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潍坊社工老张
潍坊社工老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2
  • 关注人气:1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金种子”长成“金苗苗”——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个案工作介

(2022-11-20 10:01:41)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个案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成长

潍坊市科技学院  谢淑莹 王莹 郑宝云 王超群 王晓菲 宋宁宁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必须高度关心重视。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发〔2016〕36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成长问题指明了方向。

一、案例背景

(一) 初遇服务对象

潍坊是民政部表彰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综合示范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及专业服务走在了全国前列。2022年4月,由潍坊市民政局、潍坊市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主导,潍坊市金阳公益服务中心承接运营的服务项目“金禾”成长计划——“社工+”正式开始。本案例来源于金阳社工站的帮扶项目“金禾成长计划”。我们团队对接的服务对象是一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居住在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街道,在河滩小学读3年级。在了解到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后,我们与其街道儿童主任积极对接,取得联系。受疫情的影响,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微观、中观、宏观全方位介入,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抓手,构建服务对象关爱保护领域立体化帮扶体系。

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对这次服务机会倍感珍惜,能够真正将“助人自助”的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金种子,只是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我们始终相信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花期,需要我们用爱细心呵护,陪伴着它一点点地萌发破土生长成苗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二)服务对象介绍

小顺,男,10岁,小学四年级,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经济来源于低保金、希望小屋等资助。父亲车祸去世,母亲一级伤残,脊椎损伤,依靠轮椅活动。目前母子二人与姥姥一起居住,其基本生活也依靠姥姥照顾。小顺十分依赖母亲,在线上访谈过程中,小顺总会与其母亲进行眼神交流,询问母亲的意见。小顺学习努力,周末也认真做题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于是小顺把自己学习差归因为脑子笨、智商低。母亲总要求小顺学习,严格限制小顺的娱乐时间,导致小顺压力很大。小顺还提到母亲每次在考试成绩出来后,总会贬低自己说“你怎么那么笨,学都学不会。怪不得你同学不和你玩儿”这强化了小顺的错误认知:自己笨,没人愿意跟笨小孩交往。在学校,小顺沉默寡言、自卑内向,不爱与人交流,逐渐在班级中被边缘化。在社区,小顺很少走出家门,家庭成员与邻里关系比较淡漠、疏远。

二、分析预估

(一)问题分析

1.微观系统

1)个人

自我认知偏差首先,服务对象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学习习惯不好并且把自己学习差的原因归结为智商低。其次,由于其母亲经常否定服务对象,致使服务对象认为自己是“笨小孩”,自信逐渐被湮没自我认同感低,不愿与人交往

2)家庭

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不恰当

母亲强势,经常大声催促或采取命令的方式与服务对象沟通。如服务对象做题出现错误时,母亲经常大声批评说“你真笨”。简单、粗暴而不给予鼓励,不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属于典型的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成员边界模糊

由于服务对象在单亲残疾人家庭,母亲承担了过多的家庭责任,对服务对象生活各方面过多干涉或禁止导致服务对象对母亲十分依赖,家庭成员的边界模糊,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

2.中观系统

1)学校

人际交往局限,社会交往范围较小。在学校中,服务对象学习成绩差,时常被老师批评,并且受原生家庭影响,服务对象存在自卑心理。不主动、不接纳同学,常常独来独往,逐渐成为班级里的边缘群体,缺乏同辈群体的支持。

2)社区

服务对象不愿意走出家门与同伴玩耍,与社区内的朋辈群体交流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网络,服务对象家庭与邻里关系疏远,缺乏村委会的支持,社区支持系统不完善

3.宏观系统

社会资源缺乏服务对象母亲一级残疾,目前仅有残疾人生活补贴和低保补助生活拮据,家庭环境较差,不利于服务对象的健康成长。近年党和政府关注民生,许多政策资源有待开发链接。

让“金种子”长成“金苗苗”——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个案工作介 

1基于服务对象个人问题分析

 

(二)需求分析

1.微观系统

1)改变错误认知,提升自信心的需求。

服务对象学习成绩差,被“标签”为“笨小孩”,缺乏自信心,通过纠正服务对象错误认知,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

