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6年2月,中国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在武汉注册成立,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灵活、方便、快速、经济的卫星发射服务。该公司成立仅2个月即签订了首个商业发射服务合同。目前运载火箭系统已基本完成正式箭总装测试,试验队即将于近日出征,在发射场完成相关发射准备工作后择机发射。
本次任务为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与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的首份商业发射服务合同,由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将“吉林一号”灵巧视频卫星发射入预定轨道,同时搭载发射两颗2U立方星。主星为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现正式命名为吉林林业一号卫星),搭载星分别为航天科工第九总体设计部研制生产的“行云试验一号”卫星和北京凯盾环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凯盾一号”卫星。
继四院与某卫星公司在“4.24”首个“中国航天日”签订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合同以来,期间有国内众多公司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与火箭公司联系,争取搭载发射机会。
作为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商业航天发射活动,快舟一号甲火箭是在原快舟项目星箭一体化运载器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一款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此次总体方案设计评审的顺利通过,标志着开展后续各大型地面试验的条件已具备,火箭研制工作驶入快车道。
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已成功将快舟一号、快舟二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用于突发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机动能力最强、测试发射最快的记录,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其发射需求也大幅增加。依靠传统搭载发射方式已不能满足小卫星的发射需求。因此,成本低、发射方式灵活机动、生产周期短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为小卫星发射市场的新需求和新趋势,相比运载能力大的火箭,在小卫星、小型航天器发射领域具有很大优势。
针对小卫星发射服务而言,我国现有或在研的运载火箭与国际发展趋势相比较,尚满足不了小卫星的发射要求和需求。一是和国外比较,现有火箭成本偏高,满足不了小卫星廉价进入空间的要求;二是一些型号的有效载荷能力偏高,与小卫星的发射需求不匹配,导致运载能力浪费的同时也会增加发射成本。因此,开展小卫星专用发射系统的研发,确定适当载荷能力,通过相关技术突破,形成低成本的小卫星专用发射系统。
快舟一号通用型火箭是在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技术基础上,在研制和设计上充分利用了经过多次飞行验证的技术及产品,为满足小卫星专用发射需求而适应性改进的一种地面机动发射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采用三级固体动力 一级液体上面级的串联式布局,全箭长约 20m,一、二子级直径均为Ф1.4m,三子级和末级直径为Ф1.2m,整流罩直径可选Ф1.2m和Ф1.4m。火箭采用移动发射平台发射,为一台多功能运输发射车,能将火箭从技术区转载至发射区,并完成发射前卫星温度环境控制、火箭测试和发射,主要用于将小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和同步太阳轨道,满足国内外商业发射需求。
来源: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长江新闻号、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