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伐林:别再叫我诗人

(2011-09-15 16:27:17)
标签:

杂谈

     “请别再叫我诗人。”上个世纪80年代名噪一时的诗人高伐林,昨日笑着对记者说:“我到美国近十年,写了不到五首诗,而且都不是正式发表的,现在称我为独立撰稿人比较合适。”
    高伐林,武汉大学中文系77级学生,1950年出生于武汉一医学世家。高伐林从小有着文学梦想,在恢复高考前开始诗歌创作,进校时已小有名气。进入大学后,高伐林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成为当时有名的校园诗人,其代表作《答》,荣获中国第一届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作品奖,与舒婷、顾城等一起,被誉为“朦胧诗人”。
    然而,毕业后的高伐林,却在公众眼中消失了。“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团中央宣传部工作,后来自己还是想走创作这条路,便申请调到北京铁路文工团当专业创作员,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和曲艺创作,但都没有从事诗歌创作。”
    高伐林用“瓜菜代”来解释当时自己靠写诗走红。他说,就像饥荒年代没有粮食,用南瓜蔬菜来替代一样,文革后,老一辈的诗人被打倒了,新一代创作人员没有崛起,自己刚好充当了“瓜菜代”的角色,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喊出了当时年轻一代的心声,所以,在校园里很有市场。“其实,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当时的作品,自己都觉得过于粗糙,理胜于情,思辩的分量过重。”
    1990年的最后一天,高伐林远走美国,当上了一名独立撰稿人,开始挖掘历史名人后辈的故事。“我从毕业开始,几乎远离了诗歌。但写诗的激情并未在心中熄灭,它埋的更深了。何时会绽开火花?等到自己功力修到的那一天吧。”

    个人命运从来就与国家休戚相关

    再见高伐林,禁不住想起了与他同时代的一个女诗人,她叫舒婷。
    1979年,文革浩劫后的神州大地,百废待兴。那时那刻,她深情地唱咏出一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千百万赤子热血激荡、情不自已——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回看过去,20多年恍若须臾,正是由于千百万赤子们不懈地奋进、努力和牺牲,曾经历经苦痛的祖国,才终于像“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而伴随着国家的腾飞,一个个“人”的价值,也才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武大中文系77级,以及中国“77级、78级现象”,是为例证。
    就像本报“喜迎十七大——我这五年”开栏的话所说的那样: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个人的命运从来就与国家休戚相关。
    不仅仅是77级、78级大学生。每一位中国公民,身处中华民族最好的发展时代,对上述这一点,都能感同身受。
    比如“武汉第一麻”张兆林,当“禁麻”动员令发出后,他义无反顾地主动上交了自己贴补家用的“生产资料”。虽然老张知道,这样一来,他家的生活、女儿的读书费用都会出现暂时的困难,但他坚信,只有国家好了,个人才会更好。
    如今,正在朝着漫画家目标努力着的老张,“单位调剂了房子,老婆也有了工作,孩子也上班了,我是大翻身了”。
    个体集合成民族,民族集合成国家。国衰民苦,国富民强。(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 2007.10.3 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