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篇文章登上了北京青年报

标签:
加拿大移民生活杂谈 |
分类: 加拿大移民生活 |
这是第一篇的报纸。
http://s16/middle/87c4ebf6gb0f1fc82aa0f&690
加拿大人都是大欠儿登
2011/10/18
00:00:00
外国人喜欢跟人打招呼,而且貌似黑人小孩儿对我们特别感兴趣,每次遇到都会更好奇地看我们,然后,蠢蠢欲动想搭讪。
走在加拿大的大街上,你最好不要带地图,要是你带了地图你最好不要拿出来看,要是你拿出来看了,最好不要带着迷惑的眼神四处踅摸,因 为要是你这样做了,你就有可能惹上麻烦!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不远处肯定会有一个老外笑眯眯盯着你,兹要你一有搭茬的意思,老外马上走过来,热情地对你 “嗨”一声,然后满脸菊花地看着你等着你问点啥。
我所说的绝非虚言,因为我从东北一来,我的一个在此地生活了一段时间的表妹就警告我,说:“姐,你小心点儿,这里的老外都欠儿,他们 吃饱撑得没事儿干,就愿意找人搭讪。你在大街上别乱瞅人,更不能对人笑,不然老有人对你笑,跟你搭茬,咱还得学语言找工作“忙”得心里发烦脑袋上冒烟儿, 哪有工夫陪那些“闲”得冒烟儿的老外们说笑搭讪啊!”
嗯,表妹是过来人,此话有理,记在心间。
可咱这刚一来,不管怎么说还是觉得到处都新鲜,那眼睛免不了要四处踅摸,可又不具备只踅摸物件儿不踅摸活物的本领,所以,麻烦果然如期而至!
这天,吃过晚饭,站在阳台上望天儿,一不小心望到了对面十米左右邻居阳台上的大妈脸上,结果这个邻居大妈对我粲然一笑,并挥手招呼, 随之一个夸张的“嗨” 的口型,慌乱之下,我也只好勉强回复了一个中国式的微笑加嗨。打这以后,我每上阳台,要么只看50米以外的地方,要么猫腰探头提前侦测好前后左右没有可以 打招呼的大妈再出去。
还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儿去塞内卡学院,一路两边都是HOUSE居民区,我四处踅摸,一不小心一眼看到了一个站在家门口的帅哥,帅哥 看到我看他,冲我就是粲然一笑,送我一个大菊花,我回以微笑,并得意地告诉老公:“看,有一个外国帅哥冲我笑呢!”老公受刺激了,说:“别臭美了,老外的 审美都有问题,不然中国的剩女在美国咋那么畅销?”
还有一回,在电梯里,进来两个中国小女孩儿,大的约摸十多岁,小的约摸四五岁,小的很活泼,一路叽叽喳喳地讲着英语,姐姐时而回一两 句中文。小家伙也对我和大儿很好奇,老看我们,我和大儿也报以中国式友好的微笑。她们先到,下梯时,小家伙冲着我们也是粲然一笑,挥手说:“bye bye!”电梯门一关上,大儿就跟我说:“完了,我发现一到加拿大,连中国小孩儿都变这么欠儿了!”
我在加拿大发现,尤其是小朋友,特别喜欢跟人打招呼。而且貌似黑人小孩儿对我们特别感兴趣,每次遇到都会更好奇地看我们,然后,蠢蠢 欲动想搭搁,或者至少也会跟我们说HELLO和BYE BYE。这里的小孩儿跟陌生人打招呼就跟咱在中国教孩子见到亲戚朋友要叫叔叔好阿姨好一样平常。可咱在中国,告诉孩子只能跟熟人和朋友搭话,要是见到陌生 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有人跟你搭话,就赶紧走开,走不开就赶快往人多的地方跑,再不行就找警察叔叔,千万不要跟陌生人多搭搁。因为在家长眼里,这陌生 人不是拍花的就是下药的,再不就是拐骗小孩的,所以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甚至还把这拍成了电视剧,名字就叫《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老外爱笑爱搭搁,不管走到哪里,基本看到的都是张张笑脸和友好的招呼。而且老外不怕被瞅,你可以随便瞅他。你不瞅他时,他就笑眯眯的该干啥干啥,要是你一瞅他,他准保回你一个灿烂的大菊花。
欠儿,又叫欠儿登,是东北方言,形容人爱凑热闹!什么事儿都管都问!
