烈愤慨。


对此行为,网友们表示“非常恶俗,博眼球不该拿民族伤痕开玩笑”。这名男子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社会舆论不会饶过,国家法律更不会放过。当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涉事6人被带走调查,分别予以行政拘留和训诫处理。


穿日本二战军服拍照被处理的案例在我国发生过多起。今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几名网络主播身穿日本二战军服招摇过市;去年,两名男子穿日本二战军服在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一碉堡前摆造型拍照,涉事人员均被警方调查,并以寻衅滋事依法行政拘留。尽管这些当事人均辩解是为了“寻求刺激,博取眼球”,但个人的行为永远不能逾越社会底线、法律红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颁布就是要震慑那些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的不当言行。


对历史必须有敬畏之心,对民族伤痕更不能任意践踏。这些“精日分子”常以好玩与刺激为借口,殊不知他们已丧失了作为中国人的底线,也难怪国务委员王毅怒斥他们为“中国人的败类”。无视历史、玩笑历史,用自己的浅薄在民族伤痕上撒盐,不会出名,也不会爆红,只能遭人唾弃。对历史不怀敬重之心,拿民族的痛当玩笑,以为越出格就越出名,即使是臭名昭著也在所不惜,最终不但自己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更会付出法律的代价。


编辑点评

鲁文帝

铭记历史 不忘伤痛


历史不容忘却、不容抹杀,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应把民族的灾难和伤痛当“噱头”,都不会穿着日本二战军服在中国的土地上“摆酷”“招摇”。对法律的无视,对历史的无知,对民族情感的淡薄,必然招致人民的唾弃。


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不懂得民族魂,不知道呵护民族伤痕,便感受不到历史的伤痛,更别提敬畏历史、尊重英烈、缅怀先辈。

本文刊于2019年4月22日《中国国防报》“0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