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碗滚烫浓稠的糊汤粉

标签:
湖北武汉户部巷武汉小吃江汉路 |
分类: 亚洲 |
八月炎夏,走进武汉的小吃一条街户部巷,滚滚热浪携带着浓郁的食物香味,袭面而来。武汉,就像一碗滚烫浓稠的糊汤粉,端在了你的面前。
P1
P2
户部巷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数十年经久不衰。户部巷位于武昌最繁华的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
P3
P4
户部巷的汉味特色小吃包括:
武汉热干面、三鲜豆皮,武汉面窝、清蒸武昌鱼、黄州烧梅、东坡饼、江陵八宝饭、云梦鱼面、橘颂饼,东坡饼,油香,发米粑,什锦豆腐脑,凉粉凉面,炒良乡栗子,冲糯米粉,炒白果(银杏果),武汉猪肉干、武汉香肠、武汉肉枣、猪油饽饽、麻烘糕、糯米藕粥、炖莲子、酸白菜、沙市甜独蒜头等。
P5
P6
P7
P8
P9
江城名小吃有:
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谈炎记水饺,顺香居烧梅,福庆和牛肉米粉,五芳斋汤圆,小桃园煨汤,老谦记牛肉豆丝,田启恒糊汤粉,新农特色牛骨头,民生全科汤圆,福庆和米粉,雅园湖南米粉,楚宝桂花赤豆汤,宝庆牛肉面,一品香大包,老会宾五叶梅,精武路鸭脖子等。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这一碗鸭血汤,我只能欣赏陈春发吃,看着他吃的满头大汗。。。
P16
P17
户部巷的传统小吃种类繁多:
炸饺子,酥饼麻花,油炸面窝,生煎包子,热干面,酸辣米粉,米耙粑,糊粉,烧梅,欢喜坨,发糕、锅贴饺、水饺、馄饨、糯米鸡、散子、油墩、汤包、烤红薯、糯米包油条、酥饺、酥饼、糍粑、剁馍、苕面窝、细粉、宽粉、汤面、清酒、蛋酒、豆浆、鸡冠饺、炒面、炒粉、炒花饭、鱼香肉丝、瓦罐鸡汤等。
P18
毛主席在这家大中华酒楼吃过著名的“武昌鱼”。
P19
P20
湖北的这个藕汤啊。。。在外地不管如何熬,也熬不出那个鱼米之乡的浓稠香甜味儿。。。
P21
P22
P23
P24
P25
襄阳牛肉面,只能躲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据说这襄阳牛肉面,已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
P26
排队买“臭豆腐”
P27
P28
P29
P30
走了一趟户部巷,吃的唯一一样东西是一支“怀旧绿豆冰”,天气实在太热了,无法领受那火辣的煎烹炒炸。而且知道那美丽可爱的“怀旧绿豆冰”,也很可疑,不是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冰棒。
乘地铁,过长江隧道,转眼就到了汉口的中山大道和江汉路,武汉的变化是翻天覆地。江汉路是全国最长的步行街,有“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誉,位于武汉汉口中心地带,南起沿江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长1600米。宽度为10至25米,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也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P39
P40
该拆的都拆了,还好,至少有几家老银行保留下来了。汉口的中国银行。
P41
P42
P43
P44
P45
P46
P47
P48
P49
P50
P51
P52
P53
P54
P55
老武汉,新武汉,在时代的交替中,如同长江的滚滚洪流,来了,去了,流失的,留下的,都留待历史来评说。
(部分资料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