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让孩子喜欢上和爸妈说话(十堰心理咨询分享)

(2013-11-18 14:32:11)
标签:

情感

如今社交网络发达,父母们开始在上面“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感到极度困扰。他们要不舍弃原来的账号,要不直接就把父母拉黑—硝烟味相当浓呢!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啊,也有很多父母和孩子在微博上成为很好的朋友,经常互相转发评论开玩笑呢!那么,这些对着干的父母和孩子,他们的问题在哪里呢?”

细看原帖和评论,我发现这些父母都不大注意将“共情”带入交流中,也就是说,交流时难以感知孩子的情绪,更无法将心比心地回应。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姑娘兴高采烈更新了一条状态:“哈哈,又吃撑了。”妈妈就打电话来批评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还吃这么多,会胖的。”这样的事多了,姑娘就决定在社交网络避开妈妈了。

在这里,姑娘的情绪是“兴高采烈”,说明她吃得很开心。共情的回应可以是:1.和她一起开心,“哈哈,看来餐厅挺好的”;2.鼓励她描述开心的事,“噢?能让我宝贝女儿这么高兴的,是些什么菜啊?哪道你觉得特别好啊?”

共情的回应,在亲子交流中可以让双方的情绪保持同一“色调”,能传递丰富的正面暗示:“我乐意聆听你的人生;我能够理解你的情绪;哪怕我的观点和你不同,但我会首先尊重你”。这样的父母容易受到孩子欢迎。有了这个友好的基础,接下来,父母想提点孩子,比如问一句“怕不怕胖呀,要不要喝点普洱啊”之类的话,就容易让孩子接受了。

不共情的回应可以是:1.否定,说她不该开心,就像上文妈妈说的那样,“你高兴是错的”;2.攻击,“你胖得像猪,难看死了,还吃得这么高兴?”;3.覆盖,比如说,“快去读书!”—在第3种回应里,孩子的情绪(兴高采烈)、行动(吃)和结果(撑)都被无视了,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回应里只有父母的意志,没有孩子的意志。如果父母长期、从幼年开始就这样覆盖式地回应孩子,那么,孩子要么很反叛,要么因为自我难以发育,很容易沦为施行父母意志的工具。

可以想象,这些缺乏共情能力的父母,无论网上网下,都很容易被孩子拒绝。孩子会觉得和他们话不投机,经常被他们打扰、扫兴,和他们交谈常常被恶劣的感受所包裹。为了避开这些恶感,他们只好避开父母,亲子间“猫捉老鼠”的游戏,也就此开始了。

 

 

温馨提示:生活中您若有什么困惑,可以百度搜索“十堰罗淼心理咨询中心”即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http://www.luomiaoxinli.com),亦可电话咨询(0719-8228727/13597862277),资深专家为您解答!(罗淼心理工作室微信公众号:QQ271690446,扫一扫加关注,或者将名片推荐给好友,您将免费成为我们的手机会员,还将有机会享受优惠心理服务(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心理实验、心理剧场、心理讲座等)

 

罗淼心理咨询、情商训练——让生活更美好!

预约电话:0719—8228727 \13597862277 \13597882727(情商专线)\18672792277(武汉)

客服QQ:271690446   1006017118

Q Q  群:85439420    104706014

邮   箱:amiao999@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luomiao.com

十堰地址:张湾 罗淼大厦1505\1405室(紧邻邦辉国际酒店)  

武汉地址:东风大道599号新都国际嘉园B座1单元502室(紧邻沌口区长江大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