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摹仿大肌肉群运动;
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开始了)。
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上可以是:
拍桌子 拍手 拍腿 敲桌子 挥手(象打招呼似的)
握双手 摇头 点头 转身 用手把脸捂起来
拍肩膀 拍头 跳 抱臂 磨擦手掌
拍肚子 踏步 伸手 插腰
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予强化。
逐渐地减少实践的提示,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加强表扬获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正确时才给他强化。
项目二:摹仿大肌肉群运动;
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开始了)。
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上可以是:
拍桌子 拍手 拍腿 敲桌子 挥手(象打招呼似的)
握双手 摇头 点头 转身 用手把脸捂起来
拍肩膀 拍头 跳 抱臂 磨擦手掌
拍肚子 踏步 伸手 插腰
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予强化。
逐渐地减少实践的提示,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加强表扬获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正确时才给他强化。
。
项目三:精细动作摹仿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一边做(小肌肉群的)动作,一边说:“这样做。”
这可以包括:
双手合掌 伸大拇指 扭动手指 双手磨擦
双手握掌或伸开手掌 碰两个手指(食指)
食指和拇指捏在一起 指鼻子、眼睛、耳朵、嘴
伸出食指等。
注意:对三岁以下的孩子是很难做到的。
③ 用帮助促使他模仿,立即予以强化。
④ 逐渐减少帮助。
项目四:摹仿口形的运动: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是否注意。
② 边示范边说:“这样做工。”
口型动作包括:
张嘴 伸舌头 噘嘴 磕牙齿
吹的动作 笑 吻 舌头抵上下牙齿等
注意: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语音模仿,那么一边做动作,一边要发出声响。如果孩子不能摹仿你,你们可以坐在镜子面前操作。从镜子里学习模仿动作。
③跟别的其它项目一样,只要做对了就要给他强化。先给帮助提示,逐渐减少到孩子听到了口头指令就能够正确反应。
项目五:听从简单指令(一步的)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在注意你
② 给他指令。包括:
坐下 站起来 来 手放下
挥手 抱我 握拳 拍手
转身 跳 亲亲我 扔掉
关门 吹 拿纸 开开灯
踏步 放在桌子上
注意:这不是模仿动作了,而是听口头指令完成动作。所以不给以示范,但是可以手把手帮助他完成,直到他听了口令能够正确完成为止。
③ 强化和逐渐减少提示的方法和以上项目的要求相同。
这个项目也可以包括其它的简单指令。你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希望他做些什么,利用训练来强化他,这样的内容就有更多的泛化机会。
项目六:学习
项目七:相配、区别物体
A、相配(一双、一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力集中。
② 把一件物品(比如:杯子、扣子…)放在桌子上面。
③ 把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物品给孩子,同时叫他相配,“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④ 提示他做出正确的反应(把东西放在了第一个物品的旁边——较近),给以强化。
B、相配(两双、两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注意力集中。
② 把两个不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比如:一个杯子、一个勺子,这两件东西要从形状上不容易混淆)。两件东西要摆放的距离离孩子一样远。
③ 拿另外的一件东西(和上面的东西摆到一起)给孩子,要求他“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
④ 如果他摆得不对,马上把东西放还给他,让他重新来一次。对他说:“不对”并且重复说:“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用手把手地提示他正确摆放。
⑤ 对他正确的操作给以强化。和以上操作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强化。
⑥ 在孩子学会了将以上两件物品相配以后,再练飞随意地相配(比如:一次用杯子,两次用勺子)。也要使用提示和强化的手段。
C、相配(两对物品位置变换不定)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注意力集中
