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重30天,请看景海鹏、陈冬的太空日志

(2016-11-18 12:45:35)
标签:

杂谈

搭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今日返回,截至目前,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在这段时间里,景海鹏和陈冬除了完成任务,还写下了数篇“太空日志”,让我们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吧!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naWY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p4Z0hlbnc2MlhDQ0l1bkR3SDRtcGZzbk15TkxzV056dmZjT2tjMnppY0RicUR6UFBJN3JjaWF3LzA/d3hfZm10PWdpZg==

10月19日:米饭面条加热完后就忘吃了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dmZFo1ZlMxYXVLRTVHNll2dVlNbjl6ZDdpYk82emhNMWFpYjNacXVHRFB6bmhnc2pqZU5BTTV3LzY0MD93eF9mbXQ9anBlZw==


今天是“神十一”飞行乘组在组合体的第1天,我是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景海鹏

现在是晚上十点零五分,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听说大家很关心我们的生活,新华社客户端网友“兔兔平安”问我们睡觉、吃饭的情况。工作热情比较饱满,现在特别想睡觉。早饭和午饭是合并吃的,因为前期在对接,进入组合体,工作比较忙,所以没有时间吃饭。我们准备晚饭好好吃一顿。

早饭和午饭主要吃的是一些即食食品,零食吃得比较多,主食吃得比较少。米饭面条加热完后就忘吃了,我们准备晚上补上。


这次是我第三次上天,已经两次进入“天宫”。

天宫一号比较舒服,天宫二号更舒服,布局、装修、颜色搭配都非常好。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HhMd200bEZTWUY5SnFpYlZhN3d3bmN1Q0NmV24yVkkwWEZkcU1ZNUNla09DQWRkUFRvWDNpY0dRLzY0MD93eF9mbXQ9anBlZw==


提到家人,想起我在媒体见面会上就说过,今天也和陈冬有交流,军功章必须有家人的一半。


此时此刻,我和陈冬在天宫二号非常想念大家。我想对航天员大队的战友们说,18年以来,我们同在一个桌上吃饭,同在一间教室上课,同在一个球场打球。18年来,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追求梦想,我们亲如一家。

我知道今天大队的战友们都在为我们站岗、加油、值班,向大队的全体战友敬礼!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naWY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p4Z0hlbnc2MlhDQ0l1bkR3SDRtcGZzbk15TkxzV056dmZjT2tjMnppY0RicUR6UFBJN3JjaWF3LzA/d3hfZm10PWdpZg==

 10月21日:还没遇见外星人,也没"晕船"


今天是进入天宫二号的第3天,我是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陈冬


第一次进入太空确实体会非常奇特,

感觉刚开始都不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了,已经分不出该怎么走路,怎么行动。

还好有景师兄在旁边帮忙,现在已经慢慢适应失重的感觉,也越来越感受到失重的乐趣。


我晚上睡觉还是挺好的,因为工作安排得比较紧,所以晚上一闭上眼睛就能睡着。

做梦了吗?我想应该做了吧,因为白天这么多新奇的事情,晚上一定会梦到这种失重的感觉。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GhjYUxmRGhtMEZ4d0dmOVdWNTlGd2lib0xEWXVxaWJ4QWtROVdLOHZBMUZ3SUhBS1BzTW9KdExRLzY0MD93eF9mbXQ9anBlZw==


之前,我就很期待看到窗外的风景,其实前面在飞船里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

我记得,当时一抛整流罩,就能从舷窗看到美丽的地球了,还多看了几眼。那时候景哥还问我看到外面景色没有,我说非常美,当时就是这种感觉。

因为这两天工作安排还比较多,只能抽空偶尔看一看,但是我感到看的次数和时间还比较少,我想在后面还会再抽出时间好好欣赏一下。


现在还没看到过日出和日落,只看到了白天和晚上,我想后面一定要找机会弥补。至于拍照和录像,后面我会尽一切可能多留一些影像资料,给我留一个美好的回忆,也给大家呈现出更多的美丽图片。


听说杭州聋人学校的学生徐思丹在新华社客户端上留言问我,有没有看到外星人。这个小朋友很有想象力。

外星人我还没看见,我也希望能够看见“非常外星”、特别奇特的外星人。


另一个小朋友问我,在飞船上会不会晕船。飞船虽然带一个“船”字,但是好像跟晕船没有太大的关系。

只是失重会给身体带来一些感觉,应该不会晕船,感觉很奇妙,很好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naWY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p4Z0hlbnc2MlhDQ0l1bkR3SDRtcGZzbk15TkxzV056dmZjT2tjMnppY0RicUR6UFBJN3JjaWF3LzA/d3hfZm10PWdpZg==