欠儿登这个词儿就是给加拿大人发明的,加拿大人跟俺们东北大欠儿登简直就是一个妈养的,我可以用地道的东北方言歌词形容一下加拿大人,那就是:
俺们那嘎都是加拿大银, 加拿大银他都是“大欠儿登”。
鼓励敢于秀自己
2011/11/01
00:00:00
来了加拿大这段时间,大大小小也经历不少的文化差异,但在所有的文化差异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加拿大的“秀自己”文化。感觉老外们在“秀自己”方面的思维方式跟咱中国人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发现,在这里如果你不主动“秀”出你自己,你就很难让别人关注到你。
大儿今年十三岁,在加拿大上八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二。我大儿的个性原本就有一点内敛,再加上他从小接受的也是咱以含蓄为主的教育, 所以大儿从小到大那都是相当的含蓄!他这种含蓄内敛的个性在国内的时候还是挺受大家认可的,经常被老师表扬为踏实,被叔叔阿姨们夸奖为稳重。可到了加拿大 以后,他这种个性却受到了挑战。原来在国内的时候,大儿学了吹黑管,并且考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业余九级,还参加过咱朝阳区的艺术节获过奖,以业余水平来讲是 吹得还算不错。我来之前听说加拿大很重视艺术类教育,刚好大儿有这个特长,就指望着大儿借这个特长来到这里应该很快会被老师同学发现,并借此可以被大家关 注,使大儿获得信心、交上朋友,可以有利于他的融入。可开学后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的特长被发现这事儿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后来问了大儿才明白,原来大儿一直 等着呢,他在音乐课上也呜了哇啦跟同学一起吹了,却一直没有被老师同学发现,也没有人邀请他参加乐团。
为了了解清楚怎样才能参加乐团,我特意去了一趟学校。询问之下才知道要想被邀请参加乐团,孩子必须在音乐课的时候主动站到老师面前去 “秀”出自己,这样才有机会被邀请进乐团。大儿之前也看到过其他的同学主动站到老师前面去吹给老师听,但咱孩子的思路还是中国的思路,习惯了被动地等在那 里,不愿意主动地去“秀”出自己。可加拿大的理念是你有本领得自己“秀”出来,你藏着掖着等别人发现,估计等得“黄花菜都凉了”你都不一定有机会!问明白 之后,我跟大儿说了这个情况,大儿似乎还有点不太愿意接受这种方式,最后经过我的反复劝说,才终于同意在第二天的音乐课上试着主动秀一秀自己。然后那天大 儿放学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问了大儿“秀”自己的感受如何?“含蓄”的大儿告诉我“秀”自己的感觉“还行”,说他“秀”完当天就被邀请进了乐团参加排 练,并兴奋地跟我说:“嗯,妈妈,我好久没有找到这种乐团的感觉了!”
看吧,事实证明,在加拿大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就得主动“秀”出你自己!这点跟咱中国的文化差异还是比较大,咱中国文化讲究含蓄, 咱中国人在公共场合不习惯“秀”自己,但在加拿大我发现,如果你整天低调,大家关注那些主动在人前“秀”自己的人还关注不过来,谁还有时间关注整天“破被 子叠着”的你呢!
看来我和大儿都得入乡随俗了,我得改变教育观念,经常鼓励大儿“秀”自己;大儿也得与同学俱进,逮着机会就要主动“秀一秀”自己!
前一篇:万圣节快到了
后一篇:加拿大读大学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