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国庆节“遇见”中秋节,大家怎么过?
出游?聚会?“宅”在家里(部队)?
大家的选择多种多样!
此时,身在海外的中国维和军人,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庆祝国庆,欢度佳节。下面,就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过节的吧!
庄严升旗
清晨,太阳升起之时,100多名头戴蓝色贝雷帽、脚穿陆战靴、手持钢枪的战士,在异国他乡举行升旗仪式,迎接祖国的68岁生日。
穿越雷场
全国人民阖家团圆之时,在遥远的黎巴嫩,有一群中国维和军人,身穿防护服,穿行在埋有数十万枚地雷的“死亡地带”。
警示带标示的狭窄通道内,扫雷作业手跪地前行,背后阳光直射,身旁蚊虫萦绕,脸上汗珠直冒,防护面罩不时模糊了视线。
建筑施工
马来西亚驻黎巴嫩维和部队营区一角,机械轰鸣,尘土飞扬,中国军人头戴蓝色工作帽,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的在焊接钢筋,有的在挖掘土石,有的在搬运材料……他们正在为友邻部队建设掩体。
医疗援助
黎巴嫩南部库雷拉村,一群当地民众正在医疗室外等候;室内,手臂上佩戴五星红旗的军医正在“望闻问切”。
自中国维和部队到黎巴嫩执行任务以来,他们不仅全天开放营区内的医院,免费为当地村民和难民义诊,还坚持在周一、周三、周五到附近村庄开设医疗点。
“Thanks!Thanks!”临走时,每个受到医治的人都会用手指着官兵臂上的五星红旗,边用英语表达感谢边竖起大拇指。
应急演练
中午,刺耳的防空警报突然响起。营区内人员就近迅速进入掩体,高塔哨兵转入观察所,指挥人员进入基指和预指,应急分队在步战车掩护下出动,排爆组身穿防护服待命……一切行动按流程有条不紊展开。
过节不忘战备,这是中国部队的传统。黎巴嫩的中国维和部队,在不打招呼、不经准备的情况下,开展了以营门遭受恐怖分子冲击为背景的全要素战备演练,检验官兵的戒备状态。
军民联欢
舞台上中国功夫、民乐演奏、舞动的龙狮,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观众中,穿着各异、肤色不同、语言多样的人群,传递着中国人的热情友好。
国庆节,中国维和军人举行“军营开放日”活动,邀请任务区各国维和军人和当地民众到中国营参观,展示自身风貌。
诉说相思
傍晚,落日余晖下的地中海波光粼粼,海面上的点点渔帆慢慢驶向港湾。劳累了一天的官兵们返回了营区,他们迫不及待打开手机或电脑,向另一端的亲人送去迟到的节日问候。
官兵一句“我想你们。”家人一句“注意安全。”简单质朴,却传递着浓浓的亲情,洋溢着满满的爱意。
(文字:董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