2)家庭沟通方式和教育观念转变的需求

服务对象与母亲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澄清,促使其独立发展。改善家庭沟通方式,减少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谐。

2.中观系统

1)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的需求

服务对象不主动与同学交流,不愿意走出家门,缺乏学校和社区内朋辈群体的支持。帮助服务对象健全社会支持网络,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2)构建社区支持网络的需求

增强社区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支持,帮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构建和谐、互助的邻里社区关系。挖掘社区潜在、可利用的资源,减轻服务对象的家庭压力。

3.宏观系统

链接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助,减轻服务对象家庭经济压力。利用政府对困境儿童家庭的扶持政策,链接房屋改造资源,改善服务对象生活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总目标

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和实务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服务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与周围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2.分目标

1)改变服务对象认知偏差问题,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和社会交往。

2)挖掘服务对象潜能,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助其建立同辈群体自助互助圈,增进人际关系的优势互动,提升自我价值感与效能感。

3)激发服务对象的学习动机,教授服务对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帮助服务对象与母亲建立合理的边界感,提高服务对象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依赖心理。改善母亲教养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良性的家庭生态系统。

5)社区: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走近社区、家庭融入社区,弥补家庭缺失。

6)学校:提高学校环境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包容程度,帮助服务对象建立完善的学校支持系统。

(二)服务策略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生态系统一般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该理论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多元角度分析和理论支持。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和处理该案时充分考虑到各个生态系统层面,不断评估服务对象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增强服务对象个人的适应能力,促进生态系统各个层面的和谐统一,良性运行。


 

让“金种子”长成“金苗苗”——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个案工作介 

2 服务对象(小顺)生态系统图

 

(三)服务程序

1.接案

社会工作者经过儿童主任的引荐,与服务对象及其母亲进行会谈,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确定服务对象的情况自己能力范围内时,向服务对象澄清个案工作的基本流程寻求服务对象接受服务的意愿初步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签订服务协议。

2.分析预估

根据与服务对象的交流,社会工作者运用同理心、倾听、鼓励、自我流露等技巧引导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需要。随后,社会工作者运用生态系统理论,从“身”、“心”、“社”角度分析服务对象目前的需求。

3.制定计划

依据潍坊市“金禾成长计划”项目的要求收集资料,制定服务计划。服务计划总体围绕自我认知的建立、家庭沟通方式的转变、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等方面,确立服务目标。

4.服务介入

本次介入计划主要围绕三个系统,四个主体开展服务

1)微观系统介入

个人:首先,纠正服务对象错误认知,运用五步转念法,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其次,针对服务对象学习问题提供相应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链接学习资源,为服务对象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首先,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链接资源减轻服务对象家庭经济压力。其次,改善服务对象与母亲的沟通、交往方式,使服务对象与母亲保持良好的界限感,完善服务对象家庭支持系统。

(2) 中观系统介入

学校:首先,通过联系班主任,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利用班级集体活动,帮助服务对象融入班集体,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最后,提高服务对象人际交往能力,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区:首先,链接社区“喘息”服务资源,减轻照顾者的压力。其次,链接“金种子”夏令营资源,开展多种活动,让服务对象拓宽视野,敞开心扉,摆脱依赖。最后,创造“1+3”新模式。家庭、社会工作者、社区、社工站四级联动,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使服务对象感受到来自不同主体之间的关怀与温暖。

(3) 宏观系统介入

社会工作者结合相关政策,帮助服务对象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之间仅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助),减轻服务对象家庭压力。

链接希望小屋“房屋改造”工程,改善家庭环境。

5.评估

社会工作者采用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叙事分析及量表前后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此次个案活动开展评估。评估方面主要包括服务对象自我效能感、社会交往改变程度、学习成绩是否提高、与母亲的沟通方式是否改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6.结案

社会工作者在目标基本达成,服务对象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此次活动进行结案。同时做好后续的跟进工作,促使服务对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四、服务实施过程

 

让“金种子”长成“金苗苗”——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个案工作介 

3 服务策略甘特图

(一)“金种子”萌发——从服务对象微观系统(个人)介入

阶段

时间

服务目标

服务内容

提供学习技巧,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20224-5

(线上)  

