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2月初,南海舰队某部战士小李被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他从网上得知武汉总医院可以做关节镜手术,而且创伤小、愈合快。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小李给去年在单位代职的该院神经外科医师宋健打电话,咨询手术事宜。让他没想到的是,宋健不仅给他安排了会诊,还帮忙办理了转诊手续。
“南海岛礁,有我可爱的兄弟。”宋健感慨地对记者说。
去年9月,武汉总医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选派一名外科医生到南海某岛礁代职。宋健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医院党委提交了申请书。
有人提醒他,改革即将展开,军队要裁员30万,你还不趁年轻多考虑下个人的出路?“与守护官兵健康这个神圣职责相比,我个人的一点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宋健的回答铿然有力。
很快,宋健的请求被医院批准,如愿来到南海某岛礁。面对海岛高温、高盐、高湿的生活环境,宋健没有退缩,积极适应,与官兵们打成一片。上岛第一天,他婉言谢绝领导安排好的单间宿舍,将床铺搬到连队大排房。第二天,他就要求参与夜间岗哨勤务,与战士们一起巡逻放哨。
上岛不到一周,宋健便开始为官兵查体巡诊,逐人建立健康档案。几天后,岛上第一份官兵健康分析报告诞生了:“某某患有日光性皮炎,建议尽量安排夜间勤务”“某某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训练必须戴护膝”……
为了让官兵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宋健每隔三五天就要穿着完全不透气的连体防护服,背着10多公斤重的喷雾器,对海岛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灭菌清理工作。有时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一天下来经常是全身湿透、肩膀红肿。没过多久,岛上的官兵都亲切地叫他“医哥”。
作为岛上唯一的军医,守岛官兵大大小小的健康问题都落到了宋健身上。小问题他当场解决,需要离岛治疗的,他主动为官兵联系体系医院;一些“疑难杂症”,他就与院本部联系,请教相关科室专家。
一次,岛上一名战士头部颅骨凹陷性骨折,神志模糊。宋健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初步判断伤者存在颅内出血。当时正值台风肆虐,如果立刻从海上转运伤员,途中的颠簸极易造成颅内再次出血。然而岛上医疗条件有限,不具备手术条件,大家十分着急。
宋健顶住压力给代职单位领导建议,先让伤者留在岛上观察几天,由自己负责24小时监护其生命体征和降颅内压处置。他把自己的床搬到受伤战士身边,每隔两小时,就给其查体一次。5天后,受伤战士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宋健又带队将其转送到三亚接受后续治疗。接诊医生看到检查结果感慨地说,多亏了前期医疗处置有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转送完受伤战士,部队领导考虑到宋健的代职期限将满,岛上官兵医疗保障可由附近岛上军医兼顾,决定让他在三亚休整。“代职机会十分宝贵,要珍惜与岛上官兵相处的每一天。”次日,他就踏上了返岛的行程。
今年年初,宋健完成代职任务归队,但他的“战斗”仍在继续。未来战争新型武器杀伤力更大,宋健深知神经外科对颅脑战创伤救治的重要作用。他整理了代职期间搜集的大量详实数据,并将军事作业导致的轻型颅脑损伤的认知障碍问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博士后研究课题,着手研究颅脑战创伤救治后送流程。9月份,在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全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及综合能力竞赛中,宋健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能力素质斩获一等奖。
“越是调整改革时期,越要牢记使命责任,做好优质高效保障。”谈起当初的选择,宋健的态度依然笃定,“不管个人进退走留,都要在自己的战位上扎实工作、努力进取,不能辜负了这项为官兵健康服务的崇高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