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23日,农历五月初五,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此祝大家节日快乐!
端午节的来历我想谁都知道,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只是以前就曾有
听说,最近又在网络上一再看到有人说屈原是同性恋者,自杀也有情的原因,
甚至还有人建议将端午节改为同志情人节。这样说有点对历史颠覆的意味,
自然引来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和批评。其实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一直觉得网络
是个很不错的平台,大家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过
去,我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书本,现在却可以在网络上看到
很多人的研究成果。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言论对历史提出了怀疑,虽然有对有
错,但这毕竟也算是百家之言,我们完全可以本着扬弃的态度来吸收和借鉴。
我认为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探讨和研究历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小时候基本都没有受过很好的学前教育,大多是听着神
话故事长大的。“孟姜女哭长城”让我从小就对秦始皇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人民对他恨之入骨。长大以后,又知道了他四处
征战、焚书坑儒等各种事迹。随着历史知识的增长,我逐渐理清了头绪,是
他的四处征战统一了全国,之后又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如果没有
他的灭六国统一全国,那么战国时期的战事纷争还不知要延续多久,就连给
他带来千古骂名的长城都不知抵御了多少次匈奴人的入侵。他功大于过。无
独有偶,短命的隋朝也是由隋炀帝的暴政造成的,他执政时间不长却连年大
兴土木,弄得人民怨声载道。记得我小时候学历史大多了解到的就是这些,
但现在看了女儿的课本,我知道了,就是在这种怨声载道下修建的大运河造
福了多少代人。小时候我了解的雍正皇帝也是个争权夺位,残害兄弟的暴君,
几乎一无是处。但看了《雍正王朝》后,提起了我了解雍正皇帝的兴趣,我
终于知道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是一个勤政节俭的皇帝,他的整顿吏治反贪
污,得罪了不少的官员,为自己留下了很多骂名,但同时也留下了后人重新
评价他功过是非的很好证据。康熙末年国库空虚,经他执政十三年之后,交
给乾隆的是一个稳定的政权、殷实的国库,如果没有他的承上启下,康乾盛
世我不知该怎样延续。
前几天看百家讲坛时,正在讲“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老师分别用司马迁的
《史记》、班固的《汉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三本史书,从不同角度
来分析汉武帝,发现在这三本史学著作中,汉武帝有着不同的形象,各有一
张面孔。并告诉我们所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说法是非常浅薄
的观点,根本没有深入到历史写作的具体环境当中。正如我们看东西一样,
站在不同的位置、角度,你能看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而无论你站在哪个角
度看,所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三位史学家对于同一个描述对象汉武帝,之所
以会描述出三张面孔,是因为他们观察汉武帝的位置角度大不相同。我觉得
老师说的这段话很有道理:他说这三位史学家在史书中对汉武帝的描述,可
以用欣赏风景来形容。司马光就好比是站在远处的一座山峰上欣赏这座山,
班固是在这座山的出山路口回过头来欣赏山的风景,而司马迁却是在山中欣
赏这座山的风景。他们虽然欣赏的是同一座山,但是由于欣赏角度不同,看
到的景色自然也不相同。其实历史是人制造的,也是人写出来的,了解历史,
必须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很喜欢《雍正王朝》的主题曲“数英雄
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一心要江山
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终不悔九死
落尘埃。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得民心者得天下,看
江山由谁来主宰。”此时,歌曲的旋律似乎还在耳边萦绕。就像老师说的要“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我想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了解真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