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文化公园

标签:
杭州六和塔古塔博览苑 |
分类: 旅游笔记 |
http://s12/mw690/002u5dSOgy6PIkScEEr6b&690
六和文化公园在杭州月轮山上,月轮山在西湖之南钱塘江畔。
这是许多人熟悉的地方,我至今陌生的文化公园。
又一次经过门口,不再犹豫;进去吧!且留下浅浅脚印,待他日回眸。
http://s6/mw690/002u5dSOgy6PIkSKIsZa5&690
听,钟声悠扬,一、二、三、四、五、六,那是游客在敲钟祈福。
大钟内壁,已贴满了写上福语的“六和祈福”黄色标签。来敲钟祈福的人还真不少呀!
读简介:六和塔自古就有使用黄钟大吕驱逐潮神,以期江涛平静,国泰民安之说。1996年六和钟声重鸣,现除夕到六和塔“敲钟祈福”,已成为市民的一项传统活动。六和铜钟仿明款铸造,高2·25米,重2·3吨。
http://s5/mw690/002u5dSOgy6PIkTg1AEd4&690
清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弘历南巡到杭州,两次专游六和塔,还赋写诗章数篇。对钱塘江、月轮山一带的山河风光,这位以风雅自命的当朝皇上大加赞赏,发出了“壮观至是真空前,那更息心安四禅”的感叹。兴之所至,他还重新撰写出一篇塔记,并在塔前牌坊上题写了“净宇江天”四字;
今看到的“净宇江天” 牌坊,有四柱三间,立于二层台基之上。坊间及四柱夹杆石上浮雕图案精美。坊额“净宇江天”四个大字由刘海粟书写。
http://s12/mw690/002u5dSOgy6PIkTKFQf4b&690
过“净宇江天”牌坊,便来到了六和塔前。
一层塔门两边的对联:一塔声江天越水潮奔初月上
六和存佛地吴山本落大桥横
http://s13/mw690/002u5dSOgy6PIkV7z2s7c&690
据介绍:北宋开宝三年,吴越国王钱镠命智元禅师主持,为镇江潮而建塔,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层, 塔内只有7层。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之杰作,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上飞驶的风帆, 苍郁的群山……
http://s4/mw690/002u5dSOgy6PIkUDONR23&690
清乾隆皇帝(1751年)游六和塔,兴致大发, 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扶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http://s2/mw690/002u5dSOgy6PIkVJ9iFd1&690
六和钟声的对面是六和碑亭。亭内乾隆书写的御牌,是杭州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乾隆御牌之一。
六和典故景点
http://s16/mw690/002u5dSOgy6PIkWmqoD4f&690
钱王射潮
传说唐末五代吴越王钱镠治理杭州时期,钱江海塘边修边塌,原来是江中潮神作怪……(见上图文字)
这只是传说。
从现代科学来看,地球上的潮汐是海洋水体受天体(月亮和地球)引力作用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而形成的一种周期性运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地球、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在一起,力量特强,易形成大潮。
钱塘江潮形成,喇叭形的河口也是原因之一。杭州湾外的江面宽度100千米,往里急剧收缩,至距湾口90千米的钱塘江口海盐澉浦时,宽度只有20千米,杭州市区的河宽仅1千米。当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水面迅速壅高。又因这里的河底有大量沙坎,进入湾口的潮波遇到沙坎,水深减小,阻力增大,前坡变陡,后坡变缓。当前坡陡到一定程度后,前锋水面明显涌起,从而形成涌潮。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受天文和地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http://s15/mw690/002u5dSOgy6PIkWZDWe6e&690
http://s15/mw690/002u5dSOgy6PIkXzjcide&690
1985年版的《水浒传》第九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
抄其中一段内容: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沐浴……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看其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大惠禅师下了火已了,众僧诵经忏悔,焚化龛子,在六和塔山后,收取骨殖,葬入塔院……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做清闲道人,十分好了……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
宋江等随即收拾军马回京。比及起程,不想林冲染患风病瘫了……林冲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视,后半载而亡。
中华古塔博览苑
古塔博览苑在六和塔西侧后山上,我看到的塔较旧,杂草落叶铺地,显得苍凉。那么多古塔散布山麓,又遇阴天,倍感静寂,看了小部分就下山了。
据介绍:中华古塔博览苑占地66700平方米,荟萃全国有代表性、艺术价值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古塔100座、分别以2:1、5:1、8:1、10:1等不同比例缩小建造,讲究仿真、仿实,造型结构、材质、装饰、颜色,都力求与原塔相同。
拍了15张古塔照片,选出4张加上网查找的介绍贴上。
http://s11/mw690/002u5dSOgy6PImGtBxg1a&690
石宝寨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
石宝寨位于重庆忠县境内长江北岸边,距忠县城45千米。
石宝寨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 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铁索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寺庙,嘉庆年间又聘请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铁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势修建这座九层楼阁 从此,香客及游人可免攀援铁索之苦,上楼直达山顶,1956年又加以修建改为12层,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眺望长江景色的"小蓬莱"了。
石宝寨以奇特的建筑和许多有趣的传说闻名于世。被列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
http://s13/mw690/002u5dSOgy6PIkYTWbiac&690
宁夏银川海宝塔
宁夏银川海宝塔又称赫宝塔、黑宝塔。因其与银川市西的承天寺塔遥遥相对,又俗称北塔。海宝塔与市内承天寺塔遥相呼应,是宁夏八景之一,素有“古塔凌霄”之誉。海宝塔塔身坐落在宽敞的方形六基上,连同台基总共十一级,通高54米,塔身呈正方形,四面中间又各突出一脊梁,呈“亚”字形,为我国十六名塔之一。
http://s5/mw690/002u5dSOgy6PIkZxkxK44&690
山东历城九顶塔:位于济南灵鹫山九塔寺内,建于唐代,高13.3米,基呈八角形,单层砖塔,为水磨对缝砌筑而成。檐叠涩向外挑出17层,又叠收进16层,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线,异常柔和。塔的刹部结构处理奇异,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3层小塔8座,高2.84米,中央筑有中心塔,高5.33米,形塔林式塔顶,故名九顶塔。塔身南面距地高3.1米处,辟一拱门,内为佛室,室内雕一佛工罗汉,并有残存壁画。该塔造型华美,国内罕见,日本出版《世界美术全集》称该塔:“匠意纵横,构筑奇异,其它无能及”。
http://s14/mw690/002u5dSOgy6PIl0lbUF1d&690
北京清净化城金刚宝塔: 位于北京市安定门西两公里外的西黄寺内。此塔因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秋天,西藏班禅额尔德尼六世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住在西黄寺内,不幸当年病逝北京。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清高宗为纪念班禅额尔德尼六世,建造了这座埋葬班禅额尔德尼六世衣冠的石塔,取名清净化域塔。
此塔是清代佛塔建筑艺术上的力作,又是汉藏两族人民友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