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树的样子和爱人站在一起

(2017-02-26 07:29:16)
标签:

杂谈

​来源:解放军报“生活周刊”版

以树的样子和爱人站在一起

http://www.81.cn/jfjbmap/attachment/1/1/2017-02/26/05/res01_attpic_brief.jpg

一场大雪,覆盖了进山的路。让即便没有雪也很难走的路,难上加难。

驱车拐33道弯,绕6座山头,穿越一条200米长的隧道。大清啊,这风雪中10多公里的山路,你和女儿能不能走来?

我焦急地眺望,直到看见你们美丽的身影。

顾不上掸一掸身上的雪花,我看到你的眼圈红了。但终究你还是忍住了热泪,在寒风中向我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笑容让时光穿越回13年前。

2004年5月,海军驻南华大学选培办成立。我被从某潜艇基地选调到选培办,承担国防生的相关工作。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南华大学图书馆前,长发披肩、文弱纤细的你捧着厚厚一摞书,与我擦肩而过。你满身的书卷气息,瞬间俘虏了我的心。

似乎是一场天定的姻缘。由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校领导决定从在校学生中给我应聘一位助理,那竟然就是百里挑一、和我有着一面之缘的你!

青春岁月里,决不能贪图安逸,而是要为了心中的理想去努力拼搏!慢慢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让我们萌生爱意,情定终身。

大清,从此,你就成了军嫂。漂泊和等待,成了我们婚姻的主旋律。

那年冬天,我被派往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进修,家里只剩下了你和出生不满百天的女儿馨丹。我犹豫着怎么开口说再见,你却叮嘱我不要忘记初心。

身在温暖舒适的学校宿舍,我的心却无时不牵挂阴雨连绵的衡阳家中。不知你又要照顾女儿,又要兼顾学业,能否吃得消?我仿佛看见,瘦弱的你背着女儿,一手打着伞,一手提着菜篮子;我想也想得到,你埋头撰写研究生论文,卧室的灯一定亮了一夜又一夜。

真的心疼你!劝你在学业上不要太拼命,可你却用舒婷的《致橡树》来回复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哪个女人不希望做受丈夫精心呵护的花朵,你却选择成为大树,不为我的拖累,只为我的支撑。

大清,对你,我是又爱又敬!

   

和你一起漫步营区,看女儿像小鸟一样在雪中奔跑,忽觉岁月静好。

结婚10年了,这样的相聚屈指可数。

2012年冬, 我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你的电话:“我要去一座山里任职,你和孩子要好好保重。”电话里,我想尽量语气平淡,不让你听出心里隐藏的担忧。

彼时的你,已经考取上海华东大学的博士,由于是跨专业读博,正面临着一堆未解的学术难题。我深深知道,你同样是个为了事业和理想顽强拼搏的人,在你面临难关的时候,我不仅不能陪伴身边,还要在此时把家中一切事务又扔给你,真是太不负责任了。

“去吧,闻令而动是军人的天职!”你坚定的语气,给了我前行的力量。你随后发来的短信更是让我记忆犹新:“目送你远行,听懂了这份牵挂就是我心底的甜蜜。”

这么多年来,你在学术研究的山峰上艰苦跋涉,从未停息。而我铆在人迹罕至的山沟里,从一座山走向了另一座山。

当你编写专著1部、获得国家专利1项、主持参与1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成为南华大学最年轻副教授的喜讯传来,我兴奋地跑到后山,向着山谷深处大声喊:“我有我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你有你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骄傲——我有这么优秀的妻——”

   

风雪停了,窗外月色如梦。桌上还放着战士们亲手做的蛋糕和插上的红烛。大清,为了迎接你和女儿,这帮小子真是用心。

望着你们安详的睡脸,我却思绪万千……

几年前,你带着女儿来部队探望。营区同样在山腰上,只不过那里丛林茂密,巴掌大的地方,热得像蒸笼。你搂着熟睡的女儿,看着屋顶上啪啦啪啦往下掉黑色的甲虫,眼神里全是恐惧。实在不忍心你们跟我一起受苦,我催促你明天就赶紧回家。可第二天,你却对回家的事绝口不提。

你问我:“深山的日子难熬吗?”我摇头:“不难熬。”你说:“来到部队,才明白军人奉献的含义。”

那次,你在大山里陪了我20多天。如今,又是你万里迢迢赶来与我相见。军人的婚姻虽不能长相厮守,但心灵的贴近让我们完胜距离!

