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有鸟的灌木丛”--巴菲特估价公式

(2014-02-12 20:02:36)
标签:

巴菲特

安全边际

分类: 价值理念

                                                        文:秦文纲

    对于股票估值,常用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实际上都是基于股票市场给出的标价——“市值”与企业盈利、资产的数目比较后得出的比率,如果使用得当,能够简单方便地给出股票估值的线索和引导,但是,其与真正的企业估价无关。

    真正的估价,就是计算所谓的企业内在价值,定义简单,也就是常说得企业在余下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折现值。

    巴菲特将企业估价,用伊索寓言中的“手中的一只鸟值灌木丛中的两只鸟”(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比喻。巴菲特在2000年致股东信中谈到:估价为经济利益购置的所有财富公式在大约公元前600年由一位非常聪明的人(伊索)设计以来就一直没变过。巴菲特认为,为了充实这个原理,你必须回答三个问题。1:你有多肯定灌木丛中真的有鸟?2:它们何时出现以及那里会有多少只鸟?3:什么是无风险利率?如果能够回答这三问题,就能够知道这片灌木丛的最大价值,以及你现在拥有的应当提供给这片灌木丛的最多数量的鸟。当然,不要照字面考虑鸟,而是考虑美元。(2000年致股东信)

    我认为,回答这三个问题的过程,就是估价的完整公式。首先这里的灌木丛,指的就是估价的标的--企业。其次鸟指的就是巴菲特说得“所有者盈余”,我们常说的“自由现金流”。三个问题换成直接的话就是:

1:你有多肯定估价标的能产生自由现金流?

2:什么时候产生以及自由现金流的数目是多少?

3:用什么折现率来对自由现金流进行折现?

   最后,你就能知道“这片灌木丛的最大价值”就是估价标的的最大范围的内在价值数字,以及“你现在拥有的应当提供给这片灌木丛的最多数目的鸟”就是你最多能以什么价格购买。

   巴菲特说这一公式,可以应用于农场,石油开采权、债券、股票、彩票和工厂等的价值评估,而且,无论是蒸汽机的到来,电力的开发,汽车的发明,还是互联网都丝毫不能改变这个公式。只要代入正确的数字,你就能给宇宙中所有可能的资本用途排队。(功能强大的超级估价公式)

   查理芒格说从来没见过巴菲特计算自由现金流贴现公式,当然,相对于复杂易变的DCF,巴菲特有自己的简化了的公式,现在也不是秘密了,有好几本价值投资书上都透露了这一公式。就是:

                        企业下一年的“所有者盈余”

                       ——————————————  内在价值

                            折现率 - 增长率

   公式里的分子实际上就是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分母其实就是第三个问题,折现率最好回答,是无风险利率(巴菲特用长期国债利率)加上股票的风险溢价率,比如13年我国十年期国债利率最高是4.7%,而据统计我国股票市场的长期风险溢价率是6.37%,那么折现率就约为11%。这个折现率要根据每年的国债利率变化调整。要注意的是增长率,这里并不是指20%,30%的净利润增长率,指的是10年20年后的永续增长率,巴菲特认为,一家成熟的企业的永续增长率必然小于折现率,比如5%,或6%。但是如果出现了利率极低的情况,导致折现率小于增长率,分母是负数,巴菲特也不会调整增长率,而是把折现率调整为10%,这里有始终保持一个保守的安全边际的考虑。如果代入的数字基本准确,那么计算出来内在价值的结果,将与复杂的DCF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相差不大。

   对于下一年的“所有者盈余”,则涉及到巴菲特眼中的有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预测了,多大的概率肯定能产生自由现金流?数目是多少?计算出的结果也应该考虑多种情况,巴菲特也认为第一第二个变量插入数字是难事,所以精确的数字是愚蠢的,通常应该计算出一个非常大的范围,但是“即使是对鸟出现的非常保守的估计,也显示出目前的价格和价值相比惊人的低,称之为“失效灌木丛理论”(2000年股东信),则可以投资。(5毛买1块)

   而一些保守的价值投资者则认为巴菲特公式中的增长率不应考虑,出于保守的需要不去预测增长率。既只用下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除折现率,但是考虑到“巴菲特类型”的企业拥有的持续竞争优势能保证企业大概率获得平均以上的收益,则股票的风险溢价无论如何不应高于5%。

   但另一种情况,巴菲特说:在另一个极端,许多时候有才华的投资者也不能收集要出现鸟的证据,就是采用大范围的估计也无法收集。这种不确定性常出现在新公司和一些迅速变化的行业,万一有这种情况,任何资本运用就都应该贴上投机的标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