 

1.建立信任关系

2.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掌握学习技巧

首先,联系社工站工作人员,获取服务对象基本信息,与服务对象母亲取得联系,初步建立专业关系。服务对象课外作业为突破口,建立联系,并做自我效能感前测量表

其次,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探讨学习中的困难,讨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最后,社会工作者分享学习技巧与经验,逐渐提升服务对象学习能力培养服务对象预习复习、独立思考、记录笔记等学习习惯。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服务对象喜欢写字,借此与服务对象达成“一日一帖”双方共同练字的约定,并以微信图片打卡的形式相互督促。

纠正错误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

 

20226-7  (线上)

1.克服消极情绪

2.挖掘服务对象潜能,提升自信心

 

首先,在辅导作业过程中,服务对象出现低自我认同,对待作业与学习成绩出现消极情绪。社会工作者运用五步转念法,纠正错误认知:找出问题将问题限制在某个时间段找出原因解决问题意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动力做出决定并马上行动

:“我不懂学习”-“我以前到现在一直都不懂学习”-“我不懂学习,是因为我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我现在就去学习”-“我一定可以学好习!”。通过此过程,将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转变成积极的行动。

其次,服务对象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学龄期(6-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存在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服务对象对学习有过高期望,但现有水平低、学习任务较难,因此产生自卑感和低自我认同感。社会工作者优势视角进行介入服务对象对英语学科有极大兴趣且英语成绩较好,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参加英语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帮助服务对象逐渐树立信心,获得自我效能感。

最后,在人际交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访谈中鼓励服务对象叙述对于交往的认识以及面对交往时的心理状态。

情境再现:

社会工作者:你为什么不愿意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呀?服务对象:我妈妈说我是笨小孩,我觉得她们都不愿意和笨小孩玩儿。

社会工作者:姐姐觉得你很聪明呀,你的字写的这么好,并且英语这么棒,去多和她们接触一下吧!

发现其交往优势与劣势,列出SWOT”分析表格。并提供相应的交往技巧策略,例如,乐于助人、多微笑、理解别人等。提升服务对象交往能力。

链接学习资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20228-9(线下)

1.创造学习氛围

2.提升学习技能,激发学习动机

3.拓宽知识领域,培养阅读习惯

 

首先,链接硬件设施。社会工作者得知服务对象缺少台灯、书桌等学习资源,链接社区、社工站、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给服务对象提供所需的学习用具。

其次,链接公益课堂。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学习能力较差、娱乐资源匮乏等现象,积极链接“七海公益”课堂,每周周末由专业老师进行线上讲课,并且社会工作者也及时关注服务对象的学习情况并辅导其学习。

最后,提供阅读书籍。社会工作者将自己以前的书籍邮寄给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分享阅读心得。并及时引导服务对象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回顾历程,处理离别情绪。

 

202210-11

(线下)

1.回顾历程,巩固服务效果

2.处理离别情绪,结案。

首先,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填写自我效能感后测量表带领回顾之前服务历程。探讨学习问题、共同制定计划、改变错误认知、巩固五步转念法、交往技巧等,社会工作者引领服务对象叙述服务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对服务对象的进步给予肯定,进一步巩固服务效果。

最后,与服务对象道别,处理服务对象离别情绪。向服务对象表达鼓励与期待,并告知服务对象后续回访事宜。

 

S:优势

英语成绩好

努力上进

聪明、坚强、有毅力

有兴趣爱好

W:劣势

缺乏社交技巧

自卑、性格内向敏感

缺乏安全感

社交圈较小

在群体中边缘化

O:机会

班主任积极配合

社会工作者传授技巧

周围同学

T:威胁

周围群体存在歧视现象

受疫情影响,居家隔离

1服务对象人际交往SWOT分析


(二)“金种子”破土——从服务对象微观系统(家庭)介入

阶段

时间

服务目标

服务内容

观察亲子沟通方式,深入了解家庭信息

2022年4-5月

(线)

1.  进一步了解家庭信息及问题需求。

2.帮助服务对象家庭掌握沟通技巧,改善亲子沟通方式。

 

