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 2012 自由行(之十): 在南下的路上,走走停停

标签:
北美自由行阿拉斯加旅行杂谈 |
分类: 阿拉斯加 |
在
Marriott酒店吃过早餐,决定再在费尔班克斯溜达溜达,自驾游,自己的时间自己作主,不着急。不知为啥,特别喜欢这个小城,也许是因为它的宁静,因为它严冬过后的清新,或者是它无人打扰的明媚,总之它不是一个你每日所见的普通小城,它是你逃避尘世,浪迹天涯之后,路过了,就想决定留下的小城。

P1
城市的一切都还保留着二十世纪初叶的样式。淘金梦,美国梦,是它存在的一切理由,尽管只是一个逝去的梦,昙花一现的梦。有梦才有人生,才有希望。。。

P2

P3
河流穿过城市,有花儿为它增添妩媚,在一个七月的早晨。

P4

P5

P6
每到一个地方,只要能看到美,加,中三国的国旗,就会很满意。三个我生活过的地方,留下很多的故事,和梦。。。

P7
阿拉斯加-西伯利亚二战纪念碑。原来这遥远的北国边陲,也无法躲避战火烽烟。罪恶无处不在。

P8
河边的男子。

P9

P10
教堂,依然是每个城市的主角。

P11
告别费尔班克斯, 顺着二号公路一路南下,路过一个叫北极村的小镇。这地方有点投机取巧,声称自己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因此这里的一切都和圣诞饰品有关,我们所去的七月也不例外。只是购物从来不是我们旅行的主题。这样的购物天堂,可惜很少看到国人同胞来扫荡。看看,继续上路。

P12

P13

P14

P15

P16
很快,连村子都看不到了,再度深入阿拉斯加的荒原旷野之中。森林,草地,河流,在七月的大好时光里。。。

P17
还有变幻莫测的高原云彩,像天空中的油画,或细或浓,浅吟高歌都是情。

P18

P19
经过 Delta Junction 这个小镇,停下休息。此地很谦虚,很低调,称自己除了蚊子,别的都没有。蚊子大到如此地步,不出名也不可能。

P20
这里是“阿拉斯加阿公路”的终点。这条从加拿大育空地区到阿拉斯加的公路,是二战时期美军的运输命脉,大学英文课上学过,托福考过,如今亲临此景,很多感慨。此地东行,便会穿过辽阔的加拿大北部,到达育空地区的 Dawson City,和白马市,另外一条我梦寐以求的旅程。可惜我们必须继续南下。

P21
转道四号公路(Richardson Highway),很快就进入崇山峻岭之中。远处看到的山脉,是东阿拉斯加山脉。开车在山谷森林中穿行,如穿梭在绿色的画布中。这样的路,告诉你什么叫路。

P22

P23

P24
不多的路人纷纷停下来,瞭望远处的高山,似乎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只怪自己的摄影水平不好,不能如实记录他的空灵和壮美。眼睛永远比镜头看到的更美,心永远比眼睛体会的更多!

P25

P26

P27

P28
东阿拉斯加山脈最高的山峰是海斯山(Mount Hayes ),距離丹奈利峰160公里,海拔高度4,216米。 Despite not being a fourteener,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peak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rise above local terrain. For example, the Northeast Face rises 8,000 feet (2,440m) in approximately 2 miles (3.2 km). In terms of topographic prominence, Mount Hayes is one of the top 75 peaks in the world.(From Wiki)

P29
跨阿拉斯加输油管道, 依然绵绵不绝。

P30

P31
Mount Hayes was first climbed in 1941 by Bradford Washburn, Barbara Washburn, Benjamin Ferris, Sterling Hendricks, Henry Hall, and William Shand, via the North Ridge. Today's standard route is the East Ridge (Alaska Grade 2+). Mount Hayes is not frequently climbed due to its remoteness and the resulting access difficulties.(from Wiki)

