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U9笔记——成本会计

(2012-02-27 17:50:19)
标签:

u9

成本会计

it

 

成本会计流程:

       基本资料的设定,通过本流程明确成本域、计价方法、核算对象、在制分配及报废核算等等的设定,确保成本计算正确。

       基本资料设定包括:成本信息设定、成本参数设定、基础资料设定、分配资料设定、接口设置。

      成本信息设定:主要包括成本域、成本类型、成本要素、料品成本类型。

      成本参数设定:主要包括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结转方式、是否核算废品损失、在制品分配方式、是否进行合并领料费用分配等。

      基础资料设定:主要包括成本阶层推算、费用分配组设定、分配方法选择。

      分配资料设定:主要包括分配标准设定、约当系数、等级分配系数、定额工时、定额成本等设定。

      接口设置:主要包括总账费用接口设定、库存费用接口设定、固定资产费用接口设定。

      接口取数。

 

成本域:不同仓库的料品成本要进行单独核算,需要设置不同的成本域。

成本类型成本类型的设置是为了对每个成本域指定其计价方法是全月平均还是个别计价。

成本要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途进行分类,这些分类被称为成本要素,其作用在于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

U9将企业的成本要素按其核算内容的不同,划分为: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外协费用和机器费用五种要素类型,并且为系统预置了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外协费和机器费五种成本要素作为一级成本要素。

料品成本初始化:料品成本初始化完成后,不允许新增成本域,但允许新增成本域构成。新增加的仓库应为空仓,如非空仓,应手工调整或维护该仓库所拥有料品的存货成本和料品成本,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成本阶层:

成本阶层的推算依赖于生产备料、杂收杂发、形态转换等生产相关的实际业务。

成本阶层的推算与会计期间相关,每一期间都应推算本期间的成本阶层。

费用分配组:费用分配组是建立在明细成本要素下的费用分组,是成本会计间接生产费用分配的基础。

通过费用分配组,用户可以将不同性质 的人工、制造等间接生产费用进行分组归集,然后按不同的分配方法分配给对应的核算对象。

间接生产费用首先要归集入费用分配组,然后再根据分配标准来进行分配。

分配方法: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成本会计是通过分配的方式计入成本的,要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必须使用一定的分配方法,用户可以通过本功能定义或修改分配方法。

          U9系统已经为用户预先定义了多种分配方法,为了满足用户特殊的成本分配需要,用户还可以在定义了【分配基数】的基础上,通过此功能增加新的分配方法。

系统预定义的分配方法包括如下几类共29个:

产出类:

包括:完工数量、投入数量、入库数量、返工数量、报废数量、负担成本数量;

 

实际消耗类:

包括:实际工时、实际加工工时、实际准备工时、实际机时、实际加工机时、实际准备机时、实际空闲时间和实际材料成本。

 

定额消耗类:

包括:计划总工时、定额工时、定额加工工时、定额准备工时、定额机时、定额加工机时、定额准备机时、定额空闲时间和定额入库工时。

 

定额成本类:

包括:综合定额成本、分项定额成本、定额入库成本。

 

物理属性类:

包括:料品重量、料品体积。

 

另外,系统还提供了固定比例分配法。用户通过定义分配方法来指定该分配方法用于分配到哪些对象。

 

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定义了间接费用的分配路线和分配依据,是间接生产费用分配的基础。进行间接费用分配之前必须进行分配标准的制定。

 

 

   在用户使用成本会计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成本会计系统的参数设置。需要设置的参数组包括:成本基础设置、废品处理方式、分摊分配方法、接口来源定义、账务处理相关等。只有对以上参数组对应的参数进行了正确的设置之后,成本会计系统才可以正常运行。

成本基础

本计算模式

成本计算模式决定了用户对间接费用的处理方式,包括如下可选项:

  • 吸收:在此模式下,允许用户将发生间接费用的业务或对象,按不同性质归纳为不同的资源,并依据费用发生的动因,定义相应的费用率,在日常业务时,依据动因的发生值及事先定义标准费率,将间接费用记入目标对象成本。
  • 分摊:在此模式下,日常业务并不关心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在总账归集,并在期间结束时根据间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入目标对象成本。

吸收模式更适合使用标准成本体系的用户或者对实时成本要求较高的用户,吸收模式下,必须使用标准成本类型进行核算,成本核算在日常实时地进行,实时归集生产成本,并实时产生分录,允许实时转总账生成凭证,在期末不再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实际费用与间接费用的差异在总账处理,记入损益。

分摊模式更多地用于满足对实时成本要求不高,但对期间实际成本正确性提出要求的用户,在此模式下,成本核算在期末进行,并将期间发生的实际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分配给核算对象,产生本期的实际生产成本。

成本计算模式的选择决定了成本基础设置档案和参数的设置,也决定了成本核算的基本路线,所以,使用何种模式,在系统上线前就应根据用户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成本计算模式一旦设定,一般不再改动,如果必须变更,一般在会计年结束之后进行,同时要有专业人士提供指导。

注意事项:

1、吸收模式下,必须使用标准成本类型进行核算,核算对象必须是生产订单。

2、吸收模式下,生产订单关闭时,其上归集的未转出成本会自动转出,而分摊模式下,订单关闭不会自动转出成本。

3、吸收模式下,成本会计下的分配设置、接口定义、日常业务等不再起作用,月结只允许进行月结处理。

约当系数:

本参数决定制定企业在制品约当系数的方式,成本会计系统提供如下两种方式供选择:

统一制定:企业各品种使用同一个约当系数,该约当系数不分工序制定。

按品种:根据产品品种制定约当系数,无论在制品处于何种生产状态或生产工序,全部使用同一个约当系数。

按工序:根据在制品所处的加工工序制定约当系数,不同工序的在制品使用不同的约当系数。

按工序制定约当系数得到的在制品约当产量会更准确,根据约当产量分摊的成本也更正确。本参数 与“在制品分配方法”参数配合使用,可以满足用户更多的在制品成本计算需求。

本参数如果需要变更,需要在期间成本计算以前进行,参数变更后,用户需要重新制定其在制品约当系数。

 

注意事项:

1、只有当“完工在制分配方法”选择为按“约当产量”时,本参数才有意义。

2、当在制品分配方法为“不分配”时,可以不制定在制品的约当系数。

3、本参数只有当核算模式为“分摊”时起作用。

联副产品成本分配方法:

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需要优先分配成本给联副产品,本参数决定了使用何种方法进行联副产品成本分配。系统提供以下两种选择:

按比例分配:依据固定比例在主产品和联副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

按定额计算:依据已制定的联副产品定额成本和联副产品入库数量计算联副产品的定额总成本,作为联副产品入库成本。

本参数允许随时调整,即时生效。

 

注意事项:

1、如果企业没有联副产品产出,本参数可以不设置。

2、本参数同时支持“吸收”和“分摊”核算模式,分摊模式下,按比例分配依据成本会计制定的“等级分配系数”进行分配;吸收模式下,按比例分配依据生产订单预计产出比例进行分配。

3、联副产品成本分配的待分配成本为主产品本期总发生成本。

等级品成本分配方法 :

在成本计算时,在完工在制分配结束后形成的入库成本,需要为不同的入库等级成分再次分配入库成本。本参数决定了使用何种方法进行等级成分入库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包括如下可选项:

  • 按成本总额:等级品成本依据固定比例从本期入库成本总额中分配。
  • 按产量加权:等级品成本依据本期入库数量和已制定的固定比例加权作为分配比例,从本期入库成本中分配。

本参数允许随时调整,调整即时生效。

注意事项:

1、如果企业没有等级成分产品产出,本参数可以不设置。

2、本参数同时支持“吸收”和“分摊”核算模式,按比例分配时,分摊模式下分配比例取成本会计制定的“等级分配系数”;吸收模式下比例分配取生产订单预计产出比例。

3、主产品和联副产品都会参与等级成本分配。

4、等级品成本分配的待分配成本为主产品或联副产品的入库成本。

间接费用分配匹配成本域:

间接费用分配时,分配对象可以严格匹配成本域,也可以不匹配成本域。包括如下可选项:

  • :间接费用分配时,匹配成本域进行分配。此时,指定了成本域的费用只能在该成本域的对象间分配。
  • :间接费用分配时不匹配成本域。

本参数允许随时调整,影响调整期期末的成本计算。

注意事项:

1、本参数只对“分摊”模式的成本核算有效。

2、只有在间接费用分配到目标对象为最终核算对象时,本参数才起作用。

是否进行合并领料费用分配:

            间接费用一般是按分配标准进行分配,但也允许用户在按分配标准分配前,选按备料进行合并领料的分配,未分配的费用再按分配标准进行分配。本参数决定用户在按分配标准分配前,是否先按备料进行一次分配。包括如下可选项:

  • :用户在按分配标准分配前,先按备料进行一次分配。
  • :不进行合并领料费用分配,所有费用按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本参数允许随时调整,影响调整期期末的间接费用分配。

注意事项:

系统上线时如果核算对象存在期初成本,但该对象上线后未发生材料领用时,合并领料费用分配将不考虑未领材料的成本,此时的间接费用分配会有差异。

PLAN/MAVG金额尾差处理:

计划价或月加权成本方法的成本类型在进行存货核算时,允许对存货中材料结存数量为0但结存金额不为0的结余金额进行特殊处理,将结余金额转出到本期该材料非指定成本出库、非特殊联动出库发异动明细中金额最大的出库记录中。包括如下可选项:

  • :结存数量为0但结存金额不为0的存货进行金额尾差处理。
  • :不进行金额尾差处理,即使存在结存数量为0但结存金额不为0的存货。

本参数允许随时调整,调整即时生效。

注意事项:

若没有非指定成本出库非特殊联动出库的出库记录。则不处理金额差异,无论是否存在结存数量为0但结存金额不为0的存货。

实时成本转出方式:

本参数定义了成本在工序移转和完工报告成本转出时的转出方式。

本参数决定了在工序转移时,是将已经归集到本序的生产成本全部转出到下一工序,还是按本工序转移数量占本序生产投入数量的比例转出到下一工序;在完工报告入库时,是将已经归集到的生产成本全部转出到存货,还是按入库数量占生产投入数量的比例转出到存货。包括如下可选项:

  • 按比例转出
  • 全部转出

本参数允许随时调整,调整即时生效。

注意事项:

特殊地,当完工报告成本转出时,如果是按比例转出,只针对非标准、非计划成本类型成本转移有效,对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类型,成本的转出是依据标准或计划价转出,不受本参数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