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美丽的河
标签:
十里河美丽森林公园曾经 |
曾经美丽的河
十里河森林公园
在晋北黄土高原上谈到河,似乎有点牵强,但它的确是一条美丽的河,河水清澈见底,潺潺的小溪欢快地唱着歌,娓娓地诉说着它的故事,好几次从梦中,又见到了那条河,我们在河边玩耍,在河中摸鱼……。
那是60多年前的事情了,因为这里要建设一座亚洲最大的蒸气机车基地,为响应祖国的号召,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来到了这块等待开发的处女地,我和母亲也随父亲的转业来到了古城大同,记得到大同的时间大概是在1956年。在这里我读了小学、中学直到参加工作,应该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大同是一个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地处雁门关外的晋北高原,这里群山环绕,天高云淡,由于连年的战争,除了高高的古城墙围裹着的城市外,周围几乎都是荒草野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使这里沸腾起来,工业化的建设让这里充满了生机。

我们工厂坐落在城市西郊,它的西北是阴山山脉,每当晴天时,从三楼家里的窗口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主峰顶上的烽火台,远处的山峦,此起彼伏,横亘在地平线上,一直向两边延伸,像似一只苍鹰展开了它的双翅,静静地注视着这块变化的土地,工厂周边有几个村庄,往西穿过村庄沿着羊肠小道走下去,再往前延伸就是荒野了,高低不平的丘陵,还有那半人深几十米长弯弯曲曲长满了野草的战壕,绿色的波浪时隐时现向远处延伸着,各种的野花在绿色中开放,红白相间的喇叭花;在风中摇曳的苦菜花;还有那星星点点的蒲公英,每当微风吹过时,送来缕缕清香,蒲公英花蕾上的绒毛也顺风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再往南走,是一条河,河床很宽,约有五六十米,弯弯曲曲的水面宽窄不一,最窄的只有十几米宽,河水时而欢快,时而平静地自西向东流淌着,据说因为与城市的距离大约有十里地,人们都叫它十里河。
花丛
暮日之河
十里河是桑干河的重要支流,它的发源地就在举世闻名的云岗石窟附近,据网上考证,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到达云岗石窟的时候,用“山堂水庙,烟峙相望”来描述这里当时的情景。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五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多米,气势宏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的云冈石窟展现出的景象更加雄伟,宽阔的礼佛大道两边的石象驮着耸天石柱,佛前是亭台楼阁,湖水坏绕琼楼玉宇,流水潺潺涟漪朵朵,与古时有点映景了。
十里河南边有一个村庄叫茶坊村,有一座高度足有十多米的土堤与河隔开,看上去像一段土城墙,判断出在古代的时候这里的河水一定很深,由于水面不断的降低,土堤已经失去它的作用,不知什么时侯开了一个大豁口,大概是为人们交通方便所开。
秋景四
豁口下面距河床不远处有一块直径七、八米的大石头,石头下面有一股清清的泉水涌出,使周围的三、四米处形成了一汪清泉,翻过大堤再走一段路有两个池塘,我们经常到那里去游泳,每次经过大石头时,在这里饱饱喝一顿泉水,当清凉、甘甜的泉水喝进肚子里时,那种舒服的滋味怎一个“爽”字了得。
那时少年的我经常和小伙伴来这里玩,十里河两边的河床上长满了青草和灌木丛,形成了郁郁葱葱的开阔地,有一种叫沙棘的灌木,成片的生长着,每到秋天时树上长满了黄豆大小橘红色的果实非常诱人,吃一口酸中带甜非常可口,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酸溜溜”,每次来顾不上长满了刺的树干扎手,用刀砍几枝带回家,留着慢慢享用。
树的倒影
青草丛中偶而能蹦出几只兔子,会吓你一跳,等反映过来它已经跑的很远了。记得有一种叫地哥的小鸟,飞的很高,叫声有点象百灵鸟,但是比百灵鸟叫的更清脆响亮,婉转的叫声往往使我们停住脚步,坐在地上静静地听它“歌唱”,这种鸟喜欢在地上草丛里做窝,陪伴着这条匆匆流过的河,与它嬉耍为它“歌唱”。
平常河水最浅的地方只没过膝盖,约十几米宽。但是,当上游发大水时,河水像似一头咆哮的猛兽顺流而下,这时的水就深不可测了,而大多数时间它还是温顺平和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河水欢快的唱着歌轻快地流动着,水中的小银鱼高兴地在戏水,显出一种温暖和祥的自然景象。
记得小学快毕业时,我们班组织了一次夏季野游,男同学在水中摸鱼,女同学在草地上采花,组织猜谜活动,唱歌跳舞,尽情地享受着欢乐,热闹非常。但是,印象最深还是那顿野餐,实际上就是葱花呛锅放了一把虾皮的小白菜汤,但是感觉非常的鲜,那是我的第一次野餐,扑鼻的清香至今难忘。
时间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了,与祖国的发展一样,大同的建设也日新月异的发展着,过去的十里河已改造成十里河森林公园,在大树阴影的庇护下,一排排座椅供人乘凉,孩子们活动的场所造了一条巨龙滑梯,供孩子们游乐嬉闹,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修建的两个大湖泊用小桥相连,相似两只蓝色的大眼望向天际,低碳环保的理念已经被普遍接受,十里河森林公园就是我们这里的肺,帮我们净化着空气。
已经过了古稀年龄的我,却还是在怀念那条在阳光照耀下清澈的、闪闪发光的、欢快地唱着歌、活泼跳跃的曾经美丽的十里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