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先生译《贝多芬传》和《约翰•克利斯朵夫》,志在为人的人生修养提供理想的范本,欲使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和克利斯朵夫追逐光明理想如夸父这两种“力”,带给我们苦难的民族。就如罗兰当初,是想将德意志的力来拯救法兰西的萎靡,用法兰西的自由拯救德意志的强横。因为带着时代意志修炼的气息,在当下,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类似,不被视为杰出的著作,而忘了当初是如何捧过它们,就连法国学者,也说,罗曼罗兰,在法国外才被视为大作家。历来“理想追求”这样的读物,没有足够的抵抗睡眠侵袭的意志力的读者,也会读上一两页就隔上一两个月才会翻开下一页,因为里面没有传奇小说的人物风流,有的,只是大河一般的沉重。
对于为何要读这本书的理由,我是这样告诉自己,你不必强迫自己从头看到尾,请翻到最后一页,读完这本书的结尾,它可能既不慷慨,也不悲苦,既也不是段子,好像也并不洒脱,都不符合当下的流行。它简单朴实,但你记住了它,会有一天,根据你人生的磨炼而视,你会默默再翻开它,回头来读上一遍。如果内心的共鸣再多一点,你就会再读它多一遍。
下面,我从它的插图开始,梳理一下,让它在你面前轻轻展开。前面带过,读下它的结尾就好。
1、出生,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初生的婴儿在摇篮里扭动。
http://s7/mw690/002tWdNGgy6Ywf2Lq7kf6&690
2、少年,渴望,探索。
http://s16/mw690/002tWdNGgy6Ywf4x2N13f&690
3、青年,成长,思考。
4、恋爱,追求,碰壁,抗争。
5、死亡,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http://s15/bmiddle/002tWdNGgy6YwfdMLw2ee&690
6、圣者克利斯朵夫渡过了河。
http://s4/bmiddle/002tWdNGgy6YwffbHW373&690
圣者克利斯朵夫渡过了河。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现在他结实的身体象一块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面上,左肩上扛着一个娇弱而沉重的孩子。圣者克利斯朵夫倚在一株拔起的松树上;松树屈曲了,他的脊骨也屈曲了。那些看着他出发的人都说他渡不过的。他们长时间的嘲弄他,笑他。随后,黑夜来了。他们厌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经走得那么远,再也听不见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在激流澎湃中,他只听见孩子的平静的声音,——他用小手抓着巨人额上的一绺头发,嘴里老喊着:“走罢!”——克利斯朵夫伛着背,眼睛向着前面,老望着黑洞洞的对岸,削壁慢慢的显出白色来了。
早祷的钟声突然响了,无数的钟声一下子都惊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后面,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
“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加载中,请稍候......