社会工作者观察到服务对象母亲辅导做作业时大声斥责并用手敲打服务对象的头:“我刚刚不是讲了吗?你怎么听的?变变数就不会了?我真是没见过比你笨的小子(方言:男孩的意思)嘞!今天你做不完就别睡觉了,一直坐这儿就行啊,我看什么时候会。”服务对象低着头,眼里含着泪水。社会工作者以访谈为由,及时把母亲推到走廊。

社会工作者引导母亲检查沟通模式,帮助母亲意识到亲子沟通中的问题,教授母亲一些沟通的技巧,例如,在对话中“你怎么这么笨,这么差劲!”指责性话语转变为鼓励性话语“你再努力一下会变的更好,你是最棒的!”。了解服务对象内心需求,逐渐改善沟通方式。

保持良好的界限感,打破“零”距离的爱

 

2022年6-7月

(线下)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服务对象学习时,母亲几乎都陪在他身边,看到他磨蹭、或者总做错题时就会控制不住情绪,朝服务对象发火。

社会工作者引导母亲理解并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包容。告诉母亲不要在服务对象写作业时全程守在旁边,在这样的氛围下,只会让服务对象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服务对象。

链接育儿资源,改善亲子关系

 

2022年6-10月

(线上)

链接育儿教育相关资源,改善母亲专制型教养方式,帮助母亲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边界。

 

首先,社会工作者帮助母亲链接以育儿为主题的讲座资源,引导母亲参与育儿方法的学习,鼓励亲子之间的互动,推动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其次,帮助服务对象母亲与学校老师建立良好的联系,定时家访、电话沟通情况。

完善家庭支持系统,帮助服务对象家庭认识到外部的优势资源

2022年10月

(线下)

让服务对象姥姥监督,帮助母亲学会在发脾气之前跟孩子先沟通,了解服务对象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帮助其与母亲建立合适的边界,培养服务对象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姥姥沟通技巧,能够耐心、专注地倾听服务对象说话,安抚服务对象的情绪,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完善服务对象的家庭支持系统。

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家庭意识到社区可利用资源,增强服务对象家庭对社区的信任与联系。


(三)“金种子”生长——从服务对象中观系统(学校)介入

阶段

时间

服务目标

服务内容

制定学习计划,提升自我效能感

 

2022年4-5月(线)

1.传授沟通技巧,加强师生互动

2.制定学习计划,提升学习积极性

 

首先,社会工作者与班主任交流服务对象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了解到服务对象在学校中上课认真,学习踏实,但成绩一直处在中下游。服务对象比较排斥与班级同学和老师交流,平时比较喜欢独来独往。老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也比较担心,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接着,社会工作者和班主任就如何帮助服务对象进行了沟通要对服务对象这样的困境儿童更多关爱与支持另外,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积极引导服务对象,多运用关注、鼓励等方式,增强服务对象的集体参与感和集体责任感。班主任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提议表示认同,同时,社会工作者对班主任的配合表示感谢。

最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由班主任进行监督。在服务后期,班主任表示服务对象有很大进步,不仅能积极的完成学习计划内容,还会做一些课外作业,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

走出舒适圈子,促进班级融入

 

2022年6-7月(线下)

1.加强同学交流,提高班级凝聚力

2.增进同学感情,加强同辈群体的支持

 

社会工作者联合班主任,在班级里开展了“礼品互赠,让友谊升华”的小游戏。让同学们准备一个价值在20元以内的小礼品,在第二周带到学校进行互换。社会工作者和班主任提前准备好写有班级同学学号的纸条,让同学们依次上台抽取,将礼物随机送给所抽到学号的同学,并给予祝福的话语。

在互赠的环节中,服务对象收到了小超的奥特曼,非常开心,在社会工作者的引领下,服务对象向小超表达了感谢,与小超初步建立了友谊。活动结束后,班级凝聚力有所增强,服务对象逐渐融入班集体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

主动交往,加强联系

 

2022年6-11月

(线下)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构建良好的支持网络

 

