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 张中强 陈 胜 达瓦扎巴
http://www.81.cn/gfbmap/attachment/1/21/2017-04/06/01/res07_attpic_brief.jpg
http://www.81.cn/gfbmap/attachment/1/21/2017-04/06/01/res10_attpic_brief.jpg
http://www.81.cn/gfbmap/attachment/1/21/2017-04/06/01/res13_attpic_brief.jpg
“我想你了,付叔叔,你能听到我对你说的话吗……”清明前夕,云南师范大学大一学生蒋菊兰给云南边防某团二连原连长付立志写了一封信。带着信,她来到连队,追寻付立志留下的痕迹,表达自己的感激和怀念。
“娃娃不能辍学,以后的学习费用我负责!”
蒋菊兰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付叔叔时的情景。
那是2011年8月底的一天。那天一早,父母为难地告诉蒋菊兰,没法继续送她上学了。其实在父亲摔伤住院后,蒋菊兰就担心有这一天,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母亲因腰椎肩盘突出,不能从事重体力活,父亲这一倒,她只能休学回家。
就在蒋菊兰伤心地坐在家门口发呆时,一队军人从村里路过,是付立志带领官兵到村里宣传边防政策法规。也许是看到了蒋菊兰脸上的泪痕,付立志上前攀谈起来。了解到情况后,付立志找到蒋菊兰的妈妈,掏出身上仅有的300元钱:“娃娃不能辍学,以后的学习费由我负责!”
蒋菊兰高兴地背着书包回了学校。而返回连队后的付立志,和指导员张科一起组织召开了支部党员大会,在介绍了蒋菊兰的情况后,提出连里建一个助学资金,由官兵自愿捐款,帮助驻地有需要的贫困儿童。付立志自己每学期都会往助学资金账户里汇1000元。
付立志在经济上帮助蒋菊兰的同时,还经常抽空到学校看望蒋菊兰,辅导她学习……
“付叔叔,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2013年6月,团里组织建制连爱军精武比武,本在家中休假的付立志提前归队带领连队官兵参加比武。当时,蒋菊兰也进入了紧张的中考复习,付立志不仅特意从河南老家给蒋菊兰带回了特产零食,还与蒋菊兰约定,比武结束后送她进考场。
6月19日,比武进行到最后一个课目、五公里武装越野时,意外发生了——付立志倒在了距离终点约500米处,因突发热射病,导致横纹肌溶解并发多脏器衰竭,虽经多方抢救,年轻的生命还是定格在了31岁。
据排长冯对宏回忆,付立志倒下后,还有意识时对他说,他最放心不下的是父母、妻儿和兰兰(付立志对蒋菊兰的称呼),承诺她的事不知能不能实现了。
得知消息,蒋菊兰哭得几乎晕厥。
“连长,我们会完成你的遗愿!”
“您就这样走了,但是请放心,连长,我们会完成你的遗愿!”付立志的后事安排结束后,连队党支部决定继续对蒋菊兰进行资助,“资助人”还是付立志,由全连官兵共同负责,每学期资助2000元,遇有突发情况及时补充,直至她完成学业。
连队官兵利用业余时间,对付立志生前为蒋菊兰家种的咖啡、甘蔗进行维护和扩大种植面积,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连队又把蒋菊兰家确定为精准帮扶对象,修缮房屋、修通道路、建起养鸡场……在连队官兵的帮助下,蒋菊兰一家的生活越过越好。
蒋菊兰的学习成绩进步得更快,她还担任了班干部,连年被德宏州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面对荣誉,蒋菊兰总说:“是付叔叔给我的”;面对困难,她总说:“我会坚持,我不能放弃,因为付叔叔在天上看着呢!”
2016年9月蒋菊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打破了中山乡本土学生10年没出过大学生的纪录,成为全乡人民的骄傲。
冲一张历史的胶片,细读你的容颜,翻一页尘封的史册,感知你的真情。今年的清明节,蒋菊兰带着写给远在天堂的付叔叔的信,来到了付立志生前所在的连队,参观了付立志生前的宿舍。蒋菊兰含泪朗读信件,然后点燃,将信“寄”给了远在天堂的付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