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也叫“法书”,就是书法艺术真迹的复制本,即刻在木石上,可以用纸再拓下来的大型刻印版本,用于永久珍藏名贵书法作品,并为后人提供书学的范本。横石为碑,竖石为帖。法帖作为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综合,使名笔墨宝得以长久保存,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大创举。
常家庄园现存的法帖有八种,即:敦艮吉门宋代二亭双绝帖、杏林清代名人名联帖、雍和堂恽寿平画跋帖、石芸轩法帖、听雨楼法帖、常氏遗墨帖、四十四帝后帖、可园唐诗笔意帖。欧阳修和苏轼,皆为唐宋八大家之列。在中国历史上,均有相当显赫的地位,苏轼比欧阳修小30岁,他对欧阳修的文章、诗词、书法都极为崇拜,并手写欧阳修最为人所称道的两篇游记散文:《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以表示自己对这位前辈的敬仰。苏轼以楷书来书写的这二亭记,其特点是绵中裹针,神态丰腴跌宕。苏轼的这二亭记在宋代就被尊为“二亭双绝”,其真迹以高3
米长13米的巨幅赫然于常家庄园的敦艮门的南、北两侧堡壁上,岂不弥足珍贵!
杏林清代名人联帖中,选择了清代各个阶段的书法界代表人物56位,并以这些代表人物的楹联书法艺术为载体而雕刻的法帖。这56位中有左宗棠、刘墉、翁同和、林则徐、李鸿章、曾国藩、郑板桥、康有为、梁启超、傅山、赵铁山、吴昌硕等等,其书法有行草隶楷篆,风神独具,自成一派,功力深厚,皆为精品。听雨楼法帖收集了上起唐代,下至清中叶50余大书法家的作品(包括题跋),其中有颜真卿、贺知章、欧阳洵、等等,他们的书法珍品,许多已不传于世了,如贺知章的《千字文》、郭子仪的《后出师表》、张照的《康熙帝南巡诗抄》均为奇珍。常氏的《听雨楼法帖》和《石芸轩法帖》不仅是常家珍藏的双绝名牌,而且还堪称中华碑帖中的奇葩、珍宝。
与听雨楼相对的是御笔亭,收集有从夏禹到清宣统在内的42位帝王及唐武则天、清慈禧两位实质上的女帝王之笔迹,故称“四十四帝后帖”。中国古帝王自幼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书法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高师传授,,不乏其书法功底深湛的佼佼者。如相传“章草”的创立人为汉章帝;唐太宗李世民博学,通诸艺,尤精书法,工隶书、飞白,行草得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清康熙帝经、史、诗、文,无不研磨,兼能书画,著述甚众。 常氏家族内不乏书画名家。从其九世到十五世的二百余年间,有资料可查的书画家就有数十人之多。十二世常炳的柳体、常佶的双钩、常怿的行楷,十三世常维豫的楷书、常立屏的行草、常立德的颜体、常立爱的榜书、常立方的楷篆行隶,十四世的常赞春、常旭春兄弟不仅同年中举,而且,还都是名扬省内外的名笔。常氏遗墨帖,精选了常立方、常赞春、常旭春等人的作品,砖雕制成,供常氏后人临帖习字。
点缀常家庄园的还有两大建筑群中的80多个堂第的楹联匾额。楹联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主要是常氏自拟书联与清代名人名笔联两种,用以寄托主人情怀。匾额则分为四种,即:职官额,悬挂于临街的大门上;堂名额,悬挂于二门或正堂;寄情额,悬挂于正厅及亭、阁处;还有一类即由朝廷、官府、乡人、门生送的匾,悬挂于祠堂或是主人宅第。
历经
300余年的沧桑变化,常家大院的破坏程度是很大的。鉴于开发晋中商业文化旅游的需要、政府正拟逐步恢复古建筑原貌,按照儒商的特色进行室内的陈列市置,为晋商文化旅游增添一颗别具特色的璀璨明珠。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7/6/2006100723452850831.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8/6/2006100801111452909.jpg
楹联: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横匾:诗书皆雅言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8/6/2006100800163912122.jpg
楹联:泼墨染远山寻访前贤意
斜笔点近松托寄后学心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8/6/2006100800350461910.jpg
影壁楷书联:仿圣贤行为方能滋品 读儒雅文集足可养心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8/6/2006100801031468762.jpg
二门砖雕楹联:志业常探韦编义
经济实藉英雄姿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8/6/2006100819535819469.jpg
楷书石雕楹联:绍祖宗一脉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事唯品唯德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8/6/2006100801065826716.jpg
影壁砖雕楷书联:三坟五典却是日常家用
四书六经原本济世文章
横批:载德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8/6/2006100801095155673.jpg
楷书横匾:名教有乐地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8/6/2006100801111452909.jpg
楹联: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 横匾:诗书皆雅言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7/6/2006100723452834972.jpg
豪放大气的“壮怀”匾——表明主人的“志存高远”!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10/07/6/2006100723452826429.jpg
轻盈“锄月”亭与秀美楷书,尽显江南风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