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摘 要
军队的转型极其复杂,陆军转型尤甚。在新型陆军建设中,让转型准星瞄准打仗靶心,是新型陆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应注重从“转换脑筋”“健强肌体”“强固根本”“插上翅膀”四个方面入手推进陆军转型,全面提升部队打仗能力。
军队的转型极其复杂,陆军转型尤甚。在新型陆军建设中,让转型准星瞄准打仗靶心,是新型陆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应注重从“转换脑筋”“健强肌体”“强固根本”“插上翅膀”四个方面入手推进陆军转型,全面提升部队打仗能力。
1、转换脑筋,树立新型陆军思维观念
陆军是军队的源起,也是军队建设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军种。在新时期,各主要军事强国竞相探索新型陆军建设发展之路。我国陆军想要走在前列,首先要从“转换脑筋”开始。
摒除“陆军无用论”。我国地处欧亚大陆,拥有9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2.2万多千米陆地边界和1.8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与多个国家存有边界争议和历史矛盾,地缘政治环境错综复杂。无论未来战争形态如何演变,作战样式怎样变化,指挥体制作何调整,强大的陆军始终是护国之策、安邦之本、复兴之要。
增强忧患意识。陆军转型要站在国家发展需求的战略高度,深入研究新时期陆军的使命任务、建管模式、运用方式等问题,科学确立转型的方法路径和阶段目标;深入研究对手、战场、装备和战法,主动设计未来战争陆军“在哪打、跟谁打、怎样打”,高站位、大时空推进陆军转型建设。
强化敢为人先决心。没有敢为人先的决心,注定是要落后挨打的。要树立“创新是政绩、守成是失职”观念,对创新难度大的主动承担,对攻关风险大的敢于负责,始终着眼于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找准陆军转型定位,瞄准提升实战能力,推进陆军转型发展。
树立联合作战理念。现代战争是以联合制胜为特点的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没有其他军兵种参与,任何军种都难以支撑联合作战、取得战争胜利。推进新型陆军建设,要从机械化战争、维护传统安全、陆军单一兵种主战、固守局部利益中走出来,着眼信息化这个时代背景、时代特征、时代要求,立足全局,用前瞻眼光、开放视野、创新理念,把陆军放在联合作战体系中定位。
2、健强肌体,扭住打仗标准实战练兵
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强军必须先强训练。陆军部队转型建设要坚持聚焦实战“健强肌体”,不断提升部队战斗力。
像打仗一样训练。遵循作战牵引训练的规律,打仗需要什么就反复练什么;聚焦作战对手、实际战场和相应战法,什么在实战中最管用就把什么练好、练精;打仗有多困难,练兵就要多严格,努力推动训练向复杂化、极限化、连续组织、综合检验方向发展。
像训练一样打仗。实战化训练不能是简单地适应作战,应主动设计作战,把训练场变为未来作战的试验场,充分发挥训练是战争“预实践”的主体功能,超前预演未来战争;科学研究和设计未来战争,推动实战化训练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推动实战化训练标准由量变到质变发展。
解决好形成什么能力的问题。在信息网络时代,战斗力形态向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变革,各平台、要素、系统只有融入体系,才能发挥最大效能。陆军“健强肌体”既要注重提升各作战单位的作战能力,又要增强领导机关的作战指挥能力,还要配齐配强作战和保障要素,加强作战力量整体运用,形成部队体系作战能力。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立足自身现有装备实际形成作战能力,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重大任务;突出战法研练,战法研练越深入,实战化训练成果才能越多,战斗力增长才能越快;注重谋略训练,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谋略水平,在未来战争中争取主动权。
3、强固根本,打造转型建设核心支撑
战争的较量实质是人的较量。陆军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人才,要围绕思维转型、素质转型、模式转型“强固根本”,采取逐年积累数量、逐步提升能力素质的方法,动态建立岗位人才数据库,为转型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抓首长机关人才培养,采取专家教学、研究攻关、参观见学、实践磨炼等方法,强化首长机关思维模式由传统型向信息化转换;常委要带头学技术、研战术、练指挥;机关采取“三三制”方法,专思转型建设、专研作战运用、专练指挥技能,使首长机关真正成为“明白人”。
抓指挥军官人才培养,适应部队转型作战指挥要求,按职能岗位强化各级指挥军官指控能力训练。采取指挥技能强训、编组作业研练、联调联试协同、网上指挥对抗、战术演习检验“五个回合”接力方法,提升指挥员指挥能力。
抓技术军官人才培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技术保障要求,采取跟研跟学、实践攻关、军地协作的方法,培养精通新装备技术性能、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的“专家型”技术军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的思路,采取驻场培训、跟厂生产等方法,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提高保障能力。
抓关键岗位人才培养,适应新装备操作使用要求,突出强化关键岗位人员培养。采取送学代训、岗位培训、自主集训等方法,加强驾驶员、车长、炮长、修理工、通信兵、操作员等骨干培养,确保全员全装遂行任务需要。
4、插上翅膀,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未来战场,战斗力形态向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变革,主要表现为信息力向战斗力转变、指挥模式向基于信息流程转变、指挥机制向分布交互转变、指挥协调向自主协同转变。陆军转型要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才能提升在现代战争中的作战能力。
依网改指挥方式。要改变传统指挥机构多是“指挥车 帐篷”式的点状集中,指挥方式“五会一条线”的树状层级式结构,按照“依车建所、要素编组、席位配员”的原则建立模块化指挥编组。将传统的逐级开会、逐级传达、逐级落实的“面对面”指挥模式,变为依托战术互联网构建“网上作战室”,一切指挥活动基于网络进行,“虚拟”召集指挥人员,网上交互研讨,异地同步决策,基于数据流实施“键对键”式指挥。
依图看综合态势。传统的指挥模式,战场态势信息大多需要指挥员主动索取,等待时间较长,而获取到的仅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相互独立、需要二次加工的信息,实时性、整体性、关联性和共享性较差,存在着贻误战机、误判局势等隐患。要依托车载式指挥信息系统,在数字化地图和各类配套软硬件的支持下,充分挖掘战场综合态势图潜能,实时共享态势。
依数据定决心计划。通过调阅作战数据,对敌我兵力兵器、武器指数等进行自动化战术计算;依托指挥信息系统围绕方向选择、目标参数、打击强度等方面展开量化评估,实现指挥决策智能化。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作战计划拟制功能,通过时间轴统筹工作排序,交互链接作战编组、实力统计、地图信息等加载数据,对作战阶段划分、任务分配,兵力、火力、作战和保障行动进行精确计划,实现作战计划的科学拟制和实时监控。
依标准强指挥时效。着眼信息系统高效运用,重点建立健全配套的运用规范。按照细化流程要点、固化标准要求的思路,对系统组成、网络组织、技术连接、软件部署、安全保密、网络规划、数据保障、典型运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成系统、成条目地规范构建和组织运用形式,指导牵引部队信息化建设与训练提升。 (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