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源:解放军画报
7月26日,由新华通讯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的“中国梦·航天梦——首届中国航天员飞天摄影作品展”开幕仪式在北京天文馆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航天员刘洋等参加了开幕仪式。
此次展览展示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作品近百张,是有史以来中国人在距离地球最远处拍下的照片,是从500多张照片中精选出的佳作,绝大部分为第一次公开,具有非凡的价值。
这些照片中,既有中国人在太空的第一张自拍照,也有航天员高空俯瞰地球的各种恢宏大片,均以航天员的独特视角,展现航天员鲜为人知的太空工作、生活场景,记录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中国人民为实现飞天梦想勇于尝试、不断钻研的进取精神。展览以图片为主,并利用VR、AR技术还原飞船内部结构,增强体验感,让参观者对中国载人航天领域有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
展览利用VR、AR技术还原飞船内部结构,增强体验感,让参观者对中国载人航天领域有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
除了影像外,这次展览还展出了部分珍贵的太空文物,包括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在太空中使用的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太空笔、神舟十一号搭载的湘绣国旗等。
据悉,中国梦·航天梦——首届中国航天员飞天摄影作品展,将在北京天文馆持续展览到九月初。
(记者 宋 雯)
中国梦·航天梦——首届中国航天员飞天摄影作品展
部分摄影作品欣赏
“最牛自拍”。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这是杨利伟在飞行首日傍晚的自拍照,也是中国航天员的第一张“太空自拍”。(摄影/杨利伟)
“地月同辉”。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期间,用数码相机拍了100多张照片。(摄影/杨利伟)
“塞外明珠”。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拍摄的我国内蒙古地区,图中湖泊是位于巴彦淖尔市的淡水湖乌梁素海。它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也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的湿地。
“太空之翼”。这是从神舟五号飞船舷窗内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与地球“合影”。(摄影/杨利伟)
“遥望家园”。费俊龙在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神舟飞船正是从这里飞向太空的。(摄影/费俊龙)
“晚安地球”。天宫一号舱内,刘洋钻进睡袋准备休息。航天员在太空中睡觉不是“躺”着的,而是“站”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免得睡着了漂到别处。(提供/景海鹏 刘旺 刘洋)
“太空教师”。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舱内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太空授课”。这是她展示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水球的过程。(提供/聂海胜 张晓光 王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