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罗淼心理:有事自己扛、有情绪自己消化。是什么让你正在活成一座孤岛?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很“要强”,觉得自己就能完全应对生活里的一切,努力成为不去麻烦别人的人。一个要强的人,在生活中可能:
· 一个人独自生活,搬家、去医院都不愿求助朋友,总担心麻烦别人
· 经常主动承担一些工作中的重活、累活,希望在别人眼中展现出自己能干的一面
· 对自己的成就、生活都有较高的要求,要追求能力范围内最好的
· 即使不开心,也很少在关系里诉苦,不希望父母或朋友觉得自己依赖性太强、不够独立
· 遇到困难时,偶尔也渴望有人帮、有依靠,但又怕别人觉得自己矫情,犹豫过后还是决定自己撑一撑
如果这些表现看起来很熟悉,那么你可能也是一个“要强”的人。 要强的实质是什么?那些要强的人真的很强大吗?今天,我们就聊聊“要强”这件事。
01.
“要强”可能意味着什么?
十堰罗淼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要强的实质可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对脆弱的恐惧
当我们恐惧脆弱,我们不敢向他人打开内心,也不敢向别人袒露真实的自我。在工作中,我们不敢说出面临的困难;在生活中,我们也不敢求助他人,因为这些都可能让别人认为我们是无能与软弱的。
在打开内心的过程中,我们也将自己置于一个可能受到对方评判的位置上。正是因为害怕可能随之而来的伤害,我们“选择”了独自承担、独自面对困境。
· 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
当我们向外界索求陪伴或帮助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被拒绝的可能性。当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稳固缺乏基本的信任,或是不相信他人有意愿和能力帮助自己时,我们也会放弃联结与求助的机会。
因为害怕被拒绝或是失望感,我们甘愿“选择”要强。
· 对自我的不接纳
很多人不愿接纳不够“强大”的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长期回避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悲伤、失望),拒绝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此时,我们无法看到全部的自己。
当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生命中的那些重要他人不愿意接纳不够“强大”的自己,我们也很难真正地认可、接纳全部的自己。久而久之,我们不愿意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也不敢承认自己需要他人的帮助与陪伴。
· 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最后,要强还可能出于我们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当我们的自我价值,被牢牢绑定在自身的成就上时,我们很难接受自己做不到某件事。
我们需要不断地证明给自己,也给别人看,“我是一个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感到强烈的压力,不断追求更好。我们不敢面对“不够有价值”的自己,因此“选择”要强。
可以看出,要强的人并不是真的不渴望联结和温暖。只是为了逃避脆弱与恐惧,ta们在遭遇困境时总是竭力压制住自己的需求和渴望。
也就是说,有些时候,要强其实是内心恐惧的表现。
02.
要强可能会让我们活成一座孤岛
十堰罗淼心理:但很多时候,要强很难让我们变得真正强大起来,它还会令我们活成一座孤岛。
这是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逃避中,我们慢慢丧失了对他人展露脆弱、与他人建立联结的能力。
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寻求关怀与帮助,也不知道如何面对来自他人的善意和关心。
甚至,我们还可能拒绝那些主动伸出援手、想要陪伴我们度过难关的家人朋友。“有困难自己撑就好了,朋友也帮不上忙,还白白让ta们担心”、“爸妈的唠叨好烦啊,还是什么都不要跟他们说了”......像是在自己身边竖起了一堵墙,将他人的关心全部阻挡在外。
另一方面,当要强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不再允许自己体验到负面情感,也越来越难以理解他人的脆弱和痛苦。我们不敢承认自己对别人的需要,常常显得过于冷漠、难以接近;我们也看不出别人为何会需要我们,往往会以一种尖锐而缺少温情的方式与人交往。
总而言之,我们无法以开放和真实的样貌与身边人相处,也难以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良好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结对我们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正是这些与外界的联系,让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安稳地存在于当下。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能够感到自己有所依托,获得一种根本上的安全和归属感。
相反,当我们与他人、与世界都缺少这种必要的联结,我们就会从根本上感到一种焦虑和不安全感。此时,我们找不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也很难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期待感和意义感。长此以往,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孤独、空虚之中。甚至可以说,要强的终点,就是虚无。
这样的我们,看似非常独立、强大,实则很虚弱。这种“要强”也往往不是从内心的真实感受出发的,而只是基于他人的评判——做一个在别人眼中独立、强大的人。
我们可能总是想着,再一个人撑一撑,等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了。却忘记了,在组成幸福生活的元素中,足够好的关系与联结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当我们选择要强,离联结越来越远时,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与“好的生活”渐行渐远的道路。
03.
献给要强者的调整指南
十堰罗淼心理:那么,已经习惯了要强,我还有可能改变自己吗?要怎样放下要强的心态?
我们也为要强的你精心准备了以下这份自我调整指南。
1. 意识到自己的要强可能是出于恐惧
想要消除恐惧,先要意识到它的存在。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这种要强的状态,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是因为不敢面对恐惧。
你可以先从以下问题中,捋清自己要强的实质:
· 你是否在明知求助或倾诉可以令事情更简单的情况下,因为要强,而将自己置于一个不利的,甚至不公平的位置上?
· 要强这件事,是否常常让你感到自己是世界上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感到孤立无援?
· 要强这件事,是否已经成为了你和他人建立联结、深化关系的阻碍?这是否也令你感到痛苦?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能够看出,要强这件事给你带来的,究竟是好处更多,还是痛苦更多?
2. 拥抱脆弱,与家人朋友建立联结
接下来,我们要接纳自己身为个体能力有限、需要他人帮助这一事实。只有允许自己身上那些不够强、不够好的部分存在,我们才可能看到更真实而全面的自己,也才可能意识到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并树立起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
下一次遇到困境时,试着去关系中寻求一些帮助、安抚或陪伴。你可以从身边更熟悉的、令你更有安全感的人开始,比如父母、大学同学等,逐步锻炼自己面对社交情景中各种反应的能力和勇气。
有时候,向对方直白地表达出需求即可(“我现在有点难受,你可以陪陪我吗?”、“我不太舒服,你可以陪我一起去医院吗?”)。你要做的,只是允许自己在对方面前做个“小孩”,接受别人的好意。
一开始,你可能会感到十分不适,但你要忍耐住这种感受,依然让自己投入到关系中去。当你获得足够多的“成功”经历,就会积累起更多的力量应对内心的恐惧。
当我们正视“要强”,我们会认识到自己有可能受到伤害,但在同时,我们也能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处理这些伤害带来的痛苦。
表达出对他人的需要,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够强、不够好。
相反,只有当我们愿意跨越恐惧,去尝试与他人建立联结,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在《Into the Wild》一书中,Jon Krakauer写道,“It’s not
always necessary to be strong, but to feel
strong.(我们无需时刻坚强,只要内心感到强大。)”
【罗淼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服务项目】:心理健康测试 心因问题治疗 异常心理诊治
个人情商提升
青少年问题管理 家庭关系问题 婚恋能力培养
亲子关系指导 心理培训督导 员工情商培训
企业EAP服务
罗淼心理咨询、心理培训、情商训练、企业援助——让生活更美好!
预约电话:0719—8228727\13597862277
客服QQ:271690446
1006017118
Q Q 群:85439420
104706014
邮
箱:amiao999@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luomiaoxinli.com
十堰地址:张湾 罗淼大厦1505室(紧邻邦辉国际酒店)张湾罗淼·心理地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