10月26日:首次穿特殊实验服,寄语小朋友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ZkTjZocGtKTnlwcmFxVEk4elhFdzNXbkl1T3RTR0dkcmR6WFdpYUlMamlidXl5Z3B0a21yWlNRLzY0MD93eF9mbXQ9anBlZw==


10月24日是航天员景海鹏的50岁生日。两天前,新华社联合全国少工委办公室面向海内外小朋友征集生日祝福,请孩子们为景海鹏画一份生日礼物。这是用精选的小朋友绘画作品制作的电子贺卡。 新华社发



今天是神舟十一号进入组合体的第8天,我是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景海鹏


每天工作安排得非常饱满,到晚上眼睛一闭上就睡着了,平均有个6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休息得不错。身体状况也感觉非常好,对完成后续工作、任务充满了信心。请大家放心。


前天看到了来自各方小朋友对我的祝福,特别是看到海内外的小朋友祝福视频后,看到你们画的精彩画面,我非常感动。其实,这不仅是对我的祝福,也是对神舟十一号的祝福,更是对国家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祝福。


海鹏叔叔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祝福。祝全球华人小朋友健康快乐,快乐成长!

也希望小朋友们从小立下远大目标,做一个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

长大后,把自己的智慧和聪明才智贡献给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一起携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G1XeUR3ZG9QSFVGRnllcE0wNjhpY2NOVUNnZUx2Q0J0RFVBVkt4QjJlOEVoVVduYzFMTTVCMFEvNjQwP3d4X2ZtdD1qcGVn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穿的衣服以前很多人没有见过。我们有上天穿的压力服,在天宫里大部分时间穿的是舱内工作服。

今天穿的是为失重心血管研究专门配置的衣服。


这件衣服很特别,它有好多粘起扣可以打开,因为我们跟地面一样,要做B超,而且还有好多心电要连接,穿平时的衣服不太方便,所以它有好几个开口,还有拉链。比如说量血压不方便,一拉就OK啦。这主要是实验服,虽然不是很鲜亮,很鲜艳,但是非常实用。


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衣服,比如运动服,骑自行车的、跑步的。还有便装,便装现在还没有展示出来,到一定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啦。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naWY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p4Z0hlbnc2MlhDQ0l1bkR3SDRtcGZzbk15TkxzV056dmZjT2tjMnppY0RicUR6UFBJN3JjaWF3LzA/d3hfZm10PWdpZg==

10月30日:在太空应该能打破举重纪录


今天是进入天宫二号的第12天,我是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陈冬


我给大家科普一下在轨的一个实验——

失重心血管研究实验,简称CDS实验,主要用来在轨检查我们身体的一些指标。


CDS装置上有1根心电信号线,这根线有4个探头,连接在身上,测量我们的心率。在心电信号线下面的口袋里,装有测量血压的设备,和地面上的操作是一样的,展开后套在胳膊上。还有一个黑色袋子,里面包裹了一个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呼吸,可以搭在我们的胸部和腹部,来测量胸部呼吸和腹部呼吸。


还有比较神秘的一个设备,用来测量我们的激光多普勒。使用

激光多普勒探头,可以测量皮肤上细小血管的微循环。

据我所知,这是目前我国首次在太空上使用。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HdDdDAzcHZVcmcxUmYyanFpYU9SalgyMHpKdUpTY2ljaWE0aWE0N1R6V2dpY3E0cE83WmZxNTlOWkJBLzY0MD93eF9mbXQ9anBlZw==


在太空做CDS实验和地面上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超声。

因为在太空中失重后,人的器官会发生一定的位移,所以在地面上很好找的位置,在天上就变得不太容易找,需要我们反复地变换探头来寻找它。


这些设备测出的数据,主要是监控我们在太空中身体各项指标是否和地面一样,哪些有变化,哪些没变化。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到一些珍贵的数据,拿到地面上以后,进行进一步分析,来得知我们身体在失重情况下一些细微的变化。


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事,

平常我们做脖子的动脉检查时,很明显就一条动脉,但在天上发现有两条。

一开始我就找错了,找成旁边的静脉了,

因为到天上后,旁边的静脉也变得很粗,很容易搞错。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天上做这个实验,就是来对比,来找这些不同点,来研究大家在失重环境下一些不同的地方。


