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东非大裂谷和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我们一路北上,穿过 肯尼亚的的 Nandi Hills
山区,沿途的风光变得与东非大裂谷的褐黄色截然不同。Nandi Hills
是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山地带,雨水充沛,绿树掩映,群山起伏跌宕,让人恍惚间觉得不是在非洲,更似乎到了夏威夷的热带雨林。这里
肥沃的火山灰土壤,最适合种植茶叶,是肯尼亚著名的茶乡。

P1

P2

P3

P4

P5
艾伦和达森决定停下来,拜访这里一个茶农聚集的小村子,叫 Mogoiywet
,看望那里的基督徒朋友。当我们将车在路边停好,步行上山的时候时候,未到村子,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上百个孩子一下子从山上飞奔下来,尖叫欢呼,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瞬间就被兴奋的孩子们包围,数不清的手伸向我们,拥抱握手。我一辈子也没受过如此高级别的欢迎啊!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在一个村民家刚刚坐定,几位女主人就热情地为我们倒水洗手,然后端出一
顿丰盛的食物,来招待我们。其实我们到达的时间是下午三点,既非午餐时间,也没到晚餐时间,这是当地的习俗,每当有贵宾来临,主人一定要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来招待客人。艾伦和达森在肯尼亚可是顶顶大名啊,我顺便也粘些光吧。主人奉上的食物包括米饭,炖山羊肉,红豆和煮香蕉等,不仅我们吃,主人一家老少也跟着一块儿吃。可能贵宾不常有吧,否则哪吃得消啊!

P29

P30

P31

P32

P33
饭间,女主人的几位姐妹纷纷拿出她们自己录制的 CD
放给我们听,小小的土屋里充满了强劲的非洲鼓点节奏,和女人们纯真质朴的歌唱。非洲人能歌善舞到这种程度,人人都可以出唱片了。他们独特的民俗和好客方式,倒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湖北农村,还真有几分相似呢!

P34

P35

P36

P37

P38

P39

P40

P41
饭后,大家坐定,还有不少村民加入我们。村民们特别要求我们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分享一下我们信仰的见证,在基督里彼此鼓励。村民们也提出了许多祷告事项,让艾伦为他们祷告。这种热烈的场景,让我不禁想起使徒时期保罗和初代教会相濡以沫的美好情感。
分别的时刻,居然是依依不舍,孩子们更是缠前绕后。短暂的茶乡停留,体会的是肯尼亚浓浓的乡情,和四海一家的亲密的基督之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