P32
浓密的云层滚滚而来,转眼就掩盖了山头。

P33

P34
绿色的森林之上,壮丽的雪山依稀可见。

P35
河流如丝带,在山谷里,森林里,川流不息,直到冬天来临。

P36
仿佛听见云层滚动的声音,群山呼吸的声音, 雷声轰隆,风吹起你的头发,吻你的脸。。。

P37
此刻只有大地在聆听,沉默无语。。。

P38

P1
城市的一切都还保留着二十世纪初叶的样式。淘金梦,美国梦,是它存在的一切理由,尽管只是一个逝去的梦,昙花一现的梦。有梦才有人生,才有希望。。。

P2

P3
河流穿过城市,有花儿为它增添妩媚,在一个七月的早晨。

P4

P5

P6
每到一个地方,只要能看到美,加,中三国的国旗,就会很满意。三个我生活过的地方,留下很多的故事,和梦。。。

P7
阿拉斯加-西伯利亚二战纪念碑。原来这遥远的北国边陲,也无法躲避战火烽烟。罪恶无处不在。

P8
河边的男子。

P9

P10
教堂,依然是每个城市的主角。

P11
告别费尔班克斯, 顺着二号公路一路南下,路过一个叫北极村的小镇。这地方有点投机取巧,声称自己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因此这里的一切都和圣诞饰品有关,我们所去的七月也不例外。只是购物从来不是我们旅行的主题。这样的购物天堂,可惜很少看到国人同胞来扫荡。看看,继续上路。

P12

P13

P14

P15

P16
很快,连村子都看不到了,再度深入阿拉斯加的荒原旷野之中。森林,草地,河流,在七月的大好时光里。。。

P17
还有变幻莫测的高原云彩,像天空中的油画,或细或浓,浅吟高歌都是情。

P18

P19
经过 Delta Junction 这个小镇,停下休息。此地很谦虚,很低调,称自己除了蚊子,别的都没有。蚊子大到如此地步,不出名也不可能。

P20
这里是“阿拉斯加阿公路”的终点。这条从加拿大育空地区到阿拉斯加的公路,是二战时期美军的运输命脉,大学英文课上学过,托福考过,如今亲临此景,很多感慨。此地东行,便会穿过辽阔的加拿大北部,到达育空地区的 Dawson City,和白马市,另外一条我梦寐以求的旅程。可惜我们必须继续南下。

P21
转道四号公路(Richardson Highway),很快就进入崇山峻岭之中。远处看到的山脉,是东阿拉斯加山脉。开车在山谷森林中穿行,如穿梭在绿色的画布中。这样的路,告诉你什么叫路。

P22

P23

P24
不多的路人纷纷停下来,瞭望远处的高山,似乎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只怪自己的摄影水平不好,不能如实记录他的空灵和壮美。眼睛永远比镜头看到的更美,心永远比眼睛体会的更多!

P25

P26

P27

P28
东阿拉斯加山脈最高的山峰是海斯山(Mount Hayes ),距離丹奈利峰160公里,海拔高度4,216米。 Despite not being a fourteener,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peak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rise above local terrain. For example, the Northeast Face rises 8,000 feet (2,440m) in approximately 2 miles (3.2 km). In terms of topographic prominence, Mount Hayes is one of the top 75 peaks in the world.(From Wiki)

P29
跨阿拉斯加输油管道, 依然绵绵不绝。

P30

P31
Mount Hayes was first climbed in 1941 by Bradford Washburn, Barbara Washburn, Benjamin Ferris, Sterling Hendricks, Henry Hall, and William Shand, via the North Ridge. Today's standard route is the East Ridge (Alaska Grade 2+). Mount Hayes is not frequently climbed due to its remoteness and the resulting access difficulties.(from Wiki)

P32
浓密的云层滚滚而来,转眼就掩盖了山头。

P33

P34
绿色的森林之上,壮丽的雪山依稀可见。

P35
河流如丝带,在山谷里,森林里,川流不息,直到冬天来临。

P36
仿佛听见云层滚动的声音,群山呼吸的声音, 雷声轰隆,风吹起你的头发,吻你的脸。。。

P37
此刻只有大地在聆听,沉默无语。。。

P38
前一篇:做个幸福的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