② 和B项操作一样,只是要随时把桌子上的东西位置变动。为的是不要使孩子只是记住固定的摆放位置(比如:杯子在左边,勺子在右边的放法)。
注意:要做好了A、B、C、三项操作练习以后,可以练习用三、四对物品相配,教他区别更多的东西。
项目八:相配平面的东西(图片)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力集中。
② 和把物品相配操作过程一样,将一张或向张摆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③ 递给孩子一张和桌子上图片之一相同的图片,要求他:“把一样的图片摆在一起。
④ 提示他把图片摆在一样的图片上,并给予强化。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九:将物体和相同的图片相配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力集中。
② 把一或几张图片摆在桌子上。
③ 把和图片相同的物品给孩子(比如:使用鞋子的图片时,配合给孩子真的鞋子)说:“把……(鞋子)和……(鞋子)摆在一起。”
④ 提示他将物品摆放在(相应物品的)图片上,给予强化。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十:相配颜色 形状同,颜色不同
① 和孩子对面坐在桌子的两边。使他的注意力集中。
② 把几个(可以自己制作)放在桌子上。
③ 拿另外一个有颜色的卡片(和桌子上的卡片之一颜色相同,所有卡片的形状应没有区别)给孩子,要求他“把……(红、黄或兰)和……(红、黄或兰) 色的卡片摆放在一起。
④ 提示他正确地摆放,并给以强化。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十一:相配形状:颜色同,形状不同
① 和孩子对面坐在桌子的两边。使他的注意力集中。
② 把握应该或几种形状(可以自己做。平面的或立体的形状)摆放在桌子上。最好所有的形状都是一种颜色的。
③ 拿给孩子另一个物体(和桌子上的某一个形状相同,而颜色和桌子上的颜色不同),要求他“把……(方形、球形等)的和……(方形、球形等)的摆在一起。
④ 提示他正确地摆放,并给以强化。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十二:物体(领悟和表达)
A、领悟:认识物体
① 把一个或向个物品方在桌子上,确定他的注意力
② 说:“给我……(物品的名称)”
③ 用实践性提示帮助孩子给你那个物品,强化他的反应。强化和提示和以上项目一样,逐渐减少。
B、表达:能够说出物品的名称
① 把一个或几个物品放在桌子上,确定他的注意力。
② 问:“这是什么?”
③ 提示孩子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给予强化。强化和提示和以上项目一样,逐渐减少。
项目十三:图片(领悟和表达)
A、领悟:认出图片里的物品
① 把图片放在孩子的面前的桌子上,确定他已注意。
② 说:“指出(图片上的)
③ 用现实提示帮助他正确指出,并予以强化。
④ 强化和提示逐渐减少(如以上项目)
B、表达:能够说出图片里的物品名称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已注意。
② 拿起一张图片给他看,问:“这是什么!”
③ 提示孩子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给予强化,强化和提示和以上项目一样,逐渐减少。
项目十四:认熟人
A、照片里的人
① 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把一张或几张(开始1-2张,逐渐加到4-5张)照片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② 说:“指给我看人名(如:妈妈)
③ 提示孩子指你要求的照片,给予强化。
④ 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B、in persan(当场)
① 你和孩子对面坐,一个熟人也在房间。
② 说“当场人”那里
③ 提示孩子走到那个人那儿,强化他的反应。
④ 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注意:教孩子区别两张熟人照片之前,先用一张照片,一张东西的照片,这样比较容易区别。逐渐加别人的照片,如果孩子有困难认出当场的人,可以用照片当提示,把它出示给孩子看时说:“去××那里。”
项目十五:动词(动作和图示)
A、听从口头指令做动作
① 和孩子对面坐在桌子旁(旁边有需要的东西),确定他的注意力。
② 要求孩子(动作)
③ 现实提示帮助孩子正确完成动作,立即给予强化。强化和提示要逐渐减少(如以上项目方式操作)。
B、能够指出动作的相应图片
① 和孩子对面坐在桌子旁,出示有关动作的图片给他看。
② 让他指出是:“哪个在跑(或跳……动作)?”
③ 用现实提示帮助孩子指出动作的图片,给予强化。强化和提示要逐渐减少(如以上项目操作方式)。
要求的动词可以包括:
站 坐 拍手 吃 转 跳
抱 吻 吹 睡觉 敲 看书
画 哭 梳头 扔东西 走路 踢等等
项目十六:环境中的物体(领悟和表达)
A、认识环境中的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能够注意。
② 叫他去摸——(某一物体)
③ 用现实提示帮助孩子去摸那个物体,给他强化,和以上项目中一样逐渐减少给他的提示和强化。
B、能够说出环境中物体的名字
① 带孩子到某物体旁,使他注意
② 指着这个东西问他:“这是什么?”
