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匆匆忙忙看伦敦

标签:
杂谈欧洲旅游伦敦奥运 |
分类: 欧洲 |
四年前路过英国伦敦,忙里偷闲停留一天。那时正值北京奥运即将结束,伦敦准备迎接圣火。与国人全民皆兵,举国上下办奥运不同,伦敦人只在白金汉宫外的广场上临时搭了一个小舞台,有一晚的小型庆祝活动,再显英国人内敛,沉稳,严谨的一贯特性。当然,照国人的眼光,奥运圣火这样的政治大事儿,咋能办得如此没有档次,咱一个乡镇的庆祝活动都比这规模大! 这正是大英帝国日趋没落的典型象征之一啊!
一天之内看伦敦,只能是走马看花。漫步泰晤士河畔,引入眼帘的是丰厚的历史,议会大厦,大本钟,拉姆贝斯大桥,如雷贯耳的名字,不需多言,这里一直以來见证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如查尔斯一世国王的处死,1834年旧伦敦大火及之后的黑死病,1941年的德机大轰炸。城市如人,在历史中沉浮。泰晤士河畔的议会大厦,像英国人的性格一样,带着末代皇室的大气,方方正正,不拘言笑,天气似乎永远晴不了。让我也来严肃一把。
伦敦巨眼,是伦敦最新的建筑,2000年对外开放。是丑是美,需要时间来见证,正如当年的埃菲尔铁塔,百年前的丑小鸭演变成惊世美人。
威斯特敏斯特教堂,始建于1065年,一千年來,英国的许多君主在这里加冕,许多非皇室伟人也葬在其中,如牛顿,达尔文,布朗宁,狄更斯,莎士比亚,和我所喜爱的作家本•约翰逊。威廉王子的婚礼去年在此举行。
伦敦塔和塔桥是伦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可以追溯到诺曼征服时期,是过去公开执行死刑的地方,人称世界上最伤心的地方,不少国王,王后,王子在此被囚,斩首,成为历代宫廷斗争的牺牲品。此游戏并非清宫专利。
在伦敦住的是Rick
Steves推荐的小型旅馆,深入普通民居,小老板喜欢叫我“Mate”,听起来像北京人叫你“哥们”,或是山东人叫你“伙计”,亲切地很。清晨起来,走在宁静的百年老街,不是故乡,却没有异乡的漂泊感伤。
英国人一向是著名的糟糕厨师,尤其在宿敌法国人面前,更是不值一提。这些年在全世界共同批评指正下,厨艺似乎大有長进,伦敦更着力于发掘改进传统食谱,至少我点的牛排是相当美味。只是千万别去伦敦的唐人街吃中餐。暮色降临的时候去过一次,張灯结彩甚是热闹,门前的欧陆俊男靓女热情拉客,那阵势不象是去吃饭,倒象是逛妓院! 偶见一两位福州小妹怯生生地说:"先生吃饭吗?我们这里是正宗中餐!"。。。听着也值得怀疑了。
维多利亚火车站,让人想起儿时的故乡。这异乡的夜啊,为什么这么静,静得连儿时记忆中气笛的回响,也听得这么真切!
那每晩经过家乡的火车,此刻要带我去哪里?
上个月有机会和來自英国Manchester的Tony共事一个星期。习惯于左向驾驶的Tony在德州不敢开车,进出只好由我代劳。他风趣的英国口音在这个德州小城似乎大受欢迎,走到哪儿人们都很乐意和他聊上几句。临行前同事们在一家曰本餐厅吃饭,看帅气的墨西哥小伙儿表演日本铁板烧绝活儿,美国人说Cool, 英国人称Brilliant, 中国人最含蓄,打分为Not bad! 饭后大家打开附送的签语饼,我和Tony竟然拿到一摸一样的小纸条:A New relationship is waiting for you(一段新的情缘正等着你)!我和Tony望着对方,忍不住哈哈大笑。。。有点儿不太可能哟!
伦敦不是匆匆忙忙就能看得明白的,统领世界的英语文化缘于这个小小岛国,英国也不是三言兩语就能说得清楚的。也许我和英国之间,有一段新的情缘,正待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