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中有关道的层次

(2017-07-16 05:50:06)
标签:

道德经

道学

读懂道德经

老子天道论

宇宙生成论

《道德经》里共出现了七十六个道字,分别论述了不同等级的道。最高一层是“道”,为宇宙的本体,是宇宙万物的灵魂。第二层次为“天道”,为宇宙运行及其运行的原则,为道在宇宙运行中体现的功能和特性。第三层次为“大道”,是人类社会的原则,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第四层次,最基本的是“人道”,有上中下之分,有善恶之别。

从内涵的广度上来说,道包涵天道,天道包涵大道,大道包涵人道。

1.道

“道”,为宇宙的本体,天地运行的主导,道生天地故其“可以为天下母”。“道”之含义为道之根、道之干和道之实三者的集合。

天地由道所生,道之根隐伏于天地发生之前,道启动了天地的发生并生成天地,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

天地生成后,道的运行生德,道决定德,故“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生天地,生的程序、条件和规则产生了法,也就决定了生成的天地必须法其所由来之条件和规则,也就必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天道

“天道”是主导天地存在和运行的“道”,即“显道神德行”的道之神、道之德和道之行的整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正常运行的道。

老子使用的“天道”和“天之道”,指宇宙生成之后运行天地的原则和规律,特性和功能,天道更体现了德的作用,如“不争而善胜”“功成身退”“利而不害”“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都阐述天道的运动和天道原则。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属于对天道性质的阐述。

而“不窥牖,见天道”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阐述了道和人们的关系。

3.大道

“大道”主要指社会之正道,乃“有德司契”“为而不争”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道。

如“大道废,有仁义”“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都是在论述社会之道。大道即天道原则在社会的体现,施行大道需要“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需要“不争”。

但是“大道兮,其可左右”的“大道”,指的是“天道”的意义。

4.人道

“人道”即个人“为道”的层次,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有普通人的“治人事天”,还有不善之人的道。

人道是后天之德在个人的体现,“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人道的建立和境界的提高,需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人之道,体现了“有道者”和“无道者”的区别,如对待“佳兵”和战争的态度,是否损不足补有余的问题。圣人“无为而无以为”乃上德不德,普通人“治人事天”为基本在道,不善之人为“无道者”。

(参见《老子天道论》)

    http://s6/mw690/002ujjnLzy7gejIFEXza5&690

扫描此二维码关注《老子天道论》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