③ 提示孩子说出东西的名称,给予强化,和以上项目一样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环境中的东西可以选择:
桌子 窗户 地板 门 灯 楼梯 床
书架 窗帘 冰箱 炉子 脸盆 痰盂 衣柜
注意:先从身边的物体开始做,逐步地扩大范围(和孩子有一定距离的物品),他可以讲物品的名称,也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
项目十七:指书上的图片
① 给孩子看书上的一页。
② 说“指给我看东西名字”
③ 提示他反应正确,给予强化。
④ 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注意:一开始可以把孩子认识的东西放在小册子,让他指,后来,要泛化这个技能到更自然情况(如睡觉前看书)
项目十八:物体的作用(领悟和表达)+
A、领悟:通过作用认识物品
① 把物体或物体的图片放在孩子的面前,让他注意。
② 询问他:“你用什么来喝水/写字/睡觉/……?
③ 提示孩子提出适当的物体或图片。给予强化。在操作过程中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B、表达:能够通过功用的提示说出物品的名称。
① 坐在孩子的对面,让他注意注意力集中。
② 询问:你用什么东西来写这/吃饭/睡觉/……?
③ 这里是期待他用语言来表达。提示他说出那个物体的名称。及时给予强化。
④ 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减少对他的提示和强化强度。
C、表达:能够说出物体的功用。
① 坐在孩子的对面,让他注意力集中。
② 说出:“用……(这个东西的名称)做什么用?”
③ 提示说出物体的作用,给以强化。可以只说一个词(如笔:写字);也可以是讲完整的句子(如笔:说:“我可以用笔写字”。)
④ 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减少对他的提示和强化强度。
这项练习可以选用:
写字/铅笔 喝水/杯子 吃饭/筷子
剪纸/剪刀 睡觉/枕头 坐/椅子
画画/蜡笔 洗手/肥皂 梳头/梳子
……等等
注意:只能选择孩子能够讲出名字的物品。
项目十九:所属关系(领悟和表达)
A、领悟
① 在孩子的附近有熟悉的人(他能够见到),要求孩子:“去摸摸……(比如:去摸摸华华的手)。”
② 提示他正确的瓜在(去摸华华的手),给以强化。
③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表达
① 你指着一个孩子认识的人的衣服或身体的部位说:“谁的衣服(或身体某部位)?”
② 指示他作出回答(比如:“这是毛毛的衣服……。”),并给以强化。
③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二十:认识环境里的声音
A、指出代表声音的图片
① 把图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 放一个声音录音带。
③ 问:“你听到了什么?”
④ 提示他指出相配那个声音的图片,强化他的反应。
⑤ 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B、说声音的名称
① 放一个声音录音带。
② 问:“你听到了什么?”
③ 提示孩子讲出声音(如电话响)。
④ 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声音内容包括:
a、电话响 b、钟滴嗒声 c、青蛙 d、打喷嚏 e、开门 f、狗叫
g、鸭子叫 h、婴儿哭 I、猫叫 j、钢琴声 k、救护车 l、鸟叫
m、球弹跳 n、汽车启动 o、水溅 p、猪叫 q、牛叫 r、喇叭吹
s、喝饮料 t、打锤 u、门
项目二十一:指出想要的物品
A、指出你拿着的物品(只有一个东西)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你拿起一件他喜欢的东西(可能是玩具,也可以是食物)给他看。问:“你要什么呢?”
③ 用手把手提示让他先指一下,再摸摸这个东西,然后马上把东西给他。让他玩,或给他吃(那个东西)。
④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指出你拿着的物品(两件东西之一)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你一件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另一只手)拿一只他不喜欢的东西给他看。询问孩子:“你要什么?”
③ 提示孩子指出他喜欢的东西。马上给他。
④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C、指出桌子上的东西
① 把一个孩子喜欢的东西和一个他不喜欢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放在远一点,孩子够不到位置上)。
② 询问:“你要什么?”提示他指出他所要的东西,并马上把这个东西给他。
③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D、在没有口头指令的情况下指出所要的东西
①把几个他喜欢的、以及他不喜欢的东西放在桌子上(在够不到的位置上)。
②稍等片刻,如果发现孩子要拿某个东西,就提示他指示给你看,如果他指出来,马上就拿给他。
③如果没有表示出想得到的东西,就拿他喜欢的东西逗引他。
④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
项目二十二:使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A、用单词表示要求。
①把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并不喜欢的东西放在桌子上,问孩子你要什么?