在深入了解后,社会工作者发现小超和服务对象是同村,而且是坐一辆社会工作者随后与小超进行交流,询问其是否愿意与服务对象做同桌,小超表示自己愿意,因为他们都喜欢奥特曼,很有共同语言。在征得小超父母同意后,社会工作者还与校车司机取得联系,安排服务对象和小超坐在一起,平时也能一起上下学。在与服务对象的线上交流中,他开始主动与社会工作者分享和小超每天上下学发生的趣事,并表示很喜欢他的好朋友。

(四)“金种子”成苗——从服务对象中观系统(社区)介入

阶段

时间

服务目标

服务内容

提供 “喘息”服务

 

2022年4-6月(线下)

1.疏导姥姥心理、发泄情绪

2.减轻家庭照顾者的压力

3.营造良好的社区服务氛围,增强社区意识

 

首先,针对服务对象其姥姥照顾负担重、无人分担的问题,与社区村委会主任沟通过后,主任向社工站提议在周围的13个社区内会召集具有同类家庭状况的,负担较重的照顾者,开展座谈会进行沟通交流与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其次,招募富有爱心的志愿者、义工,对服务对象家庭进行“喘息”服务,减轻姥姥的照顾负担。在为期两周的尝试过后,姥姥在周末拥有了休息时间,减轻照顾压力,脸上的笑容逐渐增多,整个人焕然一新,姥姥十分感谢志愿者们的帮助。

链接夏令营资源

 

2022年7-8月(线上)

1.拓宽视野,见识更为广阔的世界

2.敞开心扉,逐渐克服交往障碍

3.摆脱依赖,提高独立能力

 

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链接潍坊市金种子夏令营活动,并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参与,开阔眼界。服务对象对此计划饶有兴趣,并在暑假参加了此活动。在线上访谈中,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分享与小伙伴们在沙滩上捡贝壳、踢球、在泰华城前合影的活动,在与同伴交往中逐渐敞开心扉,克服交往障碍。

活动结束后,夏令营活动的志愿者给他们制作了精美的相册,服务对象时常翻看并指给社会工作者自己在活动中结交的朋友,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这是服务对象第一次独立参加的活动,没有母亲的陪同,能够自己作出决定,提高了服务对象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1+3”模式

 

2022年9-11月(线上)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使服务对象感受到来自不同主体间的关怀与温暖。

社会工作者作为中介,是个人与社区、社工站之间沟通的桥梁。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及家庭需求反映到社区和社工站,由其及时采取行动链接相应资源,为其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社区与社工站积极配合,调配志愿者给予服务对象支持,积极响应政策,让服务对象享受更好的社会关怀与服务。最终达成了1+3”四方联动。

 

让“金种子”长成“金苗苗”——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个案工作介 

41+3”模式图

(五)“金种子”变成“金苗苗”——从服务对象宏观系统(社会)介入

帮助服务对象申请经济补助

2022年6-7

(线)

结合相关政策,帮助服务对象申请补助,减轻经济压力。

服务对象家庭的特殊性和经济方面存在的困境,社会工作者结合相关政策,帮助服务对象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减轻服务对象家庭压力。

链接希望小屋“房屋改造”资源

2022年5-7

(线)

改善服务对象的家庭生活环境。

服务对象居住环境相对恶劣,社会工作者链接潍坊市希望小屋“房屋改造”工程,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服务对象健康成长。


五、总结评估

(一)过程评估

接案初期

主要采取线上访谈的形式,双方存在距离感,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不信任,甚至有抵触心理。在与社会工作者交谈中,服务对象常出现眼神躲避,只用简单的“是”或“否”回答问题。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的学习问题主动寻找话题,了解其信息和心理状况,并从服务对象的兴趣入手,采用支持、鼓励、倾听、自我流露的专业技巧,使服务对象放下戒备,敞开心扉,逐渐信任社会工作者。此阶段,从服务对象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入手,初步解决服务对象学习困难、错误认知、家庭沟通方式、人际交往等问题。

服务中期:

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建立了较稳定的信任关系。服务对象逐渐对下一次访谈表达期待,并且由一开始只是回答:”,转变为询问:“姐姐你们什么时候来我家玩儿啊?想见到你们了。”可见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取得了较为明显成效。另外,服务对象与小超每天一起上下学,形影不离。周末服务对象和小超玩耍时,母亲主动拍摄视频,视频中服务对象一改往日沉默寡言的形象活泼开朗。在学校中,服务对象会主动询问班主任题,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在社区中,多元主体合力对服务对象的家庭进行介入,链接资源,帮助家庭获发展与周围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向阳“而生”。

