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博客亲子博客育儿美国医生 |
在美国找医生看病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在中国,
医生是有职称的,象主任医师,教授什么的,多少能让人对医生的资历和水平作出一个大概的评估.可美国不是这样,凡是通过执照考试的统统被尊称为"Doctor".
当然也有机构记录医生的一些行医资料,比如是否出过医疗事故等等.
在网上有时也可以查到医生的毕业时间和学校,但总感觉不如职称来的一目了然.在这里说说俺闺女从小到大的看病经历,主要是儿科医生和牙医,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医生也是良莠不齐的.
一. 儿科医生
俺在女儿出生之前就已经为她选好儿科医生了,是七十年代毕业于哈福大学的一位老太太(就是在"母乳"那篇博文里提到的不让停母乳的那位).
结果女儿出生后第一次来医院给她做检查的却是一位留着落腮胡子的四十岁左右的男大夫, 就称他为S大夫吧. 我说我好象约的不是你啊,
他说今天诊所里正好赶上他出诊. 由于他第一次给女儿检查得还算认真, 打那以后如果约不到那位女大夫, 我就约他了,
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坚决地换掉了他.
女儿几个月大的时候有湿疹, 时好时坏的, 看了那个诊所的几位大夫, 每次都是给开的八块钱CO-PAY的药,
就是说我自己只要付8块钱, 剩下的由保险公司支付. 开药的时候大夫们反复强调这药有激素, 不能经常用. 有一次湿疹又发作了, 约了S大夫, 给开了药, 别的啥也没说. 第二天去药店买药, 好家伙,
光CO-PAY就要付50块. 俺当时想, 这么贵一定是灵丹妙药了. 回家给闺女擦了几天, 没觉得比以前那些药效果好多少,
再仔细一看说明书, 有激素, 于是马上停了, 满满的一管总共用了不到一粒绿豆大小.
后来女儿一岁半开始上幼儿园了, 期间得过两三次肺炎,
开始都是约的S大夫, 他每次都要女儿去照X光. 这个俺也理解, 那么小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做深呼吸, 大夫光凭听肺部可能无法确诊.
但奇怪的是有一次, S大夫明明已经很肯定地告诉我是肺炎了居然还让我们去照X光. 我当时就问他,
为什么确诊了还要再照呢? 他的回答是要看得清楚一些. 可是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每次照的时候孩子都躺在那儿连哭带动的, 护士就只好让俺在旁边用两只手按着女儿,
这就意味着每照一次, 俺和女儿都被笼罩在X光之下了, 虽然剂量很小, 但毕竟还 是有放射性的啊, 再说孩子那么小,
谁能肯定对身体一点影响也没有呢. 虽然有疑问, 最后还是带着孩子去照了. 又过了几天去复查, 约的另一位大夫,
只简单听听就告诉我们肺炎好了. 打那以后女儿再得肺炎,
俺都是约别的大夫, 女儿再也没有被要求照X光了. 后来无论再看什么病, 俺都是坚决不约S大夫的.
二. 儿科牙医
女儿从两岁就开始每六个月做一次全面的牙齿检查和清洁了. 她的第一个牙医是位男大夫, 诊所在当地儿童医院的一个分部,
离我家很近, 开车十分钟. 他每次给女儿做牙齿清洁的时候, 女儿都是不肯坐在治疗椅上, 而且整个过程是大哭不止, 直到五六岁了情况才有所改善.
这位大夫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的厌烦情绪, 每次都是把孩子的头放在自己腿上, 就象上图那样. 每次都很耐心, 热情, 有问必答. 可惜在女儿六岁的时候他们整个诊所搬到医院总部去了,
从我家开车要三十多分钟, 无奈只好重新给女儿选牙医. 询问了其他的朋友, 有朋友推荐的牙医不接受我的保险,
有的孩子干脆是和父母共用一个家庭牙医. 俺觉得还是应该找一个儿童牙医,
毕竟孩子和大人的牙齿情况不同.
后来找了一位离家算最近的, 但开车也要二十分钟.
第一次去看这个医生时的第一印象就不好. 首先是周围的环境不好, 有点荒山野岭的味道. 诊所从外观上看很小很破旧, 外墙刷着白漆,
和旁边的建筑比起来就象是积木搭的一个小玩意儿. 走进去以后更失望了, 等候厅小得并排站三个人都有点挤. 里面只有一间大屋子,
所谓的诊室就是角落里的一张治疗椅, 和其它设备,柜子什么的一起挤在屋子里. 俺在美国呆了这么久, 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袖珍型的诊所.
俺只能寄希望于大夫本身是个好大夫了. 等了一会儿, 一个身形高大的男人从一个小门里走出来(叫他G大夫吧),
跟我打了声招呼就坐在治疗椅旁边开始洗牙, 整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 连牙线都没有用. 洗完之后也没有和俺交代什么,
倒是俺问有没有发现虫牙. 因为女儿的恒牙已经有不齐的, 俺就又问了问应该何时开始矫正, 大夫说不着急,
等上面的恒牙都长出来了再矫正也不迟. 总之俺的印象是此人不太热情, 看病就象是应付差事, 没有用心来对待病人,
你不问他绝对不会和你主动多说一句话. 临走的时候,
前台问俺要不要给孩子的臼齿涂封闭剂, 还说保险公司会付全款. 俺心里正不爽呢, 就说不做,
得先回家研究研究啥是封闭剂再做决定. 前台小姐似乎是从来没有被病人拒绝过, 听了俺的回答居然愣在那里, 眼珠子还上下左右地乱转,
好象是在想如何说服我.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 可以先把做的时间定下来. 我说等我想好了再打电话给你.
回家后俺就一直纠结要不要回到原来的牙医那儿. 六个月以后我们又去洗牙, 情况没有任何改观.
这回G大夫说要照全嘴的X光(中文好象叫全景X光), 因为这样可以看到每一颗牙齿的情况. 保险公司规定这种X光每五年才能照一次.
第二天护士给我打电话, 说X光显示一切正常, 真的是这样吗?
又过了半年, 到了女儿又该洗牙的时候了,
俺终于下定决心回到原来的牙医那里, 虽然远点, 但环境好, 大夫好. 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决定是多么的正确和及时.
原来的那位牙医给女儿检查完后立刻告诉我说, 上面有两颗乳牙本不该这么早就掉的, 是因为空间不够被旁边的恒牙在长出来的过程中给挤掉了,
而且狭小的空间会影响到这两个还未长出的恒牙的生长. 他建议我们立刻开始看牙齿矫正医生. 俺听了真是无语啊,
这两颗牙早在第一次看G大夫的时候就已经掉了, 但他却没有给予任何关注, 即便是照了全景X光之后还告诉我们一切正常. 现在这位大夫仅凭肉眼就已经发现了问题!
后来 俺从G大夫那里要了女儿的X光照片去看了几位矫正医生, 每一位都说从照片上看, 早掉的那两颗牙的牙根已经长歪了,
而且上腭没有足够的空间提供给它们生长, 所以应该尽早进行干预,
不然的话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真是万幸啊, 如果继续在G大夫那里看,
女儿的牙还不知道要"被正常"到什么时候呢.
写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不负责任的医生在哪里都是有的,
医生的水平差距也可能是巨大的, 所以凡事还是要自己多做分析和判断,
不能让不良医生给忽悠了. 找到一位好医生是一辈子的福气啊.
前一篇:美国儿科医生对母乳是何等痴迷
后一篇:在美国挑选童牙矫正医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