其实,进入太空后很多事情跟想象中不同。上天之前我想象,看地球应该是能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圆形,背景是广袤无垠的太空,很黑,地球很亮。但实际上,我们离地球的高度还不是很高,所以从舷窗看出去,还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部分。


此外,我感觉到自己变成了大力士,因为在地面上非常重的东西,在这里我很轻松地就能把它拿起来。

例如,一个在地面很重的设备,可能需要两到三个人扶着,才能把它装到舱壁。但在太空中,轻轻地用一只手或者两根手指,就可以把它随意地来回移动。我感觉自己在太空中一下子力气变大了,实际上是这些东西都没有重量了。

我想,应该在太空中很容易打破各种举重世界纪录。


我在太空中生活才10天左右,还很短,还在慢慢体会中。如果后续能再发现更有趣的东西,还会跟朋友们一起分享。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naWY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p4Z0hlbnc2MlhDQ0l1bkR3SDRtcGZzbk15TkxzV056dmZjT2tjMnppY0RicUR6UFBJN3JjaWF3LzA/d3hfZm10PWdpZg==

11月4日:在太空我们都吃什么?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dzeW5kWGljb1hmZTRtS0ptQlB3eVZ0cHI0STcweGRVOWZpYVlkTEM5Wmg0aGliT1lWZmExZ3RKdy82NDA/d3hfZm10PWpwZWc=



我是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

今天是进入天宫二号的第17天,

很多人关心我们在太空的伙食怎么样,今天就和大家讲一讲。


说到航天食品,大家可能会觉得特别单调,口感也不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先说说我们今天吃的东西:早餐,有粳米粥、椰蓉面包、五香鹌鹑蛋、酱香芥菜等,总共7种食品;中午有8种,包括什锦炒饭、肉丝炒面、土豆牛肉、紫菜蛋花汤等;而晚上有8种,有绿豆炒面、牛肉米粉、虾仁鸡蛋、什锦罐头等;加餐有5种,包括麻辣猪肉、蟹黄蚕豆、香辣豆干等。怎么样,够丰富吧?


不同飞行阶段,吃的东西也不同。刚入轨时,我们就会吃清淡些,这样更容易消化。

目前在组合体飞行阶段,我们的食谱是五天一循环,包括

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功能食品等6大类近100种食品。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EFKaWJOdDFReDhGV1l0T2ljT1hJU1YzQkdBbUpVUFNxcVZKV1FhdUlzUXJrNndkVllMVXd0dG5BLzY0MD93eF9mbXQ9anBlZw==


我们不仅吃得丰富,甚至还可以“挑挑食”,在一个食品周期之内,可以同类替换。

因为我之前上过两次太空,所以在前期制定食谱时,科研人员征求过我的意见。吃了这么多天,我觉得比前两次选择更多、味道更好。就是说,这次带上来的食品,本身就是我和陈冬爱吃的,所以根本不会感到单调。


对美食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陈冬兄弟是河南人,这次工作人员专门准备了一些河南面食。本次任务期间主食还包括八宝饭、什锦炒饭、玉米粥、米糕、面包等等。


副食也很丰富,有黑椒牛柳、红烩猪排、叉烧鸡肉、什锦蔬菜等。与前几次相比,我们能吃到更多蔬菜了,如红椒裙带菜、牛蒡胡萝卜等,可以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我们还第一次在太空吃到了贡菜。


这次我在太空过50岁生日,他们还给了我一个惊喜,准备了两个罐头装的奶酪蛋糕。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让我和陈冬感到很温暖。


除了一日三餐,我们还有许多点心和夜宵来补充能量。这些主要是即食型肉类、饼干面包等烘焙食品、糖果乳制品等小零食,品种非常多。


失重30天,请看景海鹏、陈冬的太空日志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钟绎如小朋友在新华社客户端上提问,在太空怎么喝水,在太空住这么久带的水够喝吗?


