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万里的苍穹之恋

(2016-10-19 09:00:40)
标签:

杂谈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侧记

穿越万里的苍穹之恋

​这是中国航天人的又一个不眠夜。


19日凌晨,距离地面393公里的太空中,已经独自飞行了30多天的天宫二号终于等到了来自祖国的亲人——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如约而至。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内,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高达数米的巨幅屏幕实时显示着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状态信息。


一个多月前的中秋之夜,飞控人员就是在这里,遥控天宫二号远征太空。


3000米、2000米、1000米……17日清晨自酒泉发射升空的神舟十一号,飞行40多个小时,历经5次轨道控制,从万里之外追寻而来,与天宫二号的距离近了,又近了。

穿越万里的苍穹之恋

​这是中国实施的第五次载人交会对接,承担着为未来空间站建设验证一系列技术的重要任务。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从无人到有人,从“单人一天”到“双人多天”“多人多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神舟十一号报告,仪表显示,进入400米停泊。”飞控大厅里,航天员景海鹏的声音清晰传来。

这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等了2年时间。


任务准备期间,他们拟制了100多套飞控实施方案,攻克5项关键飞控技术难题,梳理制定1000多个各类故障预案,为这次飞行任务顺利执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飞船转120米接近”“飞船转30米保持”……飞控大厅里每一条洪亮的调度口令,大屏幕上神舟十一号每一次向天宫二号靠近,都牵动着中心总体室副主任邹雪梅的心。


为确保自主导引段的顺利执行,邹雪梅带领中心总体岗位科技人员制定了近百个应急预案,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

穿越万里的苍穹之恋

​应急情况考虑越周全,应急预案准备越充分,任务才能越安全。这是邹雪梅执行多次载人航天任务的心得。每次任务,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会把一条条已经走过的应急预案划掉。


“应急预案划掉的越多,代表着我们离最后的胜利就越近。”邹雪梅说。


近了,又近了……神舟十一号传回画面中,天宫二号上的十字靶标牢牢锁定在瞄准器中心。随着画面轻轻晃动,它们相拥到了一起。


对接接触,进入捕获锁紧程序,对接环锁紧。原本同时显示在飞行轨迹上两个名字,被“组合体”取代。

3时31分,对接成功,飞控大厅里响起一阵热烈掌声。


掌声落下的瞬间,大厅内工作人员的目光迅速回到眼前的屏幕上,他们要与航天员协同完成一系列关键操作,确保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二号。


6时24分,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实验舱前舱门被顺利打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相继进驻天宫二号。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他们将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协同支持下,进行为期30天的太空生活。


这一夜,中国人朝着建设空间站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

记者田兆运、梅常伟、蔡琳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