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
爸爸去哪儿了?相信这是大部分军娃会经常问出口的一句话。
军人爸爸,是祖国的“英雄”,但作为父亲,大多是不称职的。聚少离多,大多数军娃只能在不停地思念和想象中慢慢长大。
地处东北边陲的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多数营区位于深山、林场,约80%的官兵为两地分居。如此一来,军娃经常见不到爸爸就成了普遍现象。新春走军营小分队在采访中,就听到了不少军爸和军娃间的尴尬事儿……
一、
军娃乐乐是五年级三班的一名小学生,爸爸忙于日常工作,这么多年来从没给他开过家长会。
前段时间,爸爸刚好休假了,为了“一雪前耻”,他下定决心要为儿子开一次家长会。由于记不清儿子的所在年级,就糊涂地走进了四年三班的教室,并认真地听了一个小时老师对其他小朋友的讲评……
二、
军娃姗姗是双军人的孩子,不仅经常见不到爸爸,总值班的妈妈也不是说见就能见到。但每次和妈妈在一起时,下面的对话就会上演——
“妈妈,我想爸爸了。”
“那你给他打电话。”
“可是我想见他呀!”
“那你和他视频。”
“可是我想和他玩你拍一啊,我想摸到他的手。”
“妈妈,我想爸爸了。”
“他休息的时候就回来了。”
“可是他就休息两个晚上一个白天,我想让他休息一百天!”
……
“妈妈,我想爸爸了。”
“那你给他打电话。”
“可是我想让他在我身边啊!”
……
好吧,这看上去是个“死循环”问题……
三、
军娃丝丝的爸爸是军人,妈妈则是警察。3岁的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解放军。
可到了4岁,慢慢懂事的丝丝就变了卦:“解放军实在是太忙了,根本见不着妈妈。我要和妈妈一样当警察,陪着妈妈、保护妈妈。”
四、
军娃姗姗最爱吃棒棒糖了,可她现在看见棒棒糖就哭鼻子。
原来,每次姗姗和妈妈去军营探亲,要离开的时候她都会攥住爸爸不放手。爸爸为了让珊珊高兴地离开,就经常用棒棒糖“威逼利诱”,时间长了,珊珊开始“逆反”:“我要爸爸,不要棒棒糖!”
五、
军娃超超3岁了,因为种种原因,从没见过爸爸本人。今年,第一次见到爸爸雪峰时,“爸爸”两个字他怎么也喊不出口。
因为,在超超的印象中,自己的爸爸就是一直在电脑里不动弹或者偶尔在电脑屏幕上和他说话的那个人。
少了陪伴,但军爸对军娃的爱一分都不会减少。军爸们用勇于坚守、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为军娃们立起了追寻的榜样,这是带给孩子们的最大的财富与最好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