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课体会:听侯秉琛老师《草船借箭》有感

(2011-07-30 23:37:02)
标签:

工作笔记

分类: 听课评课
                                         90分时间,100分精彩

            ——5月13日听侯老师《草船借箭》有感

    今天上午我们又带着满心的期待,走进了侯秉琛老师的课堂。整堂课,我们学生一起跟着侯老师了那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走进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衷心感谢老师的辛勤奉献,让我们共同度过这精彩而欢乐十分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侯老师面前,在中文博士面前,在诸多教学前辈面前,没有居高临下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我们怎能妄用一个“评”字!因此恳请侯老师以后顾及场合,不要随便点我们的名字发言了。在骨干班、在我们的“有思”里也就不怕大家见笑了

一、引用博士的一句话评价:上课轻松,一个半小时,没觉得累。

    从开始上课,讲三国故事,教师夸学生知识丰富,问学生该怎样回答开始,孩子们口中的“哪里哪里”、“彼此彼此”、“岂敢岂敢”...就给整堂课奠定了欢乐的基调。老师并非在故意调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古典小说中一些常用的词语,以便更好的理解小说。我没有计算这一堂课学生们和听课老师们总共笑了多少次,但我始终在观察孩子们,个个聚精会神、开动脑筋,大家和侯老师一样全体忘记了时间,一点没感觉到累。随着侯老师最后对瑞景小学这群孩子的肯定和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过奖过奖”,这节课又欢笑声中结束。我真得用袭丹丹老师评课时说过的那个词来形容我的感受了——惊叹。

实实在在,文本细读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但这种解读并非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细读,有时,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 通观老师的课堂,整节课都在读一个词:神机妙算。从这个词切入课文,解读诸葛亮的特征:知天文,巧指挥,识人心。开课伊始,老师直奔主题,问学生小说主要人物,当学生答出诸葛亮、周瑜、鲁肃时,老师强调“主要”二字,随学生纠正后的回答在黑板中间竖板书“诸葛亮”三个大字,为学生指明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方向和核心

    精细之处,随处可见:

    第一张幻灯片:《草船借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鉴

       献秘笈黄盖受刑;

    “蒋干盗书”的故事引入;

    “神机妙算”的逐字分解解释;

    对“周瑜请来诸葛亮后是怎样为难他的(四条)”的解读以及“诸葛亮的态度(四条)”的分析解;

    对周瑜和诸葛亮三个回合交手胜负的分析;

    对诸葛亮知人、识天、巧指挥的解读;

    对“草船借箭”情景模仿、再现以及十处以上妙处的探究

等等等等   

    如果我们上课也能这样把握课文,还愁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能透彻的理解吗?今天一位老师评课时说得好“不是我们的学生不行,而是我们不行...”

三、巧问妙点,指导学法。

    还要从上课伊始的“岂敢岂敢”、“过奖过奖”开始说,这里侯老师点拨学生了解当时人物的说话习惯对理解小说很有用处。随后侯老师说“每篇文章都有点睛之笔”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什么,学生起初没有理解,老师马上换言之“每篇文章都有表示主旨的句子(中心句、关键句),点拨学生读书要抓住关键的句子和关键词语。在解读文章第一部分时,教师随机出示了周瑜为难诸葛亮的“四条”和诸葛亮的态度“四条”。逐一细致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把每句话都概括成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周瑜的“明知故问、引入圈套、步步紧逼、置于死地”,孔明的“毕恭毕敬、将计就计、胸有成竹...”当最后的“稳操胜券”一词从孩子们嘴里脱口而出的时候,在座的老师无不为之叹服——叹服侯老师的巧问妙点,叹服孩子们的小小智慧。在这里,侯老师点拨学生,读文章,要按照顺序,抓住要点去读。

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这样一来,诸葛亮大智大勇、傲视群雄的英雄本色,在师生的笑谈中显露无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侯老师说正处于身体的疲劳周期,而且听力还不是很好,学生说的话部分都听得不是很清楚,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可以想象如果侯老师状态好、听力佳的话,将会是何等一种精彩呢?

最后,代表我们班的全体学员向敬爱的侯老师表示感谢和献上祝福: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辛勤奉献,祝福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10-05-14 00:23:49)有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