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926
  • 关注人气:4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战士们夜宿雪屋搂着冰冷钢枪入眠(附视频+VR)

(2017-01-23 18:50:43)
标签:

杂谈

​前往雪屋的路上,记者的心里还在一直打鼓。晚饭的时候,部队接到通知:驻训地夜间将有5摄氏度左右的降温,迎来进入“三九”之后的最冷天气。

“这么冷的天,在室外穿得再厚,不用15分钟也就被‘冻透’了。”临出发前,同事好心相劝:“要不算了吧?”可是,白天跟随部队拉练行军的时候,记者就信誓旦旦晚上和官兵一起睡雪屋,“总不能一听降温就当‘逃兵’吧?”

月光下的雪屋。

到达雪屋的时候,战士们正忙着收拾床铺。看到记者如约到来,他们显得很高兴,每个人都围过来热情地打招呼。清冷的月光下,雪屋看起来很小、很平凡,想到要在里面睡一晚,记者开始期待起来。


挂在雪屋入口的温度计。

挂在雪屋入口的温度计上面显示的数字为-30℃,已经达到了显示刻度的最低值。带队干部、排长王松说,现在才晚上7点多,气温还没有真正降下来,等到夜里两三点最冷的时候,地表气温会降到-40℃左右,“不过雪屋内会好很多,能保持在-15℃上下,比外面暖和不少。”

雪屋内狭长的通道。

​走进之后,记者发现雪屋比外表看起来的要大,一条狭长的走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地道战”。不过缺点是高度有点低,一不小心就会撞到头,大把的雪掉进脖子里,拔凉拔凉的。

正在整理中的雪床。

王松介绍说,他们在雪屋内挖设了大小不一的雪床,有的睡一个人,有的能睡两三个人,具体怎么分配要根据官兵夜间担负的任务,“雪屋里毕竟还是冷,要是一个床上睡三个人,其中一个夜里起来站岗执勤,其他两个人好不容易捂出热气也就很快散没了。”


王松还告诉记者,这两年,部队作风越来越实,修的雪屋、雪床都比以前简陋多了,“那几年会修的特别光滑、美观,现在只要能保证基本的住宿条件就行了。当然,修筑时间也节省了很多。”


摆放有序的战斗装具。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记者看到,雪屋里除了挖出供官兵睡觉的雪床外,还有许多实用的简易雪洞,用于放置战斗装具、照明蜡烛等物品。王松介绍说,战斗装具是按照最有利于快速穿戴的顺序放置的,睡觉的时候,官兵们还会把枪放置在被褥里,“一是方便取用,二是起到保暖作用,防止枪裸露在极寒环境里性能下降,导致遇到紧急情况‘掉链子’。”


王松帮助新战士整理防寒靴。

其实,夜宿雪屋,可不是简单地睡个觉,里面有不少讲究。拿防寒靴摆放来说,经过一天的行军拉练,防寒靴的外层已经被融雪浸湿,若是睡觉前不把靴子的表面抚平、捋直,等到第二天早晨起来,靴子就会被冻得变了形,根本无法穿不进去。王松记得,有一年部队冬训,自己就是因为睡前没有整理好靴子,第二天早晨不得不用小铁锹拍了好长时间,才把靴子拍软恢复形状后穿上。


第一次睡雪屋的新战士唐沣莘。

第一次睡雪屋的新战士唐沣莘被安排和王松睡在一张床。这也是部队的老传统:每张床上新兵老兵搭配,干部骨干睡在外侧,把最需要照顾的战士放在自己身边。唐沣莘睡觉有蹬被子的习惯,在连队的时候,和班长铺挨铺。这一次,王排长特意和小唐睡在一张床,就是为了方便照看,“雪屋不像宿舍里有暖气,他要是一不小心蹬掉被子没人管,很容易被冻伤。”


王松为战士们掖被子。

等大家都安顿下来之后,王松开始挨个床铺巡查起来。帮战士掖掖被角、摆放一下装具、唠几句家常,并反复交代,不管谁起夜,都要叫醒身边的人。若是起夜的人出去5分钟还未回来,被叫醒的人就要向带队干部报告情况。记者问为啥,王松解释说:“平时防止起夜的人迷迷糊糊滑倒受伤,战时防止起夜的人被敌人摸哨。”


劳累了一天,战士们很快睡着了。

到了夜里11点多,第一次睡雪屋的记者,开始经历煎熬的过程。从双脚开始,起初是冻得生疼,接着开始发麻,后来慢慢变木,恨不得找东西踢上几脚,身体也逐渐变得“透心凉”。难捱之下,记者从背包里拿出包裹在衣服里的保温杯,那里面是来雪屋之前刚倒的一杯白开水。


看到记者准备喝热水取暖,睡在旁边的赵班长劝记者少喝几口,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么冷的天气,要是出去上厕所可得小心了,最好带个小棒槌,万一方便时冻出了小冰棍,手里好歹有东西砸断它……笑话归笑话,记者还是听了赵班长的劝,喝了一小口之后,又拧紧了杯盖。

清晨,被冻成“铁板”的毛巾。杨再新摄

一晚上,记者几乎没有睡着,听着战士们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把身体蜷缩成了一团,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起床之后,相比较记者的狼狈,已经适应了严寒环境的战士们依旧生龙活虎,脸上看不出丝毫的疲惫,伴随着阵阵的呼号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

晨训中的战士。杨再新摄

​外表看去普通的雪堆,走进之后却是一方冰雪新天地。看完了上面的图文故事和微直播,大家是不是对雪屋内部构造充满了好奇,急切想一睹全貌?


其实,这次部队冬训报道,我们前方采访小组除了采写、拍照、摄影外,还带去了一款全新的采访设备——VR全景摄像机,为的就是能够360度记录冬训现场,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


好了,不再罗嗦了。下面,就带大家去见识一下VR设备拍摄到的雪屋全景。let’s go——


先上一组静态图片热热身。


月光下的雪屋外景

-30℃,战士们夜宿雪屋搂着冰冷钢枪入眠(附视频+VR)

-30℃,战士们夜宿雪屋搂着冰冷钢枪入眠(附视频+VR)

-30℃,战士们夜宿雪屋搂着冰冷钢枪入眠(附视频+VR)

暖色调的雪屋内景

-30℃,战士们夜宿雪屋搂着冰冷钢枪入眠(附视频+VR)

-30℃,战士们夜宿雪屋搂着冰冷钢枪入眠(附视频+VR)

-30℃,战士们夜宿雪屋搂着冰冷钢枪入眠(附视频+VR)

​上面两组静态图片,只是我们从VR全景记录里随意截取的几张。

温馨提示:

1、手机观看时,用手指滑动屏幕或左右移动手机(开启陀螺仪权限)可以切换不同方位,两指捏紧或松开可以缩小和放大;电脑观看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实现方位转换,滑动滚轮实现缩小和放大。

2.长按手机屏幕或鼠标右键会有更多惊喜(切换全屏和切换视角)。

3.鉴于低版本微信内置浏览器兼容性考虑,若打不开请切换自手机常用浏览器查看。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军网VR频道vr.81.cn。

-30℃,战士们夜宿雪屋搂着冰冷钢枪入眠(附视频+VR)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或打开网址http://vr.81.cn/html/pano/2017/1/xuewu/vtour/,均可欣赏《VR视界,360度体验战地雪屋》,更多精彩等待您的发现。

策划:柳 刚、宋明亮、曲延涛

作者:陈 利、庞云豪、孙 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