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画作品双双入选《中匈建交70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有幸到匈牙利,奥地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参加集参展,写生与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活动之余一定离不开游览多瑙河,认真体验多瑙河迷人的浪漫风情。来东欧不好好认识多瑙河的神秘与浪漫,是很遗憾的。欧洲有三条主要河流,分别是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主要在俄罗斯境内,多瑙河,莱茵河则流经欧洲多个国家。多瑙河为欧洲第二大河,全程流经东欧各国,不仅成为东欧旅游风光的重要依托,也为游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特殊魅力。香港旅游业向来很受欧陆文化的影响,令多瑙河文化色彩一直融入整个东欧旅程之中。
笔者此行来东欧参展观光,不仅充分观赏到多瑙河沿岸的美丽风光,也对世界名曲《蓝色的多瑙河》熏陶下的浪漫风情,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多瑙河中游两岸,匈牙利平原和喀尔巴阡山的交汇点之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由河西岸的布达、东岸的佩斯构成,好像是手足情深的两兄弟。
布达和佩斯遭到土耳其人的殖民统治近160年,直到18世纪,布达佩斯才开始独立并逐步走向全盛时期。西岸布达的王宫和东岸佩斯的议会大厦遥相呼应,由九座气势宏伟、风格迥异的大桥连接起来。其中链子桥是最古老的,傍晚的链子桥在灯光的映射下,像金链子一般,人们从中似乎可以感受到布达佩斯百年来从殖民地到独立和繁荣的漫长里程。在桥上远望多瑙河两岸,点点星光如梦如幻,桥那端是王宫所在地——布达山。13世纪教堂的塔尖、中世纪村落的多角塔楼和桥下细长的船影将布达山和多瑙河分割成不规则的马赛克。
有人把布达佩斯形容为欧洲的幸存者,浪漫的匈牙利人则把多瑙河比喻为吉普赛人小提琴上的曲线。李斯特用音符将布达佩斯顽强的生命力演绎得出神入化,仿佛正在冲破百年的劫难。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布达佩斯偶然性地融合了奥斯曼与古罗马的建筑风格,有了巴洛克的形式美和新古典的精神象征。
布达佩斯是多瑙河上的明珠。漂亮、温柔的多瑙河像一条玉带横穿在布达与佩斯之间,迷人的夜景令人无法释怀,宛如纸折的千纸鹤,安静而美丽。
和自己喜欢的人或喜欢自己的人在多瑙河边走走,即使只是走走也是惬意的事情。多瑙河是暖色的,到了夜晚更有情调。情侣们在河边相互追逐着,嬉闹着,浪漫了他们的爱情之梦。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曾在这里写下动人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沿着多瑙河岸往上走,布达老城的房顶鳞次栉比,可以看到著名的马提亚教堂的顶楼,白色的尖塔和彩色的屋顶历经沧桑仍然焕发当年的神采与生机。布达佩斯的温泉喷了百年之久,匈牙利人相信温泉浴不但能消除皮肤之痕,更能治疗心理的创伤,因为他们坚信,即使历史泯灭了,也会有不熄的火种在默默延续。
夜越来越浓,多瑙河沿岸的霓虹灯将波光粼粼的河水映成粉色,绚丽无比。从瓦茨路出来,进入弗勒什毛尔蒂广场,布达佩斯的年轻人充满激情的舞蹈,将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游乐场。
再往上走就到了圣安德列艺术村,100多位艺术家集体创作的巨大场面,让人想到了蒙马特,想到了毕加索,还有中国的扬州八怪。历史往往不会主动诠释某一个时代或者某一个城市,但是历史赋予它艺术和精神,布达佩斯被这些疯狂的艺术家用抽象或具象、形式或心理、颜料或符号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盖莱特山顶,可以任意角度地俯望整个布达佩斯城,在多瑙河中间有座玛格丽特岛。国王贝拉四世在那里将自己的女儿玛格丽特送进修道院,以纪念一次特别的凯旋。如今玛格丽特岛成为匈牙利最大的公园,即使到了深秋,夜色里依然会充盈着温柔。
徜徉于布达佩斯的大街小巷,叩开一扇扇虚掩的橡木门,布达佩斯的空气中弥漫着浪漫和安静的气息,从前的煌煌盛世已转化为简单和古朴。走进国家美术馆,百年前的情景若隐若现,早已失踪的哥特式雕像在这里重见天日,其中一个小提琴演奏者目光凝滞,似乎历史也到此幻灭。
自由女神像双手高举橄榄枝耸立在布达佩斯市中心苍翠山顶上,仰望远方,眼中带着渴望,抑或是布达佩斯人们多年的理想和信念吧。还记得一首《忧郁的星期天》曾掀动了布达佩斯乃至整个匈牙利,因为在这首歌存在的13年里,听过的人因无法忍受其无比忧伤的旋律而纷纷自杀。竟数以百计。
此时下起了淅沥的小雨,天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那不朽的圆舞曲旋律《蓝色多瑙河》此刻隐约响起,透过薄雨,透过多瑙河看对面古老的建筑,酷似一首凝固憨厚的史诗,一件精琢细刻的工艺品。
雨依然在下,多瑙河两岸错落有致的建筑影象逐渐模糊,仿佛如梦初醒。
————2019年7月28日于北京紫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