我想告诉他,在太空要用吸管喝水,防止水珠飘起来。

我们不仅带够了水,还带了各种饮料。更了不起的是,这次在太空中,我们还能自己泡茶喝,这在前几次飞行中是没有的,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也很少这样做。


茶叶包分为红茶和绿茶两种。每个茶包2克,装在特制的包装袋中,注水后完成复水,然后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每个茶包可以泡四五次,

我和陈冬基本天天都要泡茶喝。


饮品还有各类果汁和菜汤。这次汤的种类更多了,有紫菜汤、菠菜汤、裙带菜汤、西红柿蛋花汤、野菌芙蓉汤等。另外,还有防止产生油腻感的去腻茶和暖胃的“温胃饮”等功能食品。


前几次调味品以咸辣为主,这次我们甜酸咸辣样样都有。

甜味的就是蜂蜜,装在管里,需要抹在面包上时再挤出来。工作人员还把我老家山西的陈醋用小袋子分装好,带上了太空,这是我第一次在太空吃到家乡的醋。调味品的种类也非常多,有豆瓣酱、麻辣酱、甜辣酱、香辣酱等。


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我们的太空之旅已经过半,后续发现有趣的东西,再和你们分享。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naWY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p4Z0hlbnc2MlhDQ0l1bkR3SDRtcGZzbk15TkxzV056dmZjT2tjMnppY0RicUR6UFBJN3JjaWF3LzA/d3hfZm10PWdpZg==

11月8日:中国人首次太空跑步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GZHNXB3OTd1SEZpYzE0VUFRcnJIaWFVOTNUS1c4a3hpYk1SYURQT0Fldm9BblpZV0ZQMW44aWJYYmcvNjQwP3d4X2ZtdD1qcGVn


我是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陈冬


11月8日是记者节,我们向所有参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报道的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福!


今天是进入天宫二号的第20天。

很多人关心我和景师兄在太空中怎样锻炼身体,与地面健身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感觉。

昨天我们主要做了拉力器锻炼,晚上穿了企鹅服。


拉力器是力量锻炼,隔天一次。

在做拉力器锻炼时,我是按照锻炼方案基本动作做的,景师兄做的时候,负荷比前期增加了。我们在返回前要搬东西去返回舱,对体力的要求比较大。另外,我们经过长期飞行消耗体能,抗过载能力降低。这些都需要做肌肉力量上的准备。景师兄增加了拉力带的负荷,还自创了一组锻炼方式,用于锻炼下肢,加强腿部肌肉。


拉力器是一条柔软的橡胶带,我把它弄成一个环形,悬浮在舱里。

我本来打算秀一下“新技能”,从环里穿过去,结果穿到一半,带子箍在身上了,很遗憾没有成功。


昨天晚饭后,我们穿企鹅服行动了3小时10分钟左右。

地面人员坚持让我们穿企鹅服做锻炼,是为了维护我们的肌肉功能。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DJTb2ZoSmxPdkdxN050Mm5YaWJTSVN4MHhxVUlEVEJzVUI0SUh3N3lSZDJFWk5CUm1LSVp3eUEvNjQwP3d4X2ZtdD1qcGVn


今天,我和景师兄主要进行自行车锻炼。我早上做完锻炼后,整个状态还是不错的。由于自行车只有一台,往往一个人蹬自行车的时候,另一个人在做拉力器。一般蹬自行车是半小时,做拉力器不需要那么长时间。所以做拉力器那个人,会尽量拉长锻炼时间等另一个人,互相配合。


在天上蹬自行车的感觉和地面不一样,有点像是躺着蹬的感觉,不太容易使劲,还挺累的。


这些天,我们还进行了跑步锻炼,跑台上设计了束缚系统。跑台锻炼都是按照方案来做的。


失重30天,请看景海鹏、陈冬的太空日志

中国人之前没有在太空跑过步,这是第一次。其实,我们前两天刚开始跑步的时候,都跑不起来。

直到第三天,景师兄跑起来了,还一下子跑了一小时,地面工作人员对我们的要求是半小时。当时他很兴奋,还专门申请和地面通话,把这个喜讯告诉大家。


一些地面上的高难度动作,在天上就很容易完成了,像翻跟头、漂浮等。天上跟地面不一样,平常不怎么用的肌肉,现在成了关键的肌肉了。比如,上臂的力量比在地面上更重要。在地面上站或坐,人们都说“下盘要稳”,而在天上更多用到上肢,移动位置都要用手扒着过去。这些肌肉我们都需要加强锻炼。


这次我们结合自行车、跑步,还做了失重心血管研究实验,简称CDS实验,分为动态和静态测试。

我们在锻炼的时候,会在左手带一个指套,记录逐搏血压等。锻炼前后,还会测超声图像,对比运动前后的变化。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naWY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Fp4Z0hlbnc2MlhDQ0l1bkR3SDRtcGZzbk15TkxzV056dmZjT2tjMnppY0RicUR6UFBJN3JjaWF3LzA/d3hfZm10PWdpZg==