②提示孩子指出所要的东西,并讲出这件东西的东西。
③ 如果孩子正确讲出了所要东西的名字,就把东西拿给他。
④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使用两动宾词组表示要求。
①把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并不喜欢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询问孩子你要什么?
②提示孩子说“要…”(所要东西的名称)。
③如果孩子正确讲出了“要某某东西” ,就把东西拿给他。
④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C、使用主谓宾短语表示要求的练习。
①把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并不喜欢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询问孩子你要什么?
②提示孩子说“我要…”(所要东西的名称)。
③如果孩子正确讲出了“我要某某东西”,就把东西拿给他。
④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D、使用祈使句表示要求
①把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并不喜欢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询问孩子你要什么?
②提示孩子说“妈妈(或爸爸…)我要…”(所要的东西的名称)。
③如果孩子正确讲出了“妈妈(或爸爸…)我要某某东西”,就把东西拿给他。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二十三:要、不要(比较喜欢、比较不喜欢)
A、不喜欢的东西
① 和孩子对面坐着。
② 把一件孩子不想要的(不感兴趣)东西拿给孩子,问他:“你要不要……(某物品)?”
③ 提示孩子摇头或讲出“不要”。
④ 孩子做到时,就立刻将东西拿开(最好是再看不到了),给孩子强化。
⑤ 和以是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喜爱的东西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把一件孩子不想要的(不感兴趣)东西拿给孩子,问他:“你要不要……(某物品)?”
③ 提示孩子点头或者讲“要”
④ 孩子表示后马上把东西给孩子。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C、要、不要的区别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随意交替地将孩子有兴趣及没有兴趣的东西拿给他,询问他:“你要不要……(东西的名称)?”
③ 提示孩子正确表达,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二十四:会称呼熟人
A、看照片里的熟人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拿给他看(熟人的)照片,并问他:“这是谁?”
③ 提示他讲出对那个人的称呼,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在房间里的熟人
① 在有熟悉的人在房间(或附近)时。让孩子注意力尽量能够集中。
② 指着那个熟人问孩子:“这是谁?”
③ 提示孩子讲了对那个人的正确称呼。给以孩子强化。
④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注意:开始选用的熟人应该是比较容易区分的角色,比方说:妈妈、弟弟……。
(不宜让他识别相似的角色。比如:两个小姐姐;或叔叔和舅舅;姑姑和姨姨之类的)。
项目二十五:选择技能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拿两件他喜欢的东西(拿在你自己的手中)给他看。
③ 问他:“你要……还是……?”
④ 提示他指出或讲出他最喜欢的东西,马上给他。
⑤ 逐渐减少提示,他每次讲对,都把东西给他(开始时,用来选择的两样物品应该一件是他十分喜爱的物品,另一件是他稍微有兴趣的物品。这样做有帮于他理解《分辨》和《选择》的概念)。
注意:如果孩子还不会说话,可以教他用手指点所选择的物品。他如果已经能够较快地选择出摆在他面前的物品时,可以让他对一些看不见的物品进行选择(比如:“你要苹果还是要饼干?……”)。还要注意,每次问话时要变换物品名字的顺序,避免他只是选择讲的最后的物品。
项目二十六:社交问题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问他一个社交性问题,帮助孩子讲出正确的回答。
③ 给他强化。并逐渐地减少提示与强化。
可以问的问题包括:
·你叫什么名字?
·你几岁了?
·你(今天)好吗(高兴吗)?
·你住在哪能里?
·你的(兄、弟、姐、妹)是谁?
·你喜欢玩什么?
·你的爸爸、妈妈叫什么?
·你喜欢吃什么?
·你在哪里上幼儿园(上学)?
·谁是你的朋友?
·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你家住在哪里?
·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什么是你最喜欢的玩具?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的老师叫什么?
项目二十七:动词的练习(动作的图片,别人的动作,自己的动作)
A、对图片中的动作的表述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看你。
② 给他看动作的图片。
③ 询问:“这是在作什么?”
④ 提示孩子正确地说出图片中的动作的动词,并给予强化。
B、对他人动作的表述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看你。
② 作一个动作后,询问孩子:“我在作什么?”
③ 提示孩子讲出你所作的支作,并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项目一样,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