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一组边防军人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中不断转发,引来网友们的纷纷点赞。那冻成冰雕的面罩更让人们对高原官兵所处艰苦环境印象深刻。3月13日,记者来到照片主人公所在连队,进一步探访这组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组照片中的主人公是来自驻守在海拔4655米,被誉为“云中哨所”詹娘舍的戍边官兵。3月12日,由于哨所有限通信线路突然中断,詹娘舍哨所哨长李玉成带领班长马关敬、上等兵黄伟轩、王鹤宇对通信线路进行巡线。
有线通信线路关系到这座位于雪域孤岛中的哨所是否能够及时报告突发情况。因此畅通的通信线路不仅关系到哨所的对外联系,也是哨所应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通工作至关重要。
上午10点,四人从哨所出发,中午13时,四人找到了线路断点便进行了维修。在通信畅通后,正准备回哨地四人被突如其来的大雪阻断了道路,由于来势凶猛,考虑到人身安全,四人决定在就近避雪。
想着哨所驻守人员较少,加之始料未及的大雪极端天气让哨长李玉成和班长马关敬对哨所的情况十分揪心。“我们必须回到自己的岗位,不能再耽误了!”2个小时过去了,见雪势有所减退,四人开始返回哨所。
从维修点到哨所,有近10公里的山路和500米的海拔落差。考虑到黄伟轩、王鹤宇上哨时间不长,为了能尽早赶回哨所,李玉成和马关敬分担了最重的工具。四人踏着30公分厚的积雪,爬冰卧雪艰难返回哨所。
一路上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渣子打在四人的防寒面罩上,睁开眼向前看都变得十分困难。面庞已捂出了汗,内热外冷的面罩却将冰雪融化了一层又被风雪凝得更厚,形成了一面冰雕。
在詹娘舍哨所已服役8年的班长马关敬在前面凭着经验带路。由于风雪太大,四人的防寒面罩都已全部结冰。途中四人就用压缩干粮充饥,补充体力。而这一组照片正是哨长李玉成在归途的前半段所拍,后半段由于风雪太大,体力透支严重,已无暇拍摄。
在没过膝盖的雪中行进,完全不知道脚下的情况,每走一步都有可能掉入雪坑,为此,马关敬带头探路,李玉成负责殿后。在海拔4600米的地域,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再加上极端恶劣的气候。四名官兵咬牙坚持,互帮互助,向着哨所进发。
最终四人于下午19点平安返回“云中哨所”,圆满完成了此次巡线任务,确保了哨所通信线路的畅通。
青春无悔,风雪为伴。同样的年华,却是不同样的生活,此刻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只有雪山和静默。此刻的他们犹如流动的丰碑,一代代战友坚守边关,为的就是边关永固,人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