11月11日:在太空当“菜农”


今天是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进入组合体第24天。我是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


听说有很多网友关心我们在天宫种植的生菜,今天我就具体和大家讲一讲。


今天做的是一些常规照料工作,主要是检测栽培基质的含水率、养分含量,灯光照射以及用注射器往基质推入空气。我们有一个仪器检测含水率,如果显示指数低,就说明需要给生菜浇水了。注入空气是为了让生菜的根部呼吸到新鲜空气,有利于植物的成长。

我们就像是太空的“农民”,每天至少都要花10分钟的时间来照料生菜。


另外,在太空种生菜使用的基质和地面的土壤是不一样的,我们用的是蛭石。


植物栽培是在我们进入组合体的第二天开始的,首先我们需要安装栽培装置,就像是搭积木一样,把装置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个白色箱体。


接着我们就会浇水、播种。在上天之前,有一部分种子已经放入白色的单元格里面,这些种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丸粒化种子。由于生菜的种子比芝麻粒还小,为了方便我们播种,专家们特意在外面做了一层包衣,使它和绿豆粒差不多大,方便直接手拿。包衣在吸饱水后会裂开,但在后面的成长过程中,

我们发现,包衣对种子发芽的速度会有细微的影响。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bm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EthUFRaMEcyOElVMFhTNDAySnlTSUU1SUZTUXVZaWE5bkJ3cFJLSEdPVDJPeTFrWmpWb2NJdFEvNjQwP3d4X2ZtdD1wbmc=


在天上播种的方式和地面不同,地面一般是先播种后浇水,但由于我们带入太空的白色单元格是硬质材料,只有吸水软化后,种子才能放进去,所以我们是先浇水后播种。


播种完后,我们会在装置里铺上一层保鲜膜,就和种庄稼的地膜一样。它的作用是保护植物,防止水分流失。


在进入组合体的第五天早上,我们发现种子发芽了。

当时我和陈冬兄弟都非常高兴,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地面工作人员。我们拍了很多照片,还跟生菜芽合影留念了。


种子发芽后,我们就会拿掉地膜,把安装在白色装置顶端的灯打开,给生菜提供光照。灯光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合而成的,主要偏红色。


生菜进入成长期后,在光照的作用下,就开始变绿了。


我们第一次给生菜间苗和补水是播种后第六天。间苗那天,我和陈冬兄弟发现生菜长得特别新鲜,看着比地面的要绿一些。


我们间苗用的是镊子,主要是把长得相对差一些的生菜连根拔出来,在每个单元格里保留两棵菜苗。因为菜苗都非常嫩,所以我们得非常小心,一不留神就会把保留的生菜苗损坏。


过了3天后,我们开始了第二次间苗和浇水,这时每个单元格就只有一棵菜苗了。浇水其实不是每天都需要做的,专家为我们设定了5次浇水,每次浇水使用的是注射器,将水注入生菜根部。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bmcvUE5OaWFQR21vaWFPZ3FoanIwWkQ0Q0c3MDlrMnZLS25ESDBheDA2VmFpYW1kd0g5NHdmTXhMbVZVUEFqdkdMeE1LS1diTVIwRzRhSDZnMElRZVExWm1lUHcvNjQwP3d4X2ZtdD1wbmc=


除了播种、间苗、浇水,我们还需要每天对生菜进行观察、拍照,检查基质的含水率、养分含量等。


到今天为止,在我们亲手照料下的生菜,已经长得很好了。我们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很有满足感。


有网友提问,在太空,生菜生长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吗?长得怎么样了?


在这里,我要告诉这位网友,我们种植的生菜和地面是一样的,也是向上生长的,而且长得好像比地面更高一些。


下周二,是我们在轨种植蔬菜的最后一天,到时候我们会进行植物采样,把生菜的叶子和根茎剪掉,放到低温储蓄装置中,再把它们带回。


听说有网友很好奇,种出来的生菜能吃吗?


这次我们种的蔬菜是用来做实验的,暂时不食用。

我相信经过研究,以后我们在太空种的各种蔬菜,肯定是可以吃的。我也期待着在太空吃上自己种出来的蔬菜。


看完了两位航天员的太空日志,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呢?欢迎在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哦~

(中国军网微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