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隐蔽洞库遭破坏,谁来管?
完善制度正秩序,不容缓!
近日,记者接到一些群众反映称,陕西某地有人破坏防空洞周边的遮蔽山体。一位老人在电话里情绪激动:“当年为了修这个工事牺牲了很多人,现在被人肆意破坏为啥就没人来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规定》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与当地人防部门联系,查询施工区域登记的人防工程及其附属设施情况,若发现属于登记在册的早期人防工程,必须报请人防部门批准后方能施工,即使未被现实使用,也严禁破坏。
记者又联系到该地人防办,工作人员称,对此次施工并不知情,即使知道,这里也不属于他们负责。“严格来说,这不能算人防工程,因为还没有解密,还没有正式移交人防,只能说可以改造成人防工程。”谈及洞库周围管理较乱的情况时,这名工作人员也颇感委屈:当时交接的时候并没有人通知人防部门参加,飞机洞库的图纸等相关资料他们也没有见到,后来虽然他们数次上报过接收管理方案,但一直没有形成正式接管的文件,所以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人防执法难,是目前人防部门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防工程在执法规范和法律依据上存在空白点,法律依据不具体;另一方面,人防执法系统独立性不强,条块之间存在相互矛盾抵触的现象,人防执法掣肘因素多。“如果能将这个洞库收回,并改造成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往往是有心无力。”
(作者:曹琦 图片来源自网络)
编辑点评
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防工程遭破坏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重视,亟待消除人防工程在执法规范和法律依据上的空白点。
具体而言,立法部门应出台规章细则,细化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明确执法边界,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管理体制,及时解决人防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实际问题。同时,执法部门要勇于担起责任,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强化公民的人防意识,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