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静之徐清和动之徐生
(2022-11-23 11:19:52)
标签:
传统文化道德经道学读懂道德经老子天道论 |
分类: 道德经研究 |
《道德经》第十五章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句话使《道德经》学习者非常困惑,不知道这动和静指的是什么,往往会使人往心态方面去联系。
其实,老子早就设计了具有特征性的关键词和链接词,把分散的相关内容链接起来。这个“静”与“动”的前面,还有“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这句话,所谓的“朴”“谷”“浑”都是指宇宙的混沌状态,那么就可以知道这个动与静,都是有关宇宙演化的内容。
句中的动以静,涉及了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宇宙如何生的问题,另一个是宇宙如何保持稳定的问题。如何“浊以止”,是宇宙如何发生的问题;而“安以久”,指宇宙生成后如何维持稳定运行的问题。
1.“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橐龠之所以混沌,就因为混沌状态下的橐龠存在着兑和门,通过这个缺口,内外的气体发生流动,导致橐龠内部尘埃混悬。只有当橐龠的缺口关闭,外来气流停止,内部静止下来而致尘埃集聚,而复归于“无物”,是为“徐清”。
结束混沌就是“天下有始”,启动宇宙发生的决定因素是“塞其兑,闭其门”[52],关闭了橐龠的缺口,外来的气流停止,从而橐龠内浊止徐清。这是宇宙生成的关键步骤,只要启动,就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宇宙完全生成。
2.“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所谓的“安”,指形成某种状态并规律运行,就是《河图》的状态。“已久”就是保持这种状态,“安已久”就是宇宙形成并且长久保持下去。
宇宙生成了,如何才能安稳地保持下去?答案在于“动”,运动就是生命。宇宙的发生需要运动,宇宙的生成需要运动,而保持宇宙的平稳运行还是需要运动,宇宙的源动力和三大运动,才是宇宙生成和保持运行的关键。
宇宙第一运动,使宇宙脱离混沌;第二运动,有物混成而形成玄牝;宇宙第三运动,使生成的玄牝作“曲则全,枉则直”的规律运行。宇宙的三大运动,既起到了使宇宙生成的作用,也保证了宇宙的稳定运行,使之即安且久也。
(参见《老子天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