服务后期:

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构建了“1+3”的社会支持网络,实现了个人、社会工作者、社区和社工站的四方联动。服务对象自我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服务对象母亲能够与服务对象建立合适的边界,构建了良好的家庭生态系统。服务对象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建立了稳定的朋辈群体系统。通过链接资源,帮助服务对象改善了居住环境。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正确处理与服务对象的离别情绪,共同期待美好的未来

(二)结果评估

1.微观介入——个人评估

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前测与后测的对比分析,发现个案介入服务后自我效能感分数大幅度提高,由32分提升到68分。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具体情况详见表2。

评分项目

分值

自我效能量表总分

80

前测自我效能得分

32

后测自我效能得分

68

分值变化

36

2 服务对象自我效能感对比表

2.微观介入——家庭评估

在访谈中,母亲表示会更多的尊重、理解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服务对象独立解决问题。家庭的沟通氛围越来越好,在服务对象写作业时,母亲也不会全程陪同。

在后续跟进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视频通话观察到服务对象能够独立的回答问题,语言、眼神求助母亲的次数减少。

3.中观介入——学校评估

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在服务计划开展前,服务对象语数英三门成绩都是C等级,在社会工作者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上半年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英语和语文由原先的C等级提升到了B等级,数学成绩虽然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遇到不会的题会主动询问,各科老师都对服务对象的进步表示认可。

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在服务计划开展前,服务对象从不跟同学主动交流,在班级中被边缘化。但在与小超成为朋友后,能够主动融入班集体中,与同学们一起打篮球、跳绳,变得活泼开朗。

4.中观介入——社区评估

在提供“喘息”服务后,姥姥表示自己的闲暇时间增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社区活动,脸上的笑容也增多了。服务对象在参与暑期夏令营活动后,结交了很多好友,社会支持网络逐渐完善,减少了对母亲的依赖提高了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了“1+3”模式,充分发挥社区、社工站、社会工作者的作用,链接资源,形成良性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5.宏观介入——社会评估

社会工作者结合相关政策,于2022年7月份成功申请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寒亭区人民政府官网可查询到相关信息。链接了希望小屋工程,改善服务对象的居住环境。

(三)结案与回访

在介入后期的线下访谈服务中,服务对象表示自己已经融入集体中,母亲也不再过分干涉他的学习生活,服务对象会和朋友周末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社会工作者与班主任联系,班主任表示服务对象学习越来越认真,会主动去办公室询问问题,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社会工作者意识到服务对象已经与周围环境形成良性的互动便向服务对象提出服务停止意向,征求意见服务对象表示同意,并且感谢社会工作者一直以来的陪伴和关爱随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及其母亲商量结案事宜,并制定了跟踪服务计划。

在定期跟踪的回访中,社会工作者及时巩固服务对象已经取得的进步,增强服务对象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


六、专业反思

首先,社会工作者是个案服务开展的“催化剂”,是服务对象的支持者、引导者、教育者、资源链接者和政策倡导者。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根溯源,挖掘服务对象最根本的问题,并且积极与社区、社工站联系,使得活动开展全面又高效服务目标基本达成。但社会工作者的个人能力有限,在服务结束后缺乏对服务对象持续有效的关注。

其次,线上访谈具有局限性。不能跟进服务对象的改变及时作出评估,这就导致社会工作者的一些实务技巧受到限制,对服务对象的观察也更加模糊,有时受到网络信号的干扰,使服务对象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互动效果。

最后,社会工作者应及时调整思路,不是代替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而是要协助服务对象主动改变,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此次介入过程,对其他个案工作者具有借鉴意义,由于困境儿童需求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很难完全适用于其他服务对象。对于困境儿童的帮扶需要更多的社会工作者参与进来,共同助苗护苗,助力更多“金苗苗”茁壮成长。


让“金种子”长成“金苗苗”——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个案工作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