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的故事(三):国庆话美国首都华盛顿

标签:
北美旅游生活杂谈 |
分类: 大西洋的故事 |

第一次到华盛顿,是2003年的7/4国庆日。那时刚到美国,迫不及待想了解她。开车來到宾西法尼亚大街(连接国会大厦和白宫),堵车到水泄不通。夏日酷暑,路上行人将整瓶的砂矿泉水浇在头上。之后也曾试着在圣诞前夜,或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拜访华埠,每次都被它汹涌的人潮所吓倒。


华盛顿建都于1790年, 由法国建筑师Pierre Charles L’Enfant设计,他揉和了他在巴黎,米兰,阿姆斯特丹等欧洲都市的建筑灵感,城市空旷,大气,拥有极多的绿色空间和纪念公园,众多著名的建筑物汇古典,歌特,及现代风格于一身,雄伟,典雅,高贵,源于欧洲,却独树一帜!



作为附近马利兰州的居民,我们也有很多机会避开人群。普通的周末黄昏,华埠异常安静,总统一家去了大卫营露营,国会议员和他们的情妇去了南美渡假,工作人员回到了郊外的家,游客们都已离开,漫步那些代表美国的标志性建筑: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山,白宫,林肯纪念堂,杰夫逊纪念堂。。。象是翻开一本厚厚的历史书。年轻的美国,经历了内战的历练,奴隶制度的错误,海外战争的失败,一路摸索走过,基督信仰始终是立国之本,这个国家也成为最蒙上帝祝福的国家。



华盛顿的景观帶着极强的政治色彩。参观韩战越战纪念公园,心中会很茫然,不知该站在计么位置。过去所受的教育与眼前所见互相充突,但毕竟死亡就是死亡,它只有一个终结意义。战争也永远只有一面,那便是毁灭。电影「阿甘正传」给冷峻的华埠悄然抹上一层浪漫与温馨,当阿甘从越战归来,与女友巧遇,两人跳入纪念碑前的水池里,在人海中相拥而泣。在历史无情的洪流中,人生只能是那一片随风的羽毛。在华埠,人人都是渺小的。




9.11改变了整个世界,五角大楼的一角被飞机炸毁,联帮调查局(FBI)和中情局(CIA) 就在附近,华埠也不能幸免于难,参观安检越來越严。去年的一场地震,让华盛顿纪念碑和国家天主教堂受损。天灾人祸,世界在罪恶的捆绑中,华盛顿不再是坚不可摧。




今年国庆在加州尔湾(Irvine),全美最安全的城市,新一代华人首选的高新技术城。这是一个普通的国庆曰:草地上的野餐,黄昏后湖边的散步,孩子们自由奔跑玩耍。当夜幕降临,第一朵国庆焰火响起,心中有无限感慨! 对于我们这一代的海外华人,中国不再是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彼此不再认同。我们也不是美国人,因为她的文化不在我们的骨子里。我们是这个世界的流浪公民,扎根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学习适应每一种新的文化。我们的父母不懂我们为什么离开了就不愿再回去,我们的孩子们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举手投足言谈中还有着那股去不掉的中国味儿。我们是世界的浪子,在自己选择的新世界蓦然回首,青春的岁月啊,象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蹉跎岁月」)。。。



夜凉如水的南加州。国庆焰火嘎然而止。为着孩子们的一片満足的欢呼声,和将在这里继续生活的一代又一代,我们对美国说:Happy Birthday, USA!


前一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后一篇:【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风情与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