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李淳风的《藏头诗》是《推背图》的极好注解(续)

(2017-06-15 23:55:43)
标签:

转载

      接下来,《藏头诗》预言的都是未来之事了。同样地,鉴于不惹麻烦的原则,未来之事里面我把计算年代的附注都去掉了,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年代。

      另外,因为未来对我们来说还是未知的,所以《藏头诗》涉及未来的部分如何与《推背图》对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行家权当吃瓜看个热闹,若文字不入贵眼的,就算是我一家之笑言罢了。

       下面还是将《藏头诗》原文摘录于下,注释中我没有摘录《推背图》原象中的图、谶和讼,原因之一是未来之事都还需要时间验证,其二是《推背图》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众文学”,不愿细究的人,不看也罢。不过有兴趣的朋友这些内容可以自行百度。

 

——预言未来——

太宗曰:太平之後又若何?

淳风曰:九十年後。又有木葡之人出焉。常带一枝花。太阳在夜。太阴在日。紊乱山河。两广之人民。受无穷之祸 对应第41象:由“带花”这点相似而判断)。不[有版本缺不字]幸有贺之君。身带长弓。一日一勾[钩]。[而天下有家无人]。此人目常在後。眉常在腰 (对应第46象,由“身带弓”这点相似而判断) 。而人民又无矣。若非真主出世。天下乌得文明。

太宗曰:何谓文明?

淳风曰:此人头顶一[瓮]。两手在天。两足入地。腰系九筋带[斤者]。身穿八丈衣。四海无内外。享福得安宁。秀士登紫殿。红帽无一人 (对应第47象,由“紫”、“秀士”而判断)

太宗曰:太平几何?

淳风曰:如是者五十年。惜以一长一短。以粗为细。以小为大。而人民困矣。朝野乱矣 (对应第48象,由“卯午之间”而判断)。赖文武二曲星。一生於粪内。一生於泥中。後来两人同心。而天下始太平矣 (对应第44象,由“文武二人”而判断)。五百余年。天使魔王下界。混乱人民。一在山之山。一在土之土。使天下之人民。男不男。女不女。而天下又大乱矣 (对应第56象,由“男不男,女不女”对应“造化游戏”而判断)

太宗曰:乱後何如?

淳风曰:大乱之後。又有真主出焉。无口无目。无手无足。观之不见人。听之不闻声。当是时也。天下文明。皆知礼俗。尚淳厚。三代而後[不易]。此为有道之世也(对应第59象,由“无口无目,无手无足”对应“无城无府,无尔无我”而判断)

太宗曰:如是者几何年?

淳风曰:如是者二百八十年。迨後立不立。天下无日。坐不坐。地下无货。安之曰安。一不成[而]。危之曰危。二不成[而]。而混世之王出焉。男女皆去衣而行。禽兽皆著衣而走。[湖江]海内之地。几无人类矣(对应第50象,由“兽贵人贱”对应而判断)。幸太原有人主之分。而天下始平(对应第53象,由“孝子自西来”对应而判断)

太宗曰:此後复何如?

淳风曰:此後衣冠文物之世而大圣生於言午[许]。相之者又桑中白玉。上黄盘河中。而天下有三日。地无一石。生在此时者。皆享莫大之福也。

太宗曰:若此者多少年?

淳风曰:如此者六百年。後来天出口。山内水鸣。始坏国家。於是人民惶惶。魔王生焉。人皆四目。牛无足。头生於背。尾生於口。而天下大乱。有口者曰妖。二目者曰魔。鼠生当阳。群魔尽焉。背上生子。腰中出手。天上无星辰。地下无山河(对应第54象,由“牛鼠”、“牛羊”而判断)。幸有向日之主出焉。贫者怜之。富者仰之。而人皆享福。当时二人一处生二天。不外走,大者须供小者。又要走(对应第43象,由“大者”、“小者”而判断)

太宗曰:以後如何?

淳风曰:此後二百[十]年间。虽治乱相循。然不至於大乱。过此以往。海内又有海。天上更有天。人马东南走。苦死中[太]原人。有也[鼠]常在侧。猫儿不轻身。见之者曰:有耳。视之者曰:无形(对应第52象,由“人马东南走”对应“不利东北”而判断)。而天下大乱者。六十余[二]年。

太宗曰:此後又如何?

淳风曰:此後一治一乱。两两相至(此处应还有两象)。酉戌之年。人数尽矣。天地合矣。

太宗曰:噫。朕知之矣。

 

      也许有人说我注释中《推背图》的象数怎么颠来倒去的,没有按照顺序来。这里我想再强调一遍,推背图从32象之后错乱非常多(注意:这并不表示前32象就没有错乱),因为目前我们网络上看到的是所谓的“金批本《推背图》”,“金批本”是指金圣叹批注过的本子,要知道金圣叹本人是明末清初的人物,对他来说清朝之后都是未来之事了,而《推背图》前32象恰好写到明亡,从33象开始就进入清朝了。金圣叹不愧是一位文化达人,他把生前之事归序归得非常好,这也证明了老先生研究历史和文学的功力之深厚。只可惜金圣叹对易经的研究不深,没有明白《推背图》的架构依“易”而成的道理,所以如果我们也要求他把身后之事都归理得妥妥当当就确实有点难为他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推背图》后面是乱序的原因。

      同样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要把《推背图》中描述的未来之事都归序妥当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我们甚至都不能把从清初到现今的这一段图像完全归序正确,这说明我们缺少像金圣叹老先生这种对历史独具慧眼的辨识,和跳脱出历史阶段和观察角度局限性的勇气。我们缺少对古代文化的深入研究,对易经的研究,对古文字的研究,对干支的研究,对历法的研究。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没有学习到这些经典,这是非常遗憾的。

      我的推理仅供各位参考。对于这类的所谓“纬学”、“玄学”,如果我们不是抱着完全拒绝的态度。那么也许我们研究得越深入,就会有越多的新发现。比如我研究了《推背图》的干支之后,发现《推背图》每一象所配的干支其实是有另一套秘密的系统在里面,而且借由这套秘密,我发现了自己在前文中《推背图》归序上的一个错误。但是在这里我并无意更正。既然文章我写出来,也恰好被有些人看见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机缘。机缘未必都是“对”的,难道“错误”就不是一种注定的机缘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