铼的性质和分布
(2011-07-29 15:30:40)
标签:
杂谈 |
我发现最近几篇介绍都是属于大家平时里听到和接触的比较少的,其实这也不错,因为就是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才要给大家来介绍啊。好了,废话讲到这里,这一篇还是要为大家来介绍一种比较少接触的金属元素—铼,希望对大家有很好的帮助哦。
首先,按照惯例,我们了解一下关于铼的基本元素信息。铼这个元素的英文名称来源是源于拉丁文Rhenus,原意是“莱茵河”。铼的原子质量是186.207,元素符号是Re,热熔是25.48 J /(mol· K),导热系数是48.0W/(m·K),熔化热为33.20。一般来说,铼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大约为0.0002ppm,在海水中的含量大约为0.0001ppm。
我们再来看一看铼元素的物理性质。铼的密度是21.04克每立方厘米,这个密度还是比较大的,估计这个金属的重量是很重的。它的熔点是3440摄氏度,也是属于一种比较少见的高熔点金属了。它的沸点是5627摄氏度。一般来说,铼的外表看上去和铂是非常的相像的,如果纯度很高的铼,它的质地是非常的柔软的,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铼一般是银白色的金属,或者是灰到黑色的粉末了。这就是它的一些比较常见的物理性质了。
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化学性质是怎么样的。铼能够非常好的溶于稀硝酸和氧化氢的溶液,但是它却不能够溶于氢氟酸和盐酸。同时,它也不会和氮和氢进行反应的,但是却能够吸收H2。当温度为正常的温度时,铼能够和硫蒸气进行反应,他们会化合成硫化铼。铼还有个比较特殊的性质,那就是铼能够被氧化成七氧化二铼,这种物质是很安定的。
可以这么说,铼是一种真正稀有的稀有金属。在所有的稀土元素中,铼在地壳中的含量是最少的,在地壳中的含量仅高于镤和镭这些元素。而且,它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它不会形成固定的矿物,通常是存在于其他金属的矿物中的,所以铼就是在大自然中,是最后一个被大家所发现的元素。铼的发现可以说是非常的迟的,要到1925年,铼才首次被热门所发现。铼首次发现是由德国的诺达克、塔克和贝格利用X光谱从大量的矿物和岩石的浓缩产物中发现的,并给他命名为rhenium。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铼元素的来源。在地壳中,铼的含量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少的,而且又分布地十分的分散,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10-7%的样子。主要存在于辉钼矿中。但是,一般的辉钼矿的含铼也是非常少的,大概只有0.0001%到0.0013%左右的样子。生产铼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加拿大、前苏联和智利。那么,再让我们来看一看铼是怎么制成的呢?一般来说,可以焙烧辉钼矿的烟道灰和精炼铜的阳极泥中都含有七氧化二铼,用水把这些烟道灰和阳极泥浸取,过滤,加入氯化钾使高铼酸钾KReO4析出,重结晶后在 800℃用氢气还原,就可以制得金属铼了,他们的反应方程式为2KReO4 +7H2 →2Re+6H2O+2KOH。一般来说,提取铼时先提取纯的铼化合物,然后用氢还原法或水溶液电解法制得铼粉,再用粉末冶金方法加工成材。
好了,今天关于铼的介绍就到这里吧。我也很累了,哎,下次再为大家介绍铼的其他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