短短几日,又要别离。你特意让我带你来到营区里那个海锚雕塑前,拍下它雪中的样子。海锚身披风雪,冲天而立,“心系海防”4个红色的大字分外醒目。你说,定格在镜头里的,是你眼中的我,是我身后的仓库官兵。

车开了,你和女儿的身影在大山里渐行渐远,拐个弯便不见了。手机响,是你发来的微信:“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大清,你知道吗?我鼻子一酸,掉下泪来。

(本报记者 王凌硕、通讯员 朱林林整理)

千里万里,我在地图上找寻你

■颜士强

“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第9天的第46通电话,仍无人接听。

此刻,贾晓云的心像翻腾的海浪。她从未如此渴望电话那头能够传来一声“喂”的回应,哪怕一声也好。

9天前,丈夫严华在电话里留下一句“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我上山啦!”就匆匆挂断。上学时地理课本上的昆仑山,从那天起,遮住了贾晓云心头的阳光。

当晚,她小心地打开珍藏着严华各类奖章证书的木盒子,取出一幅还未开封的地图。那是一张新疆地形图,是两年前严华毕业主动申请戍边,学院赠送的纪念品之一。受领时贾晓云在现场,所以她印象很深。放好木盒,贾晓云伏在桌前,瞪起视力5.0的大眼睛在地图上扫射着——

顺着贯穿南北疆的唯一一条铁路线,路尽头有条通往西藏的盘山省道,零公里在叶城。

“会不会在这呢?”

“不对,要是在这里,离县城挺近的,不会没信号,还不是这儿!”

“他说上山了,可昆仑山这么大,他能在哪个旮旯里呢?”

连着几天,一有空,贾晓云就打开地图,顺着那条绵延曲折的公路往前寻找。每发现一处地标就画个圈,注上几笔,猜想着:丈夫现在在干啥?吃的好吗?穿的暖吗?氧吸得饱吗?

这天,贾晓云的笔圈到了神仙湾。初识严华那会儿,贾晓云就从他的来信中得知,“这里是生命禁区,要么漫天黄沙遮日月,要么雾气弥漫寒风劲,但‘喀喇昆仑钢铁哨卡’的兵没有孬种!”

这话贾晓云信,因为丈夫就不孬,是绝对的男子汉大丈夫!他是党员突击队负责人,每次出任务,支部都会让他带车队;他人缘好,对手下的兵宽严有度,触犯原则绝不讲情面、搞通融,战士们有难处了,他又不惜跑断腿、磨破嘴,连里的战士都喜欢叫他“我的哥”。“他和他的兄弟们在一起,怕啥?”贾晓云自我安慰。

“失联”的第十天中午,贾晓云的饭勺刚放到嘴边,手机便“嗡嗡嗡”闹腾起来,来电显示“新疆喀什”。

贾晓云赶紧把电话贴到耳边:“喂?”

“喂,媳妇,是我!”

日思夜想的声音催开一片泪湖。贾晓云只是抹眼泪,抽抽噎噎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你好着没?在哪儿呢?”好容易控制住情绪,贾晓云问道。

“好着呢!已经到山里了,甭担心啦!”

“就你心宽!这么多天没信儿,也不管把我都担心成什么样了!”抱怨归抱怨,贾晓云的天终于晴了。

“对了,我把你那张地图给征用了哈!”

“地图?干啥啊……”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严华哪里知道,他“失踪”的那10天里,贾晓云做了门大功课:识图标图。地图上凌乱不堪的圈圈点点,倒不像用图的“行家”,更像是遥寄思念的妇人,眷恋着不知身处何地的那个他。



要做一棵树,因为树不会移动地方,长在哪就呆在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