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今日苍南》怀有一位老农对家门前菜园子一样的情感

(2024-06-03 08:56:40)

我对《今日苍南》怀有一位老农对家门前菜园子一样的情感

 

短平快是报纸副刊的特点,日常生活中遇见的凡人、琐事,每有表达的冲动,诉诸笔端,文成经过多次打磨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投给《今日苍南》副刊。也因于此,我有生以来第一篇见诸报端的文字首发于《今日苍南》,换句话说,《今日苍南》给了我文学上的“第一次”,所以,我对《今日苍南》,犹如一位老农面对家门前的菜园子一样,怀有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记得那是20153月,题目是《站不起的伤不起》,写的是身患癌症拄着双拐的残疾教师章步其乐观豁达的故事。文章见报后,报社领导以媒体人特有的职业敏感和人文情怀,敏锐地捕捉到此中大有文章好做,第二天派记者跟踪采访章步其,后来又跟相关部门接洽,动静做得很大,使得彼时无助的章步其老师在报社的助推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慈善关爱。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副刊虽小,其实发挥的作用可以很大。自此后,在《今日苍南》上陆陆续续发了一些豆腐块文字,屈指算来,至今估计有大几十篇了。最近几年比较关注当下性写作,譬如:年关将近,在理发店里邂逅一位龙虾手的外地快递小哥,写了《邂逅如风》;晚餐时间,与朋友去往饭庄路上看见几个场景,写了《下班之后》;上班间隙,在县小后门口看见一位修补路面的女人,写了《在补地的年轻母亲》;双休日,与友人在江边散步偶遇一对捕鱼的外地夫妇,写了篇《横阳支江畔撒网的一对八零后》;认识小区门口一位古灵精怪的小朋友,写了《我的邻居阿荣》;得知小区清洁工老杨因患椎间盘突出症将被辞退,而其又舍不得离职,写了篇《老杨叔》,等等。这些小文篇幅不长,两千多字光景,跟小中学生习作差不多,说是散文其实更像记叙文,只不过比新闻略多了点文学性,呈现的是当下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作者不吐不快的所感所思,给了《今日苍南》副刊,就能快速见报,及时满足作者急于表达的欲望,那种酣畅淋漓之感非写作者不能体会。等到小文见报之后,把饱含油墨香的崭新报纸送给相关的人物原型,给笔下这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朋友捎去一丝惊喜,一点慰藉,我想,这些朋友一定也会像我一样珍惜这份缘,好好珍藏这份报纸。毕竟报纸受众多,辐射面广,影响大,是其他文学期刊、书籍所不能替代的

这些稿子往往是给了编辑之后,才突然发现其中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不是很满意,需要修改重投,我知道重投意味着给编辑增添了额外的麻烦,然而有时甚至还一而再再而三,所以每次重投时都心怀歉意,犹豫再三,然而副刊编辑老师依然大度,态度和蔼,每次笑嘻嘻接纳,没有一点厌烦,令我这样非科班出身的基层作者非常感动。在这里也想表达对《今日苍南》副刊编辑团队的感激之情。

一点建议,以后争取多开这样的副刊笔会,最好是每半年一次,形式可以考虑:针对较有潜质的年轻作者的一篇或几篇稿子展开讨论,在